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自選商場》教學設計14
【教學要求】1、理解句子含義,理解課文內容。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理解課文中的兩個長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放大課文,餅干、糖果、化妝品等實物。
【教學過程】
一、課前激趣
“小朋友們去買過東西嗎?和誰一起去的?你買了什么東西呢?”
“昨天朱老師在自選商場里買了餅干、糖果,小朋友們想不想吃啊?今天上課誰坐得端正,認真思考,老師就把這些餅干和糖果獎給他。小朋友們要努力哦。”
二、談話法導入
1、教師指著大屏幕(幻燈片一)說:“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自選商場》。”
2、出示幻燈片二,教師揭示:“自選商場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超市。”
3、導入新授:“現在朱老師就要來檢查一下小朋友們課文讀得怎么樣。”
二、學習課文
1、教師帶領學生齊讀課文。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幻燈片三:
“下面我們一起到我家旁邊的自選商場里去看一看。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板書:商場),自選商場里有什么?”
3、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 指導學生觀看幻燈片三。(教師作適當地點撥。)
⑵ 學習第一句話。
① 教師問:“自選商場里有什么呢?”(先讓學生隨意發言)
② 教師再出示幻燈片四演示貨架,問:“這是什么?”引導學生說出“貨架”。 板書:貨架
③ 教師指名:“你來讀一讀課文中寫貨架的句子。”(指另一名:“你再來讀一讀。”)
⑶ 學習第二句話:
① 指導學生看幻燈片五,說:“自選商場里有餅干、糖果、飲料、補品……誰來找一找課文中的句子?” (指名板演)
② 帶領學生齊讀第二句話。
③ 教師先指大屏幕(幻燈片五)說:“貨架上放滿了(再指課文)各種各樣包裝好的商品(劃出‘商品’一詞),‘商品’是指哪些?”(指名回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指著大屏幕揭示:“餅干、糖果、飲料、補品、酒,還有化妝品……都是商品。” 板書:商品
④ 教師繼續指句子說:“‘商品’我們學會了,那‘包裝好的商品’誰懂?”(劃出“包裝好的商品”這個短語)
先出示有包裝和沒有包裝的餅干,問:“這是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舉起包裝好的餅干,揭示:“包裝好的餅干。”再分別出示包裝好的糖果、化妝品,讓學生說出相應的短語:包裝好的糖果(化妝品)然后教師指著這些包裝好的實物,揭示:“這些就是‘包裝好的商品’。”出示幻燈片六
揭示:“這些都是‘包裝好的商品’。”
最后教師指著大屏幕一邊演示一邊揭示:“‘各種各樣包裝好的商品’。”
⑤ 教師指句子“貨架上放滿了各種各樣包裝好的商品”,問:“誰來讀一讀這個句子?”(“還有誰會讀?”)
⑥ 教師先指大屏幕(出示幻燈片七)說句子:“貨架上放滿了商品。”(只打“放滿”一個手勢)再指課文繼續說句子:“有餅干、糖果、飲料、補品、酒,還有化妝品等。”給“等” 字打上記號,教師直接揭示“等”的意思(指著幻燈片七):自選商場里有餅干、糖果、飲料、補品、酒、化妝品,還有碗、拖鞋、洗衣粉,商品很多很多(打出手勢),課文中沒有寫出來,就用‘等’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