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認真燕子媽媽笑了
大 小
青 紫
細毛 小刺
(“菜園、冬瓜、茄子”三個詞語擺在課前準備好的相關圖片上,上面加點生字呈紅色)
6.根據(jù)板書的詞語,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指導學生把個人閱讀中的零散信息與老師、同學提供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完整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認讀詞語。]
三、加深理解,認讀詞語
1.出示冬瓜和茄子的實物,讓學生找一找“細毛”和“小刺”在哪里。理解、認讀“皮”和“柄”字。
[把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
2.課文中還有一處寫出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哪位細心的小朋友能夠找到?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字卡“躺”和“掛”,認讀。讓學生在黑板圖片“菜園”里貼“冬瓜、茄子”的圖片,體會“躺”和“掛”的意思,感受課文用詞的準確。
3.認讀生字詞。(1)認讀黑板上的生詞。(2)在小組里認讀、做字卡游戲。(3)指出自己認不準的字,請同學幫忙。
四、指導書寫
1.請同學互相提示,“瓜”“屋”“皮”“發(fā)”。這些字哪筆容易寫錯,怎樣記住。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四個生字中的“撇”,除“瓜”字第一筆是橫撇外,其他都是豎撇。
3.書寫練習。
4.相互評價,再練習。
[把記住字形和寫好生字的難點分散,突出漢字書寫規(guī)律。]
五、朗讀全文,小結。
第二課時
一、深入體會,感情朗讀
1.在小組中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評價,體會小燕子觀察越來越細,收獲越來越大,心情越來越高興。 出示小燕子說的3句話。結合自身經(jīng)驗體會“細毛”“小刺”是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比較“發(fā)現(xiàn)”和“看”的不同;結合第2、3次語言中的嘆號練習朗讀。
3.通過朗讀評價,引導學生體會燕子媽媽對小燕子越來越滿意。(提示語的變化:說――點點頭說――高興地笑了;語言的變化:不錯――很好)
4.在小組中再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鼓勵有能力的同學加上表情、動作,編演課本劇。
[在情境朗讀中體會人物感情,學習課文語言。以評讀為手段,促進學生間的交流、互動。]
二、給詞卡分類
躺 掛 大 小 青 紫 細毛 小刺
可以按照描寫冬瓜、茄子的詞分為兩類;也可以按照寫蔬菜、生長、大小、顏色、特點分為五類。
教師小結:小燕子就是對比觀察了冬瓜、茄子在大小、顏色、特點等方面的不同。
[與數(shù)學分類知識整合,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理解課文對比觀察的方法,同時鞏固詞語認讀。]
三、比較發(fā)現(xiàn)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的蔬菜或水果,在小組中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看誰發(fā)現(xiàn)得多。(教師指導、鼓勵學生從更多角度,如從外到里,從看到嘗,發(fā)現(xiàn)不同,并用清楚的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