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第二冊《棉鞋里的陽光》。
教材分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時,也有年老之日。《棉鞋里的陽光》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這是繼《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通過對小峰母子給老人曬棉被、曬棉鞋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對話及心理活動的描寫,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關心長輩,學會體貼。文章貼近兒童的生活,是兒童身邊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事情。文章語言樸實純真,深受學生喜愛。但文章散發出的濃濃親情,關心長輩與現在獨生子女的行為有一定的差距,學生一下子難以領悟。另外,課文中出現的人物對話較多,且第一次出現了敘述語置后的形式,學生也難以理解。
學情分析:家庭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本文選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學生易進入情景,所以在教學時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教育才會更富有意義。在朗讀時也更易激發學生的感情。本文生字也較容易掌握。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重難點:認字和自讀、自悟課文。
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板書“陽光“問:同學們知道陽光有什么作用嗎?
生:陽光使人暖和,陽光可以幫助萬物生長……
師繼續板書“棉鞋里的”,請大家齊讀課題《棉鞋里的陽光》
師:當你讀完課題時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棉鞋里怎么會有陽光呢?陽光怎么會進棉鞋里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對課題的好奇入手,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故事,進入課文情境。)
二、感知閱讀,自學生字
師:大家有這么多的疑問,要想弄懂這些問題我們該怎么辦呢?
生:認真讀課文。
師:好!那我們快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先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
生讀文,教師巡視。
師:大家讀得真認真,誰愿意站起來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學生起來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并注意字的讀音。
師:讀得比較通順,大家的意見呢?
生:他讀的聲音小,有些字音沒讀準,不注意停頓。
師:哪些字的讀音不準?
生:“曬”是翹舌音,還讀的落了“這么”兩個字。
師:哦,那你把那個句子讀一讀。
生讀:“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師:很好,這說明剛才大家聽得很認真。接下來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想還有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
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找。
(設計意圖:⑴自主識字,通過自己讀,看看哪些會讀,哪些不會讀,對生字有初步的認識;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后進生學習的機會,突出學習的重難點;⑶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的興趣,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張正面教育的理念,不管你會讀幾個,只要能讀出幾個,都是有收獲,都是好的)
三.集體交流,鞏固識字效果
師:誰來說一說?
生:“照”和“收”也是翹舌音。
師:對,還要注意“暖和(huo)”不能讀成“暖he”,跟老師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