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有錯誤
佚名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狄村小學一年級學生王旭榮的家長向本報記者反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的語文課本上有問題,例如:上冊課本第44頁識字(一)的“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所有文字均標注拼音,其中“一”標注為“yí”,音調為二聲;而在第141頁生字表(一)內,“一”標注為“yī”,音調為一聲。“孩子一直學的是二聲的‘一’,到最后‘生字表’卻變成了一聲,我不知道該如何給她解釋。”孩子的媽媽很費解。此外,該家長還反映,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本的第1頁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第163頁是“木瓜熟了,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一個‘丁冬’,一個‘咕咚’,同樣是擬聲詞,前面的‘冬’與后面的‘咚’為什么不一樣?”還有一些字的筆順問題也是這位家長輔導女兒學習時遇到的苦惱事,典型的是“萬”、“里”、“燕”的寫法。她說:“以前一直記得寫字的規則是‘先左后右,先中間后兩邊’……可現在老師教孩子‘萬’的寫法是‘橫、橫折勾、撇’。”
面對該家長滿臉的困惑,記者首先查閱了南方出版社2003年版的《漢英對照現代漢語詞典》,對其所反映的部分問題進行了核對。該字典中“一”字的解釋標注,“一”單用或處于句尾時發音為“yī ”,即一聲;在四聲的前面發音為“yí ”,即二聲;在一、二、三聲前面的發音為“yì”,即四聲。而字典中“一”所列舉的組詞里如“一起”、“一氣呵成”、“一錢不值”、“一清早”……“一”后面的字讀音一至四聲均有,但是所有的“一”都標為“yī”,即一聲。也就是說,字典中的標音沒有因為發音的變調而標明調值有變。
記者接著查閱了“丁冬”與“咕咚”。“冬”字有一條解釋:“<擬>敲門或敲鼓的聲音。現在常寫作‘咚’”。“咚”字解釋為:<擬>物體落下、敲門或敲鼓的聲音。“丁冬”:<擬>水聲清脆。例,“泉水丁冬”;“叮”:<擬>清脆的響聲。例:“叮咚”、“叮鈴”。面對字典里的眾多解釋,記者有置身于云山霧海的感覺。“叮咚”、“丁冬”均出現在字典內,并且“冬”現在常寫作“咚”,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對此是否可以理解又該如何理解呢?
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涉及到教材使用的相關人士。
在太原市狄村小學,記者見到了王旭榮的代課老師程老師。記者將家長的問題反映給程老師。面對記者的提問,四十多歲的程老師說出她的苦衷:“新課標教材應該是比過去的教材變得簡單,可在實際教學中卻發現比舊教材還要難教。”面對“一”字的標調問題,她不能向學生解釋。
采訪時,程老師還為記者提供了新課標中另一個不合理的問題。一年級語文(上冊)第59頁的課文是《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中并未出現“六”字,但在該課文的“會寫”要求中卻出現了這個字。而實際上“六”出現在該課文的前幾十頁。此外,相似問題還有好多處。“不是本課學的字,卻要求在本課學會……”程老師對教材為何如此安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為探明原因,記者分別采訪了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語言所、太原市教研室、太原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部分老師。
太原市語委的胡老師對“一”在人教版中標二聲調的做法予以否定。她給記者出示了由國家教育委員會、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提出、國家技術監督局1996年1月22日發布、1996年7月1日實施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該規則的4.11.1中規定,“聲調一律標原調,不標變調。”并且舉有不少相關事例,如:一架、一天、一頭、七萬、八個、不去,這些詞中的字在讀時都是要變調的,但都標為本調。按此說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重印、山西新華印業有限公司新華印刷分公司印裝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課本,出現了原則上的錯誤。因為《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適用于文教、出版、信息處理及其他部門,作為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現代漢語的統一規范”。
對“丁冬”與“叮咚”的用法,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語言所、太原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老師如是解釋:該組詞為異形詞,即普通話書面語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聲、韻、調完全相同)、同義(指理性意義、色彩意義和語法意義完全相同)而書寫形式不同的詞語。該老師還表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2002年3月31日試行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中收入的異形詞有的是推薦使用,有的是廢止使用,而“丁冬”與“叮咚”這組異形詞不在本表內,即兩詞可以混用。
針對漢字的筆順問題,胡老師解釋,漢字筆順規則“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適用于除獨體字、合體字外的字體,有的字有其約定的寫法,例如“方”、“萬”“母”等。根據《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和國家標準《GB13000.1字符集漢字筆順規范》已整理出約近百個漢字書寫筆順易錯字,在教學和學習中可以參照使用。
在此次調查中,太原市教研室的老師對記者的提問表示無法解釋。據該教研室一位程姓老師講,他們的日常工作只是對基層教育進行教法的指導檢查,只負責教法研究,工作是下去(到基層各學校)聽課,看教法上有沒有問題,他們對類似本報所反映的課文中出現的問題沒有研究。另外像《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及根據《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和國家標準《GB13000.1字符集漢字筆順規范》整理出的書寫筆順易錯字,基層教育工作者根本不知道有這么回事,相關部門也未進行宣傳培。最令記者擔憂的是,目前國內小學生使用3種不同的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江蘇教育出版社版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版本,且使用前者的居多。錯誤的知識將引導多少的學生錯誤地接受神圣的漢語?K
◆[2005
