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雪地里的小畫家》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抓住小學生愛玩的心理特征,以玩游戲的方式導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小朋友們齊讀課文,然后老師范讀課文,請小朋友自己評評老師讀得怎么樣,老師也評小朋友讀得特怎么樣,共同討論究竟是老師讀得好還是小朋友讀得好。最后老師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朗讀,然后互相評論,互相學習,實現師生的平等對話。
(三)、識字、寫字教學
1、自由朗讀課文:
(1)看準拼音,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和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
(2)小組討論,共同解決組員所畫出來的生字詞。
(3)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情況:匯報小組所畫出來的生字詞,及匯報解決的辦法。
(4)老師小結出小朋友解決生字詞的辦法,并讓小朋友們學會運用這些辦法解決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生字詞。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互相幫助,自己悟出識字的方法,并交流識字方法,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
(四)、讀中悟情,背誦課文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并找出全文一共有多少句。
2、逐句學習,感悟課文,老師指導朗讀。
(1)、學習第一、二句:
a、邊看多媒體課件(下雪,小動物在雪地上玩耍),邊齊讀第一、二句,提示注意第一句的感嘆號,引導學生讀出激動、喜悅、快樂的心情。
b、注意第二句中是怎樣形容那些小畫家的,用了一個什么詞?(一群)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感悟課文,并結合課文語境理解“一群”的意思。
(2)、學習第三句(教學重、難點)
a、老師:齊讀第三句,找出雪地里來的小畫家分別都有誰?
[設計意圖]:帶問題閱讀,明確閱讀目標。
b、老師:找到了雪地里的小畫家了嗎?它們分別是誰?它們都畫了些什么?(生分別回答各問題)
c、老師:咦!老師現在就有一個疑問了,小雞畫竹葉,小雞畫的真的是竹葉嗎?有哪位小朋友能為老師解決這個疑問呢?(引導學生回答,那些竹葉其實是小雞的腳印,以些類推,梅花、楓葉、月牙也分別是小狗、小鴨、小馬的腳印,然后用多媒體演示出小動物踩出腳印的全過程。)
d、老師:大家都知道了那些畫是小動物的腳印,現在誰上來認一認這些腳印都是誰的,并將它貼到黑板相應的位置上,下面的同學就做一做課后的連線題。把小動物與它們的腳印分別連起來。(老師在黑板貼出四個小動物的圖片,學生上臺貼腳印。)
e、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漂亮的圖片,請小朋友幫老師貼到與它們相似的腳印下面。
(多媒體演示小動物腳印與四種自然物重合的過程,然后老師與學生共同小結出四種小動物的腳印的形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