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學反思
要白菜 送白菜
(懶惰) (勤勞)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學反思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下的一篇課文。整篇文章在內容上較為通俗易懂。塑造的形象也是學生平常非常熟悉的小白兔和小灰兔,富有濃郁的兒童情趣。在寫法上采取了對比的手法,突出了兩種不同做法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告訴學生只有通過勞動才能豐衣足食的人生哲理。
在教學的時候,我以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為切入設計了問題。
師:小白兔和小灰兔有什么共同點?
生:老山羊在地里收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來幫忙。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簡單地說一說。
生:小白兔和小灰兔幫助老山羊收白菜。
師:從中你看出小白兔和小灰兔具有什么好品質。
生:樂于助人……
這里,通過“小白兔和小灰兔有什么共同點?”這個問題既理解了課文,有讓學生感受到了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好品質。
緊接著我還是圍繞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點來設計問題。
師:小白兔和小灰兔有什么不同點?
生:老山羊把一車白菜送給小灰兔,小灰兔收下了。
師:山羊為什么要送白菜給它們?
生:因為它們幫山羊收白菜,山羊是要謝謝它們。
師:那小白兔收下白菜了嗎?
生:沒有,它跟老山羊要了菜子。
師:小白兔要菜子來做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種上菜子。
師:哦,原來小白兔要菜子去是為了種菜子。
師:那小白兔是怎樣種菜的呢?
生:它十分用心地種菜。師:你從哪里看出小白兔十分用心地種菜?
生:小白兔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
……
師:小白兔在十分用心地種菜,那小灰兔呢?
生:小灰兔那一車白菜拉回家里。他不干活了,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
師:從這里你知道小灰兔是一只怎樣的小灰兔?
生:一只很懶的小灰兔……
師:是啊,懶惰的小灰兔到最后又厚著臉皮向老山羊要白菜,可是我們的小白兔呢?
生:小白兔挑著一擔白菜,給老山羊送來了。
師:小白兔沒向老山羊要白菜呀,那它怎么會有那么多白菜?課文里是怎么寫的?
生:小白兔說:“是我自己種的。只有自己種的,才有吃不完的菜。”
……
我在整篇課文的設計上都通過對兩只兔子的對比來設計問題,讓孩子們在比較的過程中,明白文章蘊涵的道理。這樣的問題設計也使得整堂課的結構比較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