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一認5》案例分析
在教學《認一認5》的過程中,有兩個細節讓我難忘。第一個細節是:認識“牛”的字形時,我首先出示了一張牛的圖片,學生一眼就認出了是牛,而后我又出示了一個“牛”字,不過這個牛字是具有欣賞色彩的,第一筆是撇,我采用了牛的頭形,那翹起的牛角連起來很像撇。
我就問學生:“誰來猜一下這個字讀什么?”
許多學生一下子就叫了出來:“牛!牛!牛!”
我乘機問:“你們為什么認為這個字讀牛呢?”
一位學生說:“因為這個字里有個牛頭,所以讀‘牛”!
我說:“你觀察得真仔細,說得很有道理。”
一生說:“因為老師剛剛給我們先看了牛的圖片,所以我認為這個字讀牛字”。
我說:“你講得也很有道理。”
我立即表揚了他們很會動腦,很會觀察,并肯定了他們的說法。隨即,我教了牛字,學生很快記住了。
緊接著我問:“誰來說說牛的作用?”
一生說:“牛能耕田種地!”
一生說:“牛會拉車,拉磨。”
我說:“牛身上的東西有用嗎?”
一生說:“牛的全身都有用處:肉可以吃,皮可以做衣服!”
一生說:“牛毛可以做刷子。”
第二個細節是:認識“馬”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我首先出示了馬的圖片,讓學生感知馬的樣子,而后教學馬的讀音,緊接著我又出示了許多各種姿態的馬的圖片,其中有一張凌空騰起的駿馬圖,樣子很像馬字,我就問學生:“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圖和這個字有什么相似之處?”學生經過觀察以后,紛紛舉手發言。
一位學生說:“我覺得這個馬的頭很像馬字上面的部分!”
我急忙描畫出來,說:“你說得真不錯,看得真仔細。”
一位學生說:“我覺得圖片上的馬拎起的前腿像馬字的那一橫!”
同樣描畫出來,說:“你真有一雙慧眼。”
又一位學生說:“這個馬字和圖片上的馬很像!”
……
學生情緒激動,發言積極,大有不說完不罷休的勢頭,當然這個馬字也牢牢地刻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分析和反思]
以上教學片段真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但學生的回答卻讓我看到了學生的世界是充滿無限想象力的,他們思維的發散性很強,并富有開拓性,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結合現代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學片段主要體現了兩個方面的新觀念:
一、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卻成了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片段當中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干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教師只是在規范學生學習行為,維護課堂秩序方面,作了適當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感悟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二、開放式教學思想的體現。新課程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思想的滲透,并不是放任學生,而是對教材的開放,對學生評價的開放,提倡多元化教學,這當中包括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以上教學片段不僅僅是教會了學生認識了幾個漢字,而是讓學生把字和圖緊緊地結合在一起,通過觀察、欣賞,教師讓學生暢所欲言,他們有發現的回答,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以教師一言定論,而是建立了生生、師生等交互網式的評價,還可以在評價空間上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現代閱讀觀認為,學習者原有的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知識或信息的獲得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間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和過程而建構成的,外部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主體已有的經驗作為基礎,這種信息對于學生來講,是毫無意義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循序漸進加入新的知識內容,新知識的掌握就水到渠成了。
總之,新課程、新理念導引下的語文教學還有許多東西要我們去探究,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