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教學設計二十一(第一課時)
作者:仲月萍 轉貼自:酒泉市西大街小學 點擊數:122《司馬光》教學設計二十一(第一課時)
作者:仲月萍 文章出處:酒泉市西大街小學
一、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
2、認讀“司”它是平舌音,是哪個字少了一筆?“同”
3、齊讀課題兩遍。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4、簡介司馬光。司馬是姓(復姓)光是他的名。司馬光是900多年前北宋時期有名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小時候非常聰明,好學。遇事善于動腦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他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一件什么事呢?我們一起看大屏幕,聽故事。
二、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課件出示(1)(看動畫、聽朗讀)
2、我們也來讀讀這個故事好嗎?自由讀課文一遍,邊讀邊畫出與生字有關的詞,多讀幾遍,用我們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下面老師考考大家,看誰認的字、詞多,課件出示(2)下列詞,給生字著色,放大。學生說出讀音、結構、讀出詞。(指名開火車認讀之后,全班齊讀一遍)。
假山 水缸 別人 慌忙 嚇哭
叫喊 一塊 使勁 砸破 得救
假(假山、假話)(放假、請假、假期)
4、出示卡片,認讀生字。(指名領讀、齊讀,以開火車方式進行)。
5、擴詞訓練(開火車:每人說一個詞)
使—使用、使勁、大使;
慌—慌忙、慌張、心慌、慌亂;
司—司機、公司、司法、官司;
假—假山、假話、假貨、放假、請假、假期
6、大幕出示詞語,學生齊讀。
7、找數量詞:一座假山、一口大水缸、幾個小朋友、一塊石頭。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里遇到了什么事?
讀后回答:根據回答完成板書。
2、真是虛驚了一場。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情景,課件圖示3(文字:有個………掉進……。)
①、指名讀第3小節:“有個小朋友……”假如自己在場會是什么心情?(緊張、害怕)要讀出害怕的語氣來。怎么讀?誰會讀?指名讀。
②、在這緊急的時刻,別的小伙伴都怎么了?課件圖4(文字:別的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叫什么?喊什么?(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叫、怎么喊?)
指名學生邊喊邊做動作,指導讀出慌張、急切的語氣來。
③、司馬光的表現怎樣呢?他在做什么?看圖,課件圖5(文字:司馬光沒有慌、舉、砸)。在課文里畫出描寫司馬光表現的詞,用-------畫出寫司馬光救小伙伴時的動作的詞(舉、砸)試著做一做司馬光的動作。
④、為什么不是一下子就砸破了?幾下子,使勁說明了什么?
⑤、想一想,議一議:司馬光當時是怎么想的?(用沉穩、鎮定的語氣讀)
⑥、用高興的語氣讀第6小節。 (課件6)
3、如果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司馬光說些什么呢?
4、在這個故事里,你最佩服司馬光什么?(課件7)
四:拓展、討論:(課件8)
1、司馬光是用砸缸的辦法救了小朋友,你還能想出別的辦法救小朋友嗎?比一比,看誰的辦法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