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鈴鐺》說課設計
1、自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想辦辦法識字。(由于學生已經有一定的閱讀基礎,讀前引導學生回顧閱讀方法“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再運用借助拼音,詢問他人,猜字法進行自主閱讀。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運用綜合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2、指名朗讀,評價,正音。
3、聽教師范讀課文,正音。(評價:說說老師讀得怎樣?)
4、自由練讀、同桌互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讀得好的同桌在書上的空白處畫一朵小花作為獎勵。)
5、教師引讀課文,全班齊讀。(要求讀得正確,讀得流暢。)
(三)、識字。
1、學生合作,討論識字。(課標強調,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討論,將本課生字進行歸類,研究出不同的識字方法:換偏旁,數筆畫,編兒歌,出謎語,講故事等,以體現識字方法的綜合化,提高識字效率。)
2、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多種形式讀生字,在活動中鞏固本課生字。
(四)、閱讀課文。
〖一〗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說說“讀了兒歌,你了解到什么或是想到了什么?”(培養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想的基本能力。)
2、交流反饋。
〖二〗理解課文
1、春雨形。
(1)自讀課文,看圖說說春雨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像鈴鐺?(通過畫文結合,引導學生感悟春雨形象的美麗。)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相應的語句,評價。(個別讀,齊讀。)
(3)理解“灑”字意思。
a、聽教師范讀前兩句,學生動作演示“灑”。
b、用“灑”說話練習(陽光灑滿大地)。
(4)想像說話:春雨還會灑在哪里?像什么?誰能像課文中那樣說說?(如: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小草上。小草上掛露珠,好像顆顆小珍珠。)培養學生創新、想像能力,發展語言,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5)欣賞課件。(春雨灑在小草上,春雨灑在小河上,春雨灑在荷葉上,春雨灑在山林里……)(創設情境,感受春雨賦予萬物的勃勃生機。)
(6)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
2、春雨聲。
(1)說說課文里寫的春雨是什么聲音?
(2)看圖想像雨絲落在房檐上和雨珠從房檐上落下來兩種不同的景象,比較“沙沙”和“丁零當啷”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前者聲音“細、密、輕”;后者聲音“圓、稀、重。”)
(3)指導朗讀,讀出雨聲的不同。。(自由練讀,指名讀,評價指導,
齊讀。)(4)想像說話。
① 、你還聽過什么樣的雨聲?像什么?根椐自己的想象給落下的雨珠
起個名字。(積累描寫雨聲的詞語)
②、學生思考,小組交流,討論。
③、全班交流,匯報。(如:淅瀝淅瀝、嘩嘩、滴答、噼里啪啦等)(像炒豆,像篩籮,像潑水,像海浪,像鐘表走動,像大合唱等。)(如:雨豆子,雨鐘,雨浪,雨琴,星星雨等。)
3、續編兒歌。
(1) 教師引讀課文,說說春雨在招呼誰?招呼它干什么?
(2) 你覺得春雨還在招呼誰?招呼它干什么?仿照課文編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