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快樂 快樂的小公雞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小學語文一年級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7名,男生20名,女生7名。,由于他們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經濟基礎等因素都不同,加上有些孩子生活在父母身邊,而有些孩子則有奶奶,爺爺代管或住宿,因此學習基礎也參差不齊。這學期,大部分學生基本適應小學生課堂常規和日常行為規范,但是還有個別孩子未能脫離幼兒園時的習慣,如上課坐不端正、不能按時完成寫作業、不能按時按要求值日等。我希望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我班的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班級中能夠形成樂學、善學、會學的良好學風,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3.教學內容分析
《快樂的小公雞》是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16單元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公雞整天無所事事,心里很苦惱,就去問老牛、青蛙、蜜蜂“怎樣才能快樂呢?”后來,又在爸爸的指點下,終于明白了“幫助別人就會得到快樂”。于是,他每天早起為人們報時,成了一只快樂的小公雞。課文的重點是小公雞問老牛、青蛙和蜜蜂,最后又問爸爸的經過。老牛、青蛙和蜜蜂的話都具體說了自己怎樣幫助別人,而沒有告訴它其中的道理。小公雞似乎明白了一些,它問爸爸:“做什么事最快樂?”小公雞想從三個答案中知道哪個“最快樂”。令它疑惑不解的是:“為什么老牛爺爺、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說得不一樣呢?”爸爸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點明了它們的共同點——“幫助別人”,于是小公雞一下子明白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運用綜合識字的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培養學生的朗讀、理解、感悟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在整體認讀中認字學詞。
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熟讀課文,悟出幫助別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動物頭飾
2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生活在集體當中與小朋友們團結友愛是很快樂的,那還要怎樣做才能得到更多的快樂呢?你們想知道嗎?
【出示課件】小公雞圖片。
【導入】同學們,今天和我一起來到這個課堂上的還有一只小公雞,他呀,十分苦惱,因為他整天沒有事情做。今天他打算出門去尋找快樂,我們和他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