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與反思
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還有“一點兒”要讀出兒化音。
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注意了這些字詞的讀音,同學們會讀得更好。(讓學生再讀一讀課文)
師:詞寶寶們來了,看看你認識他們了嗎?
(出示:棉花照到曬被蓋上中午收起脫鞋躺下合眼眼睛擺一擺)
學生先自己讀一讀。
師:誰能說一說,哪些字的讀音要注意?(找出翹舌音的字再讀一讀)
師指名讀,學生領讀,齊讀。
師:看來,同學們回家預習得非常好。接下來請大家在小組中給其他同學讀一讀本課的生字,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學生小組內合作交流,教師在各組中巡視,解答疑難。)
師:下面,我們要做一個游戲,把字寶寶送到陽光下。
(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太陽,誰讀的準、講得好就把對應的字寫到太陽下。教師出示字卡,學生講一講識記的方法,教師鼓勵不同的識字方法。學生每講完一個字就把字寫到黑板的太陽下。)
生:棉,左右結構,木字旁。左邊是木,右邊是帛,合起來念棉。
生:曬,左右結構,日加西就等于曬,曬被子的“曬”。
生:……
師:大家講得真好,下面聽老師猜幾個字謎吧。“一條白手巾,掛在木頭旁。”(棉)“日落西山”(曬)“家有人一口”(合)“羊尾巴進鍋了”(蓋)
師:為什么是“蓋”字呢?羊尾巴一進鍋就被鍋蓋蓋住了。這個字是上下結構,上邊的羊沒了尾巴,被下面的器皿蓋住了,所以下面是個皿字底。
師小結:識字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來認字,還可以猜字謎,但要注意編得字謎要合理。
教師出示形近字,學生認讀組詞:
曬—灑被—披午—牛
脫—說眼—很睛—清蓋—盒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這部分教學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自主識字,教師適時的指導、解疑,并注意激勵性評價,更好地形成課堂生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
四、再讀課文,感悟真情
師:認識了這些字寶寶,大家再讀課文的時候會讀得更好,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桌間巡視。
師:大家讀的真用心,下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都給大家聽一聽。(學生自愿舉手展示讀。)
師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問:你能找出對應的段落讀一讀嗎?(學生看一看,找一找,讀一讀。)
師指名讀課文,要求:最好能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設計意圖:這部分學習為下節課指導朗讀打下基礎。)
師:你有過關心家里人的事嗎?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學習學習。
學生說一說,教師適時表揚,并提出更高的希望。
(設計意圖:通過再讀課文,一方面體會人物品質和文章語言,另一方面感悟尊老敬老的好風尚。)
五.教師提問,深化內涵
(1)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誰學的?
(2)奶奶感到幸福嗎?為什么?
(3)你喜歡小峰嗎?你喜歡小峰的媽媽嗎?如果你是奶奶,你會對小峰說什么呢?
(設計意圖:深化學習,升華思想。發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語言、發展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我發現一年級孩子雖然已經聽到過一些詞句,但是,看著書面語言,要準確、連貫地讀出來、讀好它是很難的。因此,我在指導朗讀時,注重了詞、句、段、篇以及標點符號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