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學片斷及反思
【教學片斷】師:誰愿意當小老師領導著大家讀一下今天要學的11個生字。
生:(領讀)聰、活、潑、忽、然、眨、如、總、以、主、意。
師:仔細看看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好辦法很快記住它?
(生沉思片刻,隨即踴躍舉手)
生:“說話”的“話”換成“氵”就是“活潑”的“活”。 師:真不錯,能用換一換的方法來記住生字。
生:“發”“頭發”的“發”加上“氵”就是“活潑”的“潑”
生:“女”+“口”就是“如果”的“如”。
(師不停微笑著點頭表示贊許)
生:我會認“眨”,它跟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
生:我用編兒歌的辦法來認“聰”,耳朵仔細聽,眼睛認真看,嘴巴多發言,腦子更聰明。
師:真了不起,還能編兒歌的方法來識字。
……
【教學反思】
傳統的識字教學,往往是教師出示一課生字,然后帶領學生逐個分析筆畫、筆順、偏旁、結構,枯燥無味。《新課程》中明確指出,低年級要注重“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自主識字、大量閱讀,我在引導學生在文中學會生字的讀音后,啟發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字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潛能。學生有的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有的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有的用編兒歌的方法識記,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識字教學的目標得以輕松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