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說課
一、說教材
《稱象》這是一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稱象的事。重點介紹了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語言通俗易懂。一個七歲的孩子,想出的稱象的辦法比官員強,比官員妙,這個故事說明遇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課是小學語文冀教版二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中的第二課。在本單元中以“幽默與智慧”為主題,每一則故事中都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它們能帶給人很多的思索,啟迪我們智慧和幽默來自于觀察和思考,來自于知識的積累。
根據課文內容以及教材特色、兒童心理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要求和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通過官員們的稱象方法和曹沖的稱象方法的對比,理解曹沖稱象方法的科學巧妙。教育學生遇事要開動腦筋,多想辦法。
3、繼續學習默讀。樂于并且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其中曹沖敘述的稱象方法和步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用水的浮力來稱象的知識是本科教學中的難點。我在教學中要努力使文章中抽象的語言文字具體化,以幫助學生理解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二、說教法
語文新課標的總目標中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本著以上目標,緊緊圍繞教學要求和重難點,我認為教學本課應把握以下幾點:
首先《稱象》一課是一篇傳統課文,重難點應放在曹操的兒子曹沖在七歲時就動腦筋想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的理解上。
其次,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在學習曹沖稱象的方法時,我設計利用簡單的課件和教具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在課前準備好教具:水槽、水和大船、大象模型還有石子、天平等。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會配合學生的回答做直觀的實驗操作。幫助學生突破本課難點重點。
再次,保證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和回答問題時間,指導學生評價各種稱象方法的優劣,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
第四,我還采用自主發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有較大的自主權。于是,我設計了“你還能想出哪些稱象的辦法?”的問題,讓學生在學文的同時,動腦筋思考想辦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第五,激發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將是學會學習,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是教師教學的最終目標。本課時教學中,我融匯了以下幾種學法:
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習曹沖的稱象辦法時,我設計讓學生四人為單位結成學習小組,共同討論,找出曹沖稱象的步驟,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組織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繼續練習默讀的讀書方法,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把時間學習的主動權最大限度的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反復、多種形式的朗讀中能夠有所理解,有所收獲,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