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4》精彩片斷
今天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學習識字4,先出示“螳螂,螞蟻,蟋蟀,蝴蝶,天牛,蜻蜓”的圖片,領著學生仔細觀察,說出各種昆蟲的主要特征,一并理解了“觀察”就是認真細致地看,并相機介紹這些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特殊的本領,比如:螞蟻雖小,但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它們能同心協力搬比它們身體大許多倍的東西,螞蟻搬家就說明要小雨了;蟋蟀可是赫赫有名的田園“歌唱家”;蜻蜓是除害“飛行家”,它頭上的一對復眼是由1萬多只單眼組成的,離它9米處的蟲子都難逃它的“火眼金睛”,蜻蜓低飛,那是在說:快要下雨了,快要下雨了,小朋友,快回家!……然后總結出昆蟲共同的特征:通常頭上有兩根觸須,有6條腿,引出“昆蟲”。接著觀看有關視頻,讓小朋友們找到這些昆蟲的家:泥土是螞蟻的家;樹林是天牛的家;花叢是蝴蝶的家;草叢是蟋蟀的家,田野是螳螂的家,荷葉是蜻蜓的家(真好,學生聯想到《江南》一課的視頻,一只蜻蜓靜靜地立在荷葉上,我不覺吟誦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樣就自然引出:田野,樹林,花叢。今天,小朋友在碧綠碧綠的田野里,茂密的森林里,五彩繽紛的花叢中都采集了些什么呀(出示:采集)?那我們還可以說采集( )“采集樹葉”“采集花朵”“采集花草”“采集草藥”。
最后進入學韻文、識寫漢字的階段,我讓小朋友認真朗讀韻文,仔觀察漢字,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或教大家的。學生認真自讀韻文后,紛紛舉手:
生:我發現螳螂,螞蟻,蟋蟀,蝴蝶,蜻蜓,這幾個詞都有“蟲”,一看就知道這些都是昆蟲。
生:我學會了“樹林”這個詞,?“樹”字是“村”字中間加一個“又”字,
師:真會學!老師有個小提醒:中間的“又”字第二筆變成“點”。生:兩個“木”就組成了“林”字,第一個“木”的最后一筆也 變成“點”。
生:我記住了“花叢”,“花”上面是個“草字頭”,下面是個“化”,從小的“從”下面加一橫,就組成了“叢”。(迫不及待地說:)我還編了首兒歌:“草字頭”下加個“化”,就是“花”;“從”字下面加一橫,就讀“叢”,花叢。
我不禁為她鼓起了掌,讓她當小老師領著大家學習了她自編的兒歌,她可不美地!。
生:蟲+馬,就是“螞”
生:蟲+青,就是“蜻”
生:蟲+義,就是“蟻”
生:蟲+廷,就是“蜓”
生:“天”是“大”上面加一橫
生:“天”是由“二”和“人”組成的
生:我知道“觀”,左邊一個“又”,右邊一個“見”,看見的“見”,“觀”就是看的意思。
教學的一個瞬間,讓我驚嘆:盡管是一年級上學期的孩子,但對于許多漢字,他們并不都是白紙一張。他們自己開動小腦筋,觀察字形,研究字形,展開聯想,組織語言,說出了那么多答案,有了了不起的“偉大發現!真的,我們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里處處都有漢字,關鍵是要引導有方,指導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