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神舟號”》教學案例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個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種筆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激勵學生從小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現建化建設貢獻力量。
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神舟號”的圖片及文字資料等)
師:小朋友們,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收集了有關一艘飛船的資料,這艘飛船的名字叫做什么?
生:神舟號。
師:板書課題,我叫“神舟號”
師:有哪位小朋友能向其他小朋友介紹一下你收集到的資料?
生:小朋友們互相介紹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資料。
師:(一邊放當時發射“神舟號”的錄象,一邊歸納)1999年11月,中國將8噸重的“神舟號”送入太空,進行了該飛船的首次不載人飛行。一天以后,在內蒙古安全著陸。那么“神舟號”飛上天以后碰到誰啦?他們都說了些什么?你想知道嗎?那就讀讀課文吧。
(二)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本課生字詞,認讀,注意正音。
wǎn shɑng dìdi zěn me huí qu shí hou dài shɑng kàn kɑn
輕聲詞: 晚 上 弟弟 怎 么 回 去 時 候 帶 上 看 看
zài sàn bù chángˊé shén zhōu hào zhōng guó
平翹舌易混詞: 在 散 步 嫦 娥 神 舟 號 中 國
zuò shì yàn zhēn xiǎng
作 試 驗 真 想
fēi xíng tīng gāo xìng yí dìng
前后鼻音易混詞:飛 行 聽 高 興 一 定
(2) 全班齊讀課文,再次糾正沒讀誰的字音。
(三) 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師:指名讀第一句話。
師: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出示句式:(什么時間),(誰)在(干什么) 。
生:練習說話。
師:接下來嫦娥姐姐問了什么問題?(指名讀句子)。
師:她在問誰?
生:神舟號。
師:那神舟號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師:神舟號告訴嫦娥姐姐它的?
生:名字。
師:從什么方來?
生:中國。
師:來干什么?
生:作飛行試驗。
師:誰派它來的?
生:科學家。
師:神舟號在說話的時候語氣怎么樣?心情怎么樣?
生:自豪的,高興的。
師:什么叫做“自豪的”?請你舉個例子。
生:舉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師:它為什么會高興,自豪?
生:因為神舟號是由中國科學家研究制造的。
師:那你知道飛船能為我們做什么嗎?
生:討論發言(比如衛星通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