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精選15篇)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1
【片段實錄】
師:課文中寫了陽光的哪些好處?
生:陽光照在禾苗上,禾苗更綠了;
生:陽光照在小樹上,小樹長高了;
生:陽光照在河面上,河面閃著銀光;
師:聯系生活中的實際說說陽光還有哪些好處?
生:下雨后太陽出來了,上學不用打傘了;
生:路曬干了,也踩不到泥巴了;
生:媽媽把我們被子晾到太陽下曬后,好暖和呀!
生:陽光下,我家的月季花開得好好看!
生:太陽出來了,小鳥也醒了,在樹上跳呀,叫呀,可高興了。
生:天晴時,在太陽的照射下,天上的云好白好白!
師:大家想想,假如沒有陽光會怎樣?
生:沒有陽光我什么也看不見。
生:沒有陽光一定很冷。
生:沒有陽光我們吃什么呀?
師:是呀,陽光照在天上,天更藍,云更白,太陽照在月季花上,花更加鮮艷,太陽照在教室里,教室更加明亮。如果沒有陽光,就沒有我們這美麗可愛的世界,更沒有我們人類。所以說,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第二自然段怎么讀?大家試試
生:朗讀
師:能說說為什么在朗讀時重點突出“更綠、更高、像長長的錦緞”嗎?
生:重讀這三個詞語可以突出陽光的作用。
師:你不但讀得有感情,而且體會得也很深刻。
師:既然陽光的作用這么多,那同學們試試最后一自然段該怎么讀?
生:要讀出贊美的語氣。
生:贊美的語氣怎么讀?老師不知道,你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生:很投入地朗讀。全班齊讀。
師:最后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本課的學習
大合唱:《七彩光》
【專家點評】
一、讓學生的朗讀充滿個性
朗讀是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體驗,認識文本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外化表現,具有深厚的個性化的色彩。在教學中,那種機械的整齊劃一的朗讀淹沒了學生的個性和靈性。這種沒有對課文充分感知、領悟的感情朗讀無疑是虛假的程序化的。教學中,陳老師不是從朗讀技巧入手,而是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把孩子領進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進行語言實踐,讓學生對語言材料充分地涵泳,使情感自然迸發,然后水到渠成地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朗讀課文。
二、讓學生的思維充滿色彩
“孩子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讓學生體會陽光的美好而寶貴是教學中的難點。陳老師遵循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先讓學生欣賞陽光下萬物充滿生機,大地絢麗多彩的景象,通過具體形象的生活情境的再現開啟學生空曠而斑瀾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語言。
三、讓學生的語言充滿童真童趣
什么是“語文”?葉圣陶指出:“書面為文,口頭為語”。語文教學不斷要利用他人成熟的典范言語指導學生的語言實踐,而且要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兒童的語言充滿童真童趣,稚氣而有靈性,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學中,陳老師一方面注意引導學生學習文本語言,另一方面重視發展兒童自身的語言。如:太陽出來,路曬干了,踩不到泥巴了。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了,在樹上跳呀、叫呀,可高興了。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2
課前透視
《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后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文本部分語言流暢,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感受陽光的強烈愿望,生發對大自然無限熱愛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學生每天都在陽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長,但是卻常常忽略了陽光的存在。能留意陽光、感覺到陽光的時候并不多。所以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創設情境,讓他們體會到陽光的美好和寶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樹立導學意識,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熱情。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掛圖、樂曲磁帶、《種太陽》歌曲磁帶。
2、絲綢被面或圍巾。
3、課前布置學生觀察陽光,充分地感受陽光。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想象:教師播放音樂(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教師抒情描述: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陽光立刻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陽光,你早!聽,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禾苗、小樹、小河在向陽光招手!我拉開窗簾,哎呀,陽光一下子跳進了我的家!我想和陽光握手,陽光用它那溫熱的大手撫摸我的小手心!同學們,請睜開你明亮的小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板書課題)
(音樂最具感染力。和諧的音符與優美的文字,給孩子們創設了樂于接受的情境,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里思緒飛揚,在獨特的感受中暢所欲言,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到外面去尋找陽光、感覺陽光的溫暖好嗎?(帶領學生到室外,指導學生尋找,哪里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陽光下有什么感覺?回到課內交流,揭示課題。)
(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把學生帶進大自然中去仔細觀察、體驗,讓他們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語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愛和美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對話平臺
欣賞
播放課件,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讓學生感受課文的文本美,與大自然的美互相呼應。)
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識它。
(培養學生邊看書邊動手、動口的習慣,自己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困難。)
2、我們要認識哪些生字,你能告訴大家嗎?(指名讀生字,認識幾個就讀幾人個。)
