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自選商場》教學設計11
《自選商場》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識字二、中的一篇課文。本課由一幅自選商場的插圖、有關商品的名稱和一篇關于自選商場的短文組成。插圖展示的是自選商場的一角,插圖下面的詞語介紹了食品、日用品和文具三類商品;短文介紹了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及其優點。整個文本安排得當,簡潔明了。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自選商場的購物方式,體會它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并能正確地寫字,把字寫好。
【教學準備】
有關自選商場的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理念】
一年級學生無意注意力持久,對新鮮事物存在著好奇心。對于新知識的學習,若是能從他們的感性認知入手,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而《自選商場》一文的編排設計很好地符合了兒童的認知特點。寓教于樂,讓兒童在身臨其境中學會生字,受到熏陶,達到認知,使語文教學生活化。這正是本課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去自選商場(超市)購物,讓他們對自選商場有個初步的較為直觀的感性認識。開課時,即以課件演示自選商場(超市)的情景,激起他們的興趣。然后出示商品名稱,問他們是否認識,順勢過渡到學習生字這一環節。學會了生字后,讓他們利用課件實際操作,體驗一下在自選商場購物的便利。引導他們再來學習課文。最后采取游戲鞏固識字,從而完成本課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聯系生活實際導入
大家平常買東西喜歡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到自選商場里,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超市里去逛逛,看看里面有什么?
二、教授新字
1、課件演示自選商場,貨架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里面穿插著購物的人們。重點出示面包、牛奶、火腿腸實物,問:這是什么?
2、順勢出示面包、牛奶、火腿腸等詞語,問:大家認識嗎?
3、我們請認識的小朋友起來讀給大家聽。
讀得真棒。你能告訴大家是怎么認識這些生字的嗎?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從各種途徑(如問家長)學習生字。
點出:女字旁,當“女”字變成偏旁時,要寫得瘦一些,一橫要寫得短一些。
4、再來看看這些商品和這些詞語,大家能把他們連接起來嗎?
出示牙膏、毛巾、洗衣粉、鉛筆、尺子、作業本的實物和詞語,讓學生把詞語和對應的物品連接起來。
5、針對學生識字情況,有重點地進行識字教學。
點出:竹字頭,比較和竹的異同。
6、采取小老師教、說說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同桌互相檢查、開火車認讀等方法鞏固識字。
三、教寫生字
1、小朋友們真棒!認識了這么多生字朋友,你記得它們的樣子嗎?能把它們寫下來嗎?
2、我們一起來觀察這幾個生字,看看該怎么寫?
出示“巾”“牙”“尺”“毛”這幾個生字,讓學生自己觀察。
3、你覺得寫這個字時,哪一點兒要注意,哪一點兒該怎樣寫,能不能給大家提個醒?
強調學生養成先認真觀察,再仔細書寫的習慣。
4、觀察好了,就請同學們擺好寫字的姿勢,動筆寫吧,看誰寫得最棒!
5、交流展評
你能不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把這個字寫得這么棒的?
6、師范演示
看著大家寫的字,老師也想寫一寫,大家看老師寫得棒嗎?
7、總結
要把字寫好,首先得認真觀察這個字,然后一筆一畫地用心去寫。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些生字朋友,現在你還認識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