-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學習目標】1、能發現相同的兩個字變換順序之后組成的詞,所表達的意思不同。2、會運用規律認識8個字,學習詞語;能準確地運用詞語。3、能自己讀懂小故事。4、以“我們的小制作”為主題開展口語交際活動。5、自主學習、樂于展示。...
-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7冊第5課《題西林壁》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屬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二組課文《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本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編排,教學內容都是關于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秘的。...
-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落花生》說課稿(精選15篇)
一、說教材《落花生》是人教版5年級上冊第4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個單元的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比較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
-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學會自讀課文,能自主地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2,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一個善意的謊言背后的真情.3,培養樂于助人的真誠情懷.懂得"放棄自己的一點私欲,能夠成全一個美好的愿望"和"每人一點點善意的付出,會給這世界增添許多美好...
- 識字8(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精選2篇)
《識字7》教學設計李成真李云開學習目標1.認識“虛、驕”等9個生字,會寫“短、對”等6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3.喜歡讀對子,有積累對子的愿望。課前準備師生各自準備本課的生字卡。...
-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手指》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五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 《為人民服務》教案(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精選13篇)
【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司馬遷、鴻毛、興旺、炊事員。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指導思想】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圍繞口語交際課的基本目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開放、有活力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 人教版小學語文烏鴉喝水教學設計(通用2篇)
(一)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4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鼓勵學生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設法解決。教學重點:重點:讀準翹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準確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
-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上年級《矛和盾的集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結合情境理解“集合”、“自衛”、“進攻”、“左抵右擋”、“難以招架”、“合二為一”、“大顯神威”等詞語的意思,積累文中的四字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精選4篇)
一、說教材本課的情節簡單,文字生動鮮活,是一篇極具生命教育意義的文章。課文講述薩沙一家外出郊游,突然遭遇暴風雨,因為只帶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親,哥哥自然的把雨衣讓給了最小的,最需要保護的薩沙。...
-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合集(精選3篇)
一、教材分析《恐龍的滅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的一篇科學小品文。本單元以走進科技世界為專題,精心選編了四篇課文,圖文結合,從不同的角度,說明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引發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
- 人教版小學語文優秀教案(精選7篇)
教學目標:1.認識生字進、運、您、想,指導書寫。2.鞏固生字,會使用禮貌用語“您”“您好”。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查開“小火車”認讀,生字苦、芳、粉、粒。詞語“辛苦、芳香、面粉、一粒米”。...
- 《語文園地八》教材簡說(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精選13篇)
【口語交際】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向同學推薦一本書。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教學本組每篇課文時,教師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讀有關的書,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 人教版小學語文《詠柳》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教材分析:《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千古佳作,詩人用獨特的筆觸描寫在春風吹拂下,柳樹迷人的姿態,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詠,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