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1》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字,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2. 認識9種筆畫,懂得筆畫是漢字的基本組成部分。
3.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一截可以曲折的有韌性的膠線。
【課堂實錄】
第一課 時
一、由數(shù)字引入數(shù)字
師:(出示10個阿拉伯數(shù)字。)同學們,你們認識10個數(shù)字嗎?
生:認識。(紛紛報數(shù)字。)
師:(出示本課10個生字。)我們中國有專門的漢字來表示這10個數(shù)字,你們認識嗎?你在哪兒認識的?
生:(認讀生字。介紹認識途徑。)
【點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識,點撥課外認字的途徑,鼓勵他們學會利用母語環(huán)境資源盡早、盡多的識字。
師:我們古人很聰明,還用這十個數(shù)字寫出了一首優(yōu)美的小詩呢!想讀嗎?
生:(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
二、朗讀古詩,感受詩意,學習生字
師:(出示古詩。)讀詩的時候要注意,認識的字就看著字讀,不認識的字就先讀讀上面的拼音,再讀讀字。看誰的眼睛最靈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讀準。
【點評】在最初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習慣時,一定要細致引導。對學生來說,通過聽磁帶、聽別人讀而記住古詩并不難,難的是讓他真正做到口、眼、心等多種器官的協(xié)調(diào)工作。因此,這樣一種讀書習慣從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要注意培養(yǎng)。
生:(認真讀書。老師巡視,個別輔導。)
師:同學們剛才讀得很認真,手端端正正地拿著書,眼睛看著文字。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一位同學讀的時候,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字音讀準了沒有。
生一:(大聲朗讀。)
師:剛才幾位同學讀得都不錯,字音讀準了。特別是這幾個字,容易讀錯,來,請這幾位同學做小老師,再帶大家讀一讀。
生二:(隨著老師點出的一些平、翹舌音字,前、后鼻音字,帶全班同學讀。)
師:字音讀準了。大體意思懂嗎?你們再把古詩連起來讀讀,看看還有哪兒不懂的?看看圖,問問同桌,討論討論。
生:(認真讀書,交流討論。)
師: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嗎?
生三:什么是“煙村”?
生四:我知道,就是冒煙的村子。
生五:我去過農(nóng)村外婆家,他們那兒房子有煙囪,燒飯的時候煙就從煙囪里冒出來了。
師:是啊,燒飯的時候,煙從各家的煙囪里冒出來,聞一聞,空氣里仿佛有飯菜的香味呢!誰愿意再來讀讀這行詩句?
【點評】在學生自己質(zhì)疑問難、互相交流體驗的基礎上,教師形象生動的點評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
生五:(朗讀詩句。)
師:讀得讓我們感覺到了這個村莊的寧靜。(指插圖。)我們看那邊幾座亭臺樓閣高高低低點綴在山野之間,這邊盛開著一大片鮮艷的桃花,多美啊,誰來讀讀全詩?(師播放青爾。)
二、復習生字,學習筆畫
師:這課學的生字都認識了嗎?(出示生字卡片。)我們“開火車”來讀。
生:(讀生字。)
師:如果把漢字看成一座座形象各異的小房子的話,那么構成漢字小房子的磚頭就是筆畫。(出示筆畫“點”。)這個筆畫叫什么?猜猜看?
生:點。
師:(出示“雨點”圖。)看,這個筆畫“點”像什么?
生:像雨點!(表情又驚又喜。)
師:還像什么呢?
生七:像瓜子!
生八:像水滴!
師:小雨點頭尖肚子圓,看老師寫“點”。你們寫兩個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