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反思
由于文本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去甚遠,所以在教學中我想方設法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先讓孩子利用已有的跟文本相關的音樂資源及與毛主席有關的小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毛主席的豐功偉績,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加深對文本的感悟.教學始終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從帶著問題讀到讀通、讀順,到抓住重點詞句想象讀,讓學生充分朗讀,靜心品味,感受到蟄伏在字里行間的真情實感,再由文本聯(lián)系生活,引導學生體會現(xiàn)在生活的幸福,在生活中學會感恩.教學生字時,我讓學生觀察書上,井的圖片,并讓學生將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搭在一起,不僅記住了”井”的字形,又記住了”井”的形狀,這樣直觀、形象地記憶生字,效果很好。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講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幫助鄉(xiāng)親們挖水井,解決了吃水困難。解放后,鄉(xiāng)親們在井邊立碑,表達對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來意思上是我們每天從井里取水上來飲用,享受勞動成果,但是不能忘記那起先挖井的人。后來,“吃水不忘挖井人”成為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并非專指吃水這件事情,它有了比喻意義,比喻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得到好處,不忘記它的由來,不忘記當初創(chuàng)造成果的人,一句話,不忘記根本。課文要告訴我們學生的肯定也就是它的比喻意思。可是課文所描述的年代對于我們這些青年教師來說,都很遠了,何況我們的學生,他們更是生在幸福中,長在幸福里,他們根本不能明白,這樣的文章孩子們是不喜歡的,他們更喜歡的是《小松樹和大松樹》這樣的充滿寓言色彩的故事,他們愛讀,更愛表演。
怎么辦?怎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呢?反復備課后都覺得不行,就憑單調(diào)的朗讀來理解,告訴孩子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得到好處,不忘記它的由來,不忘記當初創(chuàng)造成果的人,一句話,不忘記根本”,肯定不行的。
教學片斷:
師:今天老師請同學們聽一首歌,聽一聽是歌頌誰的?
播放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是歌頌毛主席的。
師:對!這首歌曲是唱給我們偉大的祖國和敬愛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畫像)。
人物簡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領袖,他的一生都在為領導中國的革命事業(yè)披肝瀝膽,更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嘔心瀝血。他的光輝事跡數(shù)不勝數(shù),人們唱給他的歌更是不絕于耳。(相機出示:主席、領導、革命、解放)。讓我們大家在毛主席偉大品質(zhì)人格的鼓舞下大聲地讀出它們吧!愿意吧嗎? (生齊讀)
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瑞金市沙洲壩的老鄉(xiāng)們是怎樣懷念這位偉人的,好嗎?
本課內(nèi)容距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教學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一因素。而且現(xiàn)在的學生對那一段歷史的了解知之甚少,那么在教學時學生很容易覺得沒意思,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一定要在新授內(nèi)容前讓他們對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歷史背景有簡要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教學開始時用歌曲導入,激發(fā)了學習興趣。緊接著對毛主席進行簡介讓學生初步了解了毛主席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