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你姓什么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8個生字;初步學習根據字的組合區別同音字或音近字。
2、 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一些表示人姓的字;積累句子不少于2句。
3、 學習向家長詢問自己名字的來歷,再用幾句話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
4、 讀句子,讀出問答句的不同語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初步了解形聲字的造字規律,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教學媒體 多媒體、錄音機、識字卡片
課前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圈好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教學流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小品:a生:我姓張。b生:我姓章。a:我們倆一樣都姓張。b:不,不,不,你是弓廠張,我是立早章。a:哦,原來我們都讀zhāng,此張非那章。a、b齊:小朋友,千萬別搞錯了。
2、 師述:小朋友在生活中像小品中的現象還有很多,我們怎么來介紹,讓別人一聽就明白呢?那就讓我們來學習——
3、 出示課題:17 你姓什么(讀題)
4、 告訴學生每個人的名字由兩部分組成:姓和名;中國人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抽個別學生說說自己的姓和名)
二、 讀課文,學習生字
1、 聽錄音,數數課文中出現了幾個姓?
2、 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圈出表示姓的字。
3、 交流出示:胡——吳;張——章;徐——許;陳——程;
李——呂;孫——鄭
(過渡:怎樣記住和區分這些姓呢?課文里就有好方法。)
三、 讀課文,學習生字
4、 聽錄音,數數課文中出現了幾個姓?
5、 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圈出表示姓的字。
6、 交流出示:胡——吳;張——章;徐——許;陳——程;
李——呂;孫——鄭
(過渡:怎樣記住和區分這些姓呢?課文里就有好方法。)
4、教學第一節:
1)出示該節,學生自由讀句子,學習生字“吳”。
(分男女生讀、師生問答讀該節,讀出問答句的不同語氣。)
2)師提問:讀了這節課文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胡和吳,可以分成“古”與“月”,“口”和“天”而且讀音上也比較相近。)
3)師小節指出:這幾組表示姓的字中不少是由兩個獨體字組合而成,而且許多姓的讀音相同或相近。
5、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學后六組姓。學習文中的生字:弓、章、姜、徐、陳、程、呂、孫、鄭。
6、學生交流,師適時指導:
(1)重點指導讀音:
讀準聲調:“姜”jiāng第一聲;“徐”xú第三聲。分清前后鼻音:“陳”chén前鼻音;“程”chéng“鄭”zhèng都是后鼻音。分清平翹舌音:“孫”sūn平舌音;“章”zhāng“陳”chén“程”chéng“鄭”zhèng都是翹舌音。
(2)重點指導字形的區別:(除課文所用方法外,鼓勵學生用不同方法區分)
耳東陳,左耳旁;關耳鄭,右耳旁。(學習部首左耳旁和右耳旁并描寫。)“弓、長”的筆順。(完成課文后“弓、長”的描寫練習)
(3)重點指導字義:
張:除了用在姓氏上,還可以表示量詞,例如:一張紙。
章、徐、程:除了用在姓氏上,還可以組成其他詞語。
游戲:一字開花(張嘴、張開、張口結舌、東張西望、張燈結彩、張牙舞爪、文章、章節、章程、規章制度、許多、許愿、準許、路程、過程、工程、課程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