(識字要有一個過程,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循序漸進。)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錯或與別的字混淆你能當小老師提醒大家一下嗎?(注意提示認識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組內互考,如果誰遇到不認識的字其它同學要想辦法幫忙教會他。練習“開火車”認讀生字。
5、游戲:猜猜猜。(看老師的口形,猜猜發的是什么音,看誰的生字卡片舉得快,猜得對。)
(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充分讓學生自學——小組學——匯報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朗讀
1、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讀:指名讀、組內讀。
3、接力讀:每人讀一自然段,比比誰讀得好。
4、選擇讀: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以讀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對朗讀的評價。)
寫字
1、出示生字“也、長!敝笇дJ讀,用“也”練習說話。
2、小組討論: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說這兩個字的筆順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匯報:提示:“長”字的第一筆是“撇”,第二筆“豎提”是新筆畫,注意區別它和“豎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師范寫。
5、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臨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每個字都要盡量讓自己滿意。(教師個別指導。)
6、選出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字組內評議。
(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數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質量上的要求。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盡量寫好。)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1、游戲:找朋友。(給生字寶寶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開火車讀全文。
讀悟
1、引讀第一自然段。問:你讀懂了什么?“金子”該怎樣讀?
2、太陽出來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說)在陽光的照射下萬物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播放課件或出示掛圖)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小組討論)
(1)、匯報。
(2)、從“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這幾個詞中,你知道了什么?這幾個詞該怎樣讀?
(3)、你見過錦緞嗎?(出示課件和錦緞,讓學生說說感覺。)
(直觀的實物展示和課件相結合,加強了對難點句子的理解,使學生在獨特的體驗中體會到課文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用優美的語言去朗讀的熱情。)
(4)、男女生賽讀第二自然段。
3、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閉眼想象陽光跳進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創設情境,讓他們充分地體會陽光,在讀中悟出陽光的美好。)
4、陽光這么可愛,請你捉點陽光保存下來。(給學生自由活動和發言的機會,讓他們體會為什么捉不住陽光,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成就感。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懂得陽光是捉不住的,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熟讀
1、多種方式練讀課文,邊讀邊相互指出優缺點。(集體讀、個人讀、分組讀、領讀、對讀、當小老師讀……)
2、配樂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以讀為本,讀中悟情,讀中積累,讀中評議。)
背誦
1、閉上眼睛想象課文的情景和陽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覺,邊想象邊練習背誦。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帶動作表演。(配樂)
小結
陽光給了我們生命,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寶貴,我們要珍惜陽光,在陽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長!
練習
1、出示課后讀讀說說,自由練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口頭組詞。
3、你還認識哪些“日”字旁的字?
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導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2、學習新的筆畫“豎折”,書空。
3、范寫。(“山”的第一筆是“丨”,要寫在豎中線上;“出”字的第三筆是長豎而不是由兩個“山”組成的,也要寫在豎中線上。)
4、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學生作品。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教會學生寫字的方法,加強個別指導,讓學生在寫字中體會到漢字的美。)
實踐
1、討論:題目是“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鼓勵學生課下想辦法搜集材料,利用班會時間展示、交流。
2、繪畫:用自己的彩筆描繪陽光。(播放歌曲《種太陽》)
(這兩項活動在教學中可任選其一。)
伴教錦囊
太陽
太陽,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行星的光和熱的源泉。它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恒星,太陽是一個直徑約1.4×106公里的氣體球,表面溫度約6000K,密度極其稀薄。在太陽表面溫度最低的區域有少量的分子,但絕大多數物質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在太陽中心高溫、高壓、高密度的環境中,發生著氫變為氦的熱核反應,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主要以輻射的形式穩定地向空間發射,其中約22億分之一的能量到達地球,是地球上的生物所需的光和熱的主要來源。太陽是除地球以外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天體,而且是唯一的可以詳細考查其表面結構的恒星,所以對太陽的研究人們歷來十分重視。太陽的壽命估計為100億年,目前已度過了約50億年。
閱讀在線
兒歌 《太陽公公》
太陽公公起得早,
他怕寶寶睡懶覺,
爬上窗口瞧一瞧,
咦,寶寶不見了!
