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半句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兒童的生活體驗和獨特的情感。本課設計以朗讀為主,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讀中有所感、讀中有所悟。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正確書寫“丁、無、木”等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做事要有耐心和道理。
重 點: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做事要有耐心的道理。
2、識字、寫字。
難 點:從故事中受到啟發,養成良好的處事習慣。
教學方法:講授法 談話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課 型:新授課。
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掛圖、投影儀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的天氣特別好,我們一起到公園去走走吧!(課件出示風景如畫的公園景象,接著出現了本第二幅圖的動畫,小朋友沒有聽園丁把話說完便坐在椅子上,在他屁股上印了兩道杠杠。)
(2)畫面出示;這怪誰呢?
師:咱們讀了21、課《只聽半句》什么都會明白了。板書課題、讀題。
二、自主識記生字
1、 通過水果飾物帶出本課的生字,讓學生自由拼讀。
師:這些生字全都藏在咱們的課文里,看誰的眼睛最亮,能一下把它們找出來。先標生字,再圈生詞。
2、 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當發明家、小老師,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互相學習生字。
3、 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以多種形式檢查,認讀生字。教師要及時表揚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嘗試大膽發明、大膽地學,提高識字的樂趣。
4、 指導書寫。
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各字的結構,觀察字占用字格的位置,讓學生收空,再范書,然后讓學生認真地書寫。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 告訴學生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詩歌是分節的,節與節之間要空開一行。
2、 學生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做到不丟字、不加字,并標出課文有幾節。
3、 同桌互讀糾音
四、讀中理解、感悟文意
1、 再出示第二幅圖的動畫,讓學生觀看。
2、 師:這位小朋友的屁股上印了兩道杠杠。這怪誰呢?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第七節詩,通過范讀、領讀、小組賽等形式,讓學生讀出感情。
小 結:本課以朗讀為主,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讀中有所感、讀中有所悟。對于學生收獲較大。
后 記:
你們都是誠實的孩子,那你自已有沒有過這樣的笑話呢?以后該怎么辦?課后討論激烈。
這節課我們認識14個生字,會正確書寫“丁、無、木”等8個字,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讀中有所感悟,對于學生收獲較大。
情景導入、激發興趣。自主識記生字認識14個生字,會正確書寫“丁、無、木”等8個字,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讀中有所感悟,對于學生收獲較大。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五、六小節。
師:你們是從哪些句子中知道這位小朋友錯在他只聽半句,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園丁和小朋友的對話;
“這椅子、”
“知道了,知道了,這椅子只許坐,不許躺!”
通過自由讀、個別讀、小老師帶讀多種形式訓練讀出情感,把他們的對話融入詩句中,讓學生讀這兩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