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與青草(兩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習生字
3、學習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寫字
對策:隨課文識字,寓識于讀。加強寫字指導,確保寫字時間。
難點:讀通課文。
對策: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教學過程設計
一、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看圖,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看圖上畫了些什么,你最喜歡什么?
2、揭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整體感悟。
1、小河與青草每天都生活在一起,聽它們在說些什么? 放課文錄音
2、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可以反復地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讀準生字,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字。
3、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讀生字。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4、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個別學生讀,開火車讀。相機指導讀準字音。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4)、讀準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讀通課文,大家把課文再讀一遍。
(5)、相機正音,范讀或領讀難讀的句子。
5、我們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組推選5名代表開火車讀課文,看哪一組開得穩?為了賽出好成績,我們先練練。
6、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練讀難讀的句子。自由練讀課文。
7、比賽讀,評議。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對照筆順練習書空。
2、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相機引導,肯定好的方法。
3、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哪些字難寫?
4、師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個別作業,點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2.理解課文內容,感知自然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學習小河與青草謙虛謹慎、善于看到別人身后的長處這樣一種美德。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正確美觀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對策:緊扣文中的詞句,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檢查
過渡:小朋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齊讀課題)
1、 開火車抽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1)首先,我們來復習一下這篇課文的詞語,要求:字音讀準,讀出詞語的意思。
彎彎的 青青的 渾濁的 碧綠碧綠的充足的
(2)這些詞語最后一個字都是(的),而且都是(輕聲)
(3)下面,我們再一起來讀讀,注意輕聲,還要讀出意思來。
2、過渡:小朋友,你們讀得真好,來看這兩個詞語,看誰讀得好。
流得更歡 長得更綠
這兩個字也念de,也是輕聲。(齊讀,再來讀一讀,讀出意思來。)
二、教學第一自然段
1、 圖上畫了什么?
2、 這是一條什么樣的小河?(彎彎的)誰能來讀好它?(指讀)
3、 還畫了什么?(師:小河彎彎流淌,河邊長滿了小草,什么樣的小草?)(青青的小草)誰能來讀好它?(指讀,讀出小草的綠);你們看,小草長得多嗎?(長滿)
4、 出示第一自然段
誰來把第一自然段讀一讀,讀出小河彎彎的,小草是那么多,那么綠。(指讀,齊讀,配樂)
過渡:小河與小草是一對好鄰居,有一天他們開始了對話。我們先來看它們的第一段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