寶寶正在園子里,
一二三四做早操,
太陽公公咪咪笑,
寶寶是個好寶寶。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3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⑴ 本課12個生字中,“金、晨、進”是前鼻音,“陽、更、長”是后鼻音,“長、晨、誰”是翹舌音。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讀準這些字的字音。
、啤∵\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識字,如,組詞識記、小老師介紹識字經驗、說說這些字你曾經在什么地方見過。
⑶ 讀句子鞏固本課生字:(句子中的生字要注音)
紅紅的太陽像火球。
早晨,我吃了一碗拉面。
小文走進教室問陽陽:“你知道這是誰的雨傘嗎?”
稻田旁邊有幾朵金黃色的野菊花。
2、寫字:
、拧”菊n寫字練習中要學習兩個新筆畫,教師可通過范寫讓學生知道這兩個筆畫都是一筆寫成的。
⑵ 先讓學生自己觀察要寫的字,說說寫時應注意什么。然后教師范寫,提示要注意的筆畫、筆順!伴L、山”這兩個字的筆順是書寫的重點。“長”的第一筆是;“山”的第一筆是“丨”!俺觥弊忠崾緦W生第三筆是長豎而不是由兩個“山”組成的。
、恰≡趯W生描紅的基礎上,讓學生臨寫,教師作個別指導。
二、朗讀感悟
1、本課的朗讀基調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從優美抒情──活潑俏皮──沉穩、抒情。課文通過一些富于動態的詞語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朗讀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好這些關鍵詞語:“金子、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等。
2、“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這一句是理解的難點。在朗讀感悟時,我們可以通過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一些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畫面,如,一段陽光照射下的小河的錄像或一張水面波光粼粼的圖片;也可以給學生展示實物錦緞(絲綢被面、圍巾等),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3、在音樂的伴奏下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感悟,做到頭腦中有畫面、有形象。
三、課后練習
1、讓學生讀讀扇子上的字,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2、口頭組詞。
3、說說自己還認識哪些帶日字旁的字。
四、實踐活動
專題討論“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搜集材料并積極地參加展示、交流。
五、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六、資料袋
〖太陽概況〗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太陽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夠自己發光發熱的巨大球體。太陽的表面溫度約6000℃,內部溫度高達1500萬℃。(對于如此高溫,教師可通過水100℃沸騰的現象引導學生想象。)太陽的體積很大,約有130萬個地球那樣大,距地球約1.5億公里。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著它旋轉。
太陽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地球表面的光和熱主要來自太陽。太陽的光和熱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源泉。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想象引入,提出學習目標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用想象去欣賞陽光下那美麗的景色。清晨,太陽緩緩地從東方升起來了,金色的陽光灑遍了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聽!小鳥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在陽光下更綠了;山上的小樹在陽光下更高了……
。ㄩ]上眼睛,學生聽得入了神,陷入無限的遐想中……)
師:同學們,美嗎?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是火紅火紅的。
生:我想到小鳥唱歌的時候是蹦蹦跳跳的,非?蓯。
師:能想象出小鳥唱歌時的動作,了不起!
生:我想到早上的空氣非常清新,人們都愛在公園鍛煉身體。我的爺爺早上就會去公園打太極拳。
師:陽光給大地帶來了生機,給生命帶來了活力,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篇優美的課文,想讀一讀嗎?
生:(大聲地)想!
提出學習目標: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地讀讀第八課《陽光》吧!
2、讀完之后,再把生字勾劃出來。
3、自己學習生字新詞
二、展示學習成果
。ㄒ唬、學習生字情況展示:
1、同桌互讀生字卡片。
2、全班交流:
(1)我會讀
師:哪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誰來提醒一下大家?
