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n in”教學反思
“an en in”教學反思
“an en in”一課的教學設計,是我的許梅芳師傅和全體一年級老師共同研究的結晶,期間經歷了幾個日夜孜孜不倦的備課和不厭其煩地試上。辛苦是一定有的,但從中我也收獲了不少:
一、利用情境貫穿始終
首先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誰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節日?是啊,國慶節的時候可熱鬧了!我們先去這里看一看,出示天安門的圖片,讓孩子們說出這是天安門,注意天安門的安,從而引出第一個韻母an,接下來再進一步學習。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孩子們意識到,原來拼音是可以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的。把孩子們感興趣的天安門帶到課堂中來,孩子們都覺得這個拼音很容易很有趣,自然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學起來也很開心,更重要的事讓他們意識到拼音的運用原來是如此簡單。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
這是一個看起來有些大有些空的話題,本節課的教學,盡量多給孩子說話表演以及自主選擇的機會。如:給ān án ǎn àn組詞,ān án ǎn àn最喜歡交朋友了,老師想給ān找個朋友。老師先組詞:我選ān,天安門的安,學生繼續組詞: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給他找個好朋友吧。 這樣,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因為是自己選擇的,所以他們內心更愿意接受這個新知識。教學設計中多次出現的小老師領讀這一環節,也是希望孩子多表現自己,增加孩子的自豪感,鍛煉他們膽量的同時,又學會了知識。對于其他孩子來說,身邊的同學現在成為自己的小老師,顯得很有興趣,學習起來也更愿意接受一些。
三、在游戲中學習
一年級的課堂,尤其是本節拼音課,說起來內容只有an、en、in這三個前鼻韻母。想要孩子們不煩躁,游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本節課的游戲是奪彩旗,配合課件。這個游戲最大的亮點就是游戲中朗朗上口的師生互動
師:奪奪,奪彩旗,誰來奪?
生:我來奪
師:…你要奪什么?
生:我要奪an
(用棒指著an說:“跟我讀an” 其他同學跟讀一遍)
很多老師擔心課堂會因為游戲而散亂,有了這些兒歌一樣的游戲口令,課堂便不會因為游戲而松散,反而更加整齊。游戲的第二大特點是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他愿意奪哪面旗,只需把這面旗讀出來就算是奪到手了,孩子指出自己讀的拼音后,ppt就讓該面小旗消失,讓孩子們以為這面小旗是被自己奪走的,同時獎勵這位孩子一面小旗,這就更加讓孩子們覺得自己奪下了這面小旗,自豪感油然而生,其他孩子也是羨慕得不得了,舉手的小朋友便越來越多。游戲的第三大特點是最后的環節,奪到彩旗的小朋友還要說:“跟我讀——”本來有些亂的課堂,經過這樣的齊讀以后,班級秩序調整的同時,所有孩子們把這面旗上的拼音又復習了一遍,一舉兩得。
四、讓孩子們動起來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一節課不讓孩子動那是很可怕的,不僅要讓孩子動,還要讓他們動得徹底,動得過癮,動得積極,動得開心,還要在動中學到知識。這里的動不是群魔亂舞的亂動,而是有效率有規則的動,要嘴動、頭動、手動、腳動,更要腦動。本節課就用了課中操讓孩子們從頭到腳徹底活動一翻,孩子們邊說邊做一些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