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ei ui》片斷賞析
一、課的價值
1、注重課堂教學新常規建設:
①你逐一出現6個但韻母,學生齊聲喊道:“a你好!,o你好!……u你好!”這種親切的呼喚把本來死的書本知識變活了(生命化教學的特征);
②入學才7星期的孩子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真不簡單!他們會互讀、互考,愿意服從組長安排,發言時小組成員都起立,有主講,有替補,多好的團隊意識呀!
2、具有“建構主義”教學理念:
你相信孩子的學習潛能,鼓勵孩子直接與文本對話,用“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表達與共享自己的發現。
師:你能從圖中找到這些新韻母的讀音嗎?你會找哪個就說哪個。
生:(上臺指第二幅圖)我認識這個,杯子和ei發出的聲音有點一樣(讀)。
生:(上臺指第一幅圖)我發現a是媽媽,i是丁丁,兩人緊挨在一起,媽媽比較高,丁丁比較矮。
生:a和i手拉手。
生:a在左邊,i在右邊。
3、揭示規律性、過程性(結構性)和策略性知識,教給學會學習的“工具”。規律性知識——“像這樣兩個單韻母組成一個新韻母叫復韻母”;
過程性知識——“剛才我們是通過認真看圖找到ai的讀音”、“我發現××同學在讀ai時是由第一個字母a慢慢滑到第二個字母i,老師請他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三遍”、“歐組長當得好,會安排學習任務”;“你們小組是怎么學的?”
策略性知識——
剛才你們是怎樣學習ai呢?歸結起來有三條:①認真看圖找讀音;②展開聯想說讀音;③練讀四聲記讀音。請按這個方法,在組長的帶領下試著學習ei
好不好?(這就是“教結構”、“用結構”)
4、實現了“書本世界”與“經驗世界”的溝通。
①師生現場表演(相互依偎),讓學生用“ai”說一句話。生:“老師和同學挨著說話。”“老師比較高,同學比較矮。”……;
②引入不少的兒歌: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這首兒歌里可藏著好幾個ai呢!你注意到了嗎?
●“小白兔小白兔,穿皮襖,耳朵長,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翹,一動一動總在笑。”讀一讀,找一找,哪些字含有我們今天學的韻母。
●老師想送給你們一首兒歌當作禮物:“走路要學小花貓,輕手輕腳靜悄悄。坐著要學大白鵝,挺胸抬頭精神好。不要學那小青蝦,弓背彎腰真糟糕。”
③聽唱《拔蘿卜》,師帶領學生表演,邊喊“ei喲ei喲拔蘿卜”
二、課的增值
1、“用結構”時,你沒敢放開,學生對“結構”的領會不到位,自然沒有體驗到“用結構”的成就感。
2、小組學習信息的反饋應把需要幫助的對象或問題匯報出來,使合作與教學更有針對性,也使得學困生的無助感得到解決。
(參評者:林淑珍、陳順珍、郭麗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