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寫字 教案與反思
學校 潞城小學 班級 一年級 學科 語文 課題 懷素寫字 教時 第一、二 教師 蔣建芬 日期 09.12.1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寫、字、古、先、日、長、書”這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讀“懷、素、尚、進、樣、名”6個字 2、通過讀課文,激勵學生學習懷素刻苦練字、好學上進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熱愛。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三、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圖片、生字卡片、課件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制定依據(jù) 一、 教材分析 (一)、單元解讀 一上第一冊第六單元包括《懷素寫字》、《小河與青草》、《練習6》等內(nèi)容。本單元主要體現(xiàn)人必須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zhì),但體現(xiàn)的方式和角度卻有所不同。 《懷素寫字》介紹了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小時候勤奮練字的故事,對激勵學生發(fā)憤學習,苦練語文基本功有著積極的意義。 《小河與青草》是一則寓言,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使學生領(lǐng)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多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 《練習6》中通過老師講《小貓釣魚》的故事,學生聽故事,再讓學生講這個故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zhì)。 對于單元主題有了清晰地了解,教學時才能抓住重點,整體把握,有的放矢,同時也便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課文解讀 本文介紹了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小時候勤奮練字的故事,對激發(fā)學生發(fā)奮學習、刻苦練字、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有著積極的作用,符合一年級學生初學寫字的具體情況。本文言簡意賅,寓意深遠,具有很強的情感性和思想性。一些句式如“先…再…”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特點,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但是,文中人物時代久遠,與童話相比,文章內(nèi)容相對枯燥,缺少情趣。這對老師設(shè)計教學、引導(dǎo)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學情分析 (一)單元學情分析 這幾篇課文所體現(xiàn)的思想內(nèi)容都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zhì),學生可能缺少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這幾課的生字的難度較大,有些字的書寫很困難,教師要正確地指導(dǎo),學生要多寫多練方能取得讀課文的優(yōu)勢,另外,同學們的朗讀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所以讀起來難度不很大。 (二)學習習慣分析 1、預(yù)習習慣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預(yù)習的要求比較低,只需要他們在課前把生字用圓圈圈出來,二會字用三角圈出來,把課文基本讀通。課外收集資料和實際運用資料的能力還不具備,老師要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 2、課堂互動 從一年級開始,課堂上既要有師生互動的層面,老師不再是單純的講述者,學生在聽的同時,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又要有生生互動的層面,學生在交流時,要學會傾聽,注意他人的觀點,并能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補充和深入,或提出不同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課,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3、說話能力分析 學生剛學語文,在語言的表達方面有時是不完整的,對句子的概念也比較模糊,回答問題時有時只說一個或幾個詞語,語言不規(guī)范,而且句子與句子之間沒有邏輯性,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懂得什么是句子,平時要說完整的話,注意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