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曹操聽了官員們稱象的方法,為什么直搖頭?
⑷ 朗讀指導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⑴ 指名讀、思考:曹沖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稱象?結果怎樣?
⑵ 學生一句句地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這個辦法每一步都是什么。
師生逐句共同理解。
第一句: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總的寫曹沖有稱象的辦法。)
比較句子:“曹操的兒子曹沖七歲。”
“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
運用前面比較句子的方法,體會“才”強調了曹沖年紀小,但很聰明這層意思。
第二至四句寫的是什么?(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這個方法的第一步怎么做?第二、三步怎么做?
第五句:怎么知道大象的重量?議答:“石頭總重量=大象重量”
學生先一步一步地說,再完整地說一說曹沖稱象的方法。
評:第四自然段是重點段。先讓學生整體了解本段寫的是曹沖想出的稱象辦法,再到部分,逐句理解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然后回到整體,真正理解了曹沖稱象的科學方法。在逐句理解每句話時,滲透了句與句間的聯系。
、恰嶒炑菔尽擅麑W生到講桌前,一人講方法,一人操作。然后再找其余數名同學演示。
評:通過直觀實驗,使學生明白裝上石頭船下沉的深淺和大象上船時一樣,大象和石頭的總重量相同。這樣,以船代秤解決了提不動的難題,用石頭代替象,解決了宰象的笨想法。
⑷ 為什么曹操聽了點頭微笑?從哪個詞看出曹沖的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理解“果然”的意思。)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伞±首x指導。
四、課堂作業:
課后第三題,抄寫句子。
評:通過抄寫,加深了對曹沖稱象辦法的印象。課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課后作業,既體現了強化教學重點,又減輕了學生課外作業負擔。
第二課時
一、比較曹沖與官員們的稱象方法:
然后再引導思考:年僅七歲的曹沖為什么會想出稱象的好辦法?(稱象的方法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受官員們的啟發:以船代秤,以石代象,化整為零,聚零為整。這是曹沖善于觀察事物,善于動腦思考問題的結果。平時多觀察,多思考,人就會變得聰明起來。
評:通過曹沖與官員們稱象方法的比較,概括了全文,深化了認識,又回到了整體。同時,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二、朗讀課文:
三、練習復述:
以前后桌四人為一組把這個故事互相講給同學聽。
四、寫字指導:
1、啟發學生想辦法記生字的字形。
、拧〔渴紫嗤撼印 ∽h
稱 論
⑵ 分析結構。
左右結構:砍 石──欠
塊 土──夬
沉 氵──冗
線 纟──戔
上中下結構:量 曰──一──里
、恰≈笇ЧP順。曹止然
2、抄寫生字詞
評:字形識記是生字教學的難點。在掌握了生字的音、義基礎上,針對本課生字特點運用歸類識字中學到的方法進行識記,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果,使生字的音、形、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五、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