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教學設計
⑦ 師:把你感受到的讀一讀。
(指名讀)(生讀,突出“非常刻苦”)
⑧ 誰來評評他讀得怎么樣?
來,一起來夸夸這只勤快的小獅子,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
8、勤勤的名字取得棒,理由也充分,不錯。那叫懶懶的理由呢?
⑴ 生答。指導朗讀:
① 師:你能把懶懶的感覺讀出來嗎?
② 你們想想平時什么時候懶洋洋或者見過誰懶洋洋的?
③ 比比誰更像懶懶。(比讀)
④ 像“懶洋洋”這樣的詞你還知道哪些?
⑵ 師:取名“懶懶”“懶獅子”還有什么理由?
① 句子1:他抬起頭來,慢吞吞地說:“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1”他不想去吃苦頭,可以看是他很懶。
他不想吃什么苦頭?
還有別的理由嗎?叫懶的理由。
② 句子2:懶獅子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光看他們的本領和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多種形式讀)
四、重點指導對話朗讀:(精讀感悟)
1、我們班小朋友名字取得真好,那我們有沒有另一種本領:“猜的本領”就是根據人說的話來猜猜他心里在想什么?行嗎?(出示于樹和懶獅子的對話)
2、我們來讀讀對話,猜猜他們心里有想什么(生自己讀句子揣摩心情)
⑴ 來,誰來猜,喜歡猜哪句就猜哪句。(生讀)
⑵ 你來做樹,說說你在想什么?(奇怪的、生氣的等)
① 那你來做一做奇怪的小樹──加上“奇怪地說”
(生讀小樹的話)
② 你來做生氣的小樹:加上“生氣地說”
⑶ 是啊,同樣一句話,不同的感受可以有不同的讀法,來,說一說懶獅的心里在想什么?
⑷ 這時候懶獅子,送他幾個詞。
⑸ 懶獅子還會有怎么樣的動作。
⑹ 來加上動作表情來讀讀懶獅子最后的那句話。
(指名讀、評價)
⑺ 誰來做小樹,和懶獅子對著讀?
(指名角色朗讀──師生互讀──小組準備,合作讀)
五、勸獅子:(延伸)
1、聽了他們的對話,真想勸勸這只懶獅子,你想勸嗎?來,老師演懶獅子你來勸(指名勸,隨機指導說話,勸的話要道理,說話時要真誠,誠懇有禮貌)
2、你們跟獅子媽媽想的一樣,來一起讀讀獅子媽媽的話。
(生齊讀)
3、這只懶獅子會有怎樣的后果呢?
那你能不能想像一下,然后向作者一樣來編一編兩只小獅子后來的故事呢?
⑴ 同桌合作探討,續編故事。
⑵ 自由匯報。
⑶ 通過續編的故事,說說現在自己喜歡哪只小獅子?
【作業設計】
在班里開一個“續編故事會”,讓大家把自己續編的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并進行評比。
【板書設計】
27、兩只小獅子
勤勤: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懶懶: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給課文添加提示語。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課文的理解,給人物設計了不同的動作,給對話加上了不同的語氣詞,課文在他們的感悟中變成了童話,面對自己再創造的成果,學生怎會沒有興趣呢?這也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有力。而且,添加提示語也有利于指導朗讀。通過添加提示語,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去感悟這些語氣,體會人物的態度,并且在讀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這種情感。
由此可見,在教學中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始終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