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中句子的理解
這一課的字義很好理解:二人從,三人眾;二木林,三木森。但是兩首詩歌中的“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是通過這樣幾種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的。
一、分析字意理解
出示“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這兩句話
“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個句子,哪些字、詞能幫助你理解了這兩句話的意思?”
“‘眾人’就是‘很多人’,表示人多的意思,‘一條心’就是心都往一處想,‘眾人一條心’就是很多人的心都往一處想。”
“老師,我知道‘單’和‘獨’都是‘一’的意思。”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根絲不能成為一條絲線,一棵樹木不能成為一片樹林’。”
“那么,黃土真的能變成金子嗎?老師不明白,哪位小朋友能給老師講一講?”這樣就激勵了學生,給了學生自信,學生以為能做老師的老師了,當然很高興 了。“老師,不是黃土真的能變成金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家團結起來,什么事都能做成。”
二、結合課文插圖理解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同學們也可以看一看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這樣,你就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他們在一起搭積木,幾個小朋友一起合作,這就是“眾人一條心。”
“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合作,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 同學們,這兩句兒歌都是‘團結起來力量大’的意思,那么你們能不能給老師講一講生活中有關‘團結起來力量大’的事呢?”
“我知道小螞蟻搬運食物時是合作的,他們有明確的分工,而且都聽從指揮,所以,它們能把比自己重好多倍的食物搬運回家。”
“我知道我們在拔河的時候要齊心協力,才能取得勝利。”
“我們班得了衛生流動紅旗,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維護班級衛生才得來的。”
“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時,需要小組的人互相合作,才能朗讀好課文。”
“在做值日時,需要互相合作,掃地的要幫助拖地的,拖地的也要幫助掃地的,這樣才能爭當‘優秀之日小組’。”
……
聯系生活實際談,學生們談得多好呀!是呀,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就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之后,我又要學生回去查一查有關“團結就是力量”的故事, 在開故事會的時候交流,學生們興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