《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
2、唱一唱春天的歌:
3、畫一畫:
讓我們拿出手中的彩筆畫一畫心目中春雨滋潤的美麗世界吧!
四、評價
評出在本節課表現最優秀的“識字小明星”、“小畫家”、“小演員”、“朗讀大王”、“故事大王”……
五、作業
1、把這個故事編排成一個課本劇,在同學們中間演一演。
2、找一找描寫春天的詩歌讀一讀,背一背。
【教學反思】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有各自解讀世界的視角和語言。敢于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視角看事物,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事物,就是老師發掘孩子自信的前提。
在設計這一案例時,我把教學目標主要定位于語文課上學生多種智能的培養和開發。導入環節歷來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看成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步驟。在導入中,我用言語智能,將學生的愛好和學習內容聯系起來,將實際生活和課堂聯系起來,試圖從言語智能、身體智能、人際智能等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一開始便充滿了樂趣。在深入感悟教材的過程中,我沒有像傳統的教學那樣強調劃一性,即:問題的答案是惟一的、學生對課文的感受也是惟一的……。把重點放在多元智能理論的 “多元”上:讀書時學生感受的多元、表現形式的多元、課堂教學內容的多元……。如:在理解“爭論”這個詞時,我沒有機械地解釋,而是采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借助多媒體、分角色朗讀……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表達。比僅用語言描述這一詞語,體驗與理解要更豐富和深刻。課文朗讀的細節,也是發展學生個性和智能的場所,評論、繪畫、表演、唱歌……多元的、適合學生個性的學習方式意味著多元智能理論的精髓已深深融入語文課堂教學,學生就在這樣一個快樂、愉悅的環境中熟悉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春雨給大地帶來的神奇變化,感受五彩春天,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