生:晨是前鼻音,是翹舌。
生:“長”容易讀錯,因為它有兩個讀音。
師:你知道的真多!是哪兩個?
生:一個讀“zhâng”,“長大” 的長”;另一個讀“cháng”,“長城” 的“長”。在這篇課文里應該讀“cháng”。
師:小小年紀就會用“一個” 和“另一個”來說句子,老師佩服你!
。2)我會記
師:這些生字哪個生字最難記?該怎么記呢?
生:我知道“陽”是一個日字加上“雙耳刀”。
師:“雙耳刀”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偏旁,大家跟著他一起讀好嗎?(生齊讀)
生:“像”是單立人加一個大象的“象”。
……
師:生字會讀了,再讀讀詞語怎樣?
生:(齊聲)行!
生:我推薦給大家的詞語有“陽光、灑遍、田野……”
生:我推薦給大家的詞語有“金子、田野、更高了、更綠了……”
。3)我會寫
生:我認識了兩種新筆畫“豎提”和“豎折”。
……
(二)學文悟情展示(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我會讀課文(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三)創作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我想給我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三、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展示自主收集的資料。(我知道我們學過的帶有“日”字旁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猜謎語導入:一個球,熱烘烘。落在西,出在東。誰知道這是什么?(師板畫太陽)
2、師:陽光照在身上有什么樣的感覺?
生:暖和。舒服
3、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陽光》這一課,去感受美好的陽光。(師板書課題)
4、提出學習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
(3)、理解課文最后一句: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二、展示學習成果(全員參與)
要求:
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生:我會把課文讀流利。
生:我知道課文有5個自然段,我讀懂了……。
生:我知道朗讀時要注意什么?我會背誦課文。
。ǘ⿲W文悟情展示(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生:我懂得了田里的禾苗,因為有了陽光,更綠了。
生:我懂得了山上的小樹,因為有了陽光,長得更高了。
生:我懂得了小河在陽光下像長長的錦緞。我還能用“像”說一句話。
……
生:我能用“_______的______,因為有了陽光,更_____了。”說話。
地里的西瓜,因為有了陽光,更大了。
生:我還知道如果世界上沒了陽光就會到處一片黑暗,糧食不會生長,我們也不能健康成長,所以我知道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ㄈ﹦撟餍哉故荆ㄒ孕〗M形式全班展示)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令老師折服!老師從你們的讀中,真的感覺到了陽光的魅力與偉大,F在,你們肯定有很多話想對陽光說吧?
生1:謝謝你陽光,你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生2:陽光,你的本領真大,你太了不起了。
生3:陽光,我們真的感謝你!
生4:陽光,你使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都愛你!
三、知識拓展延伸
用自己的彩筆描繪陽光。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5
教學內容:早晨,我拉開窗簾,陽光就跳進了我的家。
教學片斷:
師:下面請小朋友聽老師讀課文。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如果覺得老師讀得好,就請用掌聲鼓勵我,如果覺得老師讀得不好就請你想想該怎樣幫助我。
師:(讀課文,語氣平淡)
生:(有說好,大部分露出不滿意的表情,掌聲稀疏。)
師:喲,好多同學都不滿意呀?那你們說,我哪兒讀得不好?
生:老師剛才讀的時候,我感覺陽光跳不動的。
師:那你認為我應該怎樣讓陽光跳起來?請你讀給我聽聽看。
生:應該把"跳進了"讀得響些、快些。
。ㄗx句子)
師:是比老師讀得好,誰再來說?
生:早晨,拉開窗簾,看到陽光,啊,今天天氣這么好,真開心,我們讀時要開心一點。
師:你試試看。
生:(讀課文中句子)
師:比老師高興多了,謝謝你。
生:我覺得陽光會跳,就像一只調皮的兔子,要讀出調皮的樣子來,我來讀讀吧!
(讀句子)
師:聽你讀了以后,我也覺得陽光是那么的調皮惹人愛。
師:剛才小朋友向老師提出了這么多寶貴的意見,下面我再讀一遍,請大家聽聽,我可有進步。
(師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生:(聽完熱烈鼓掌)
師:謝謝大家,是你們幫助了我。
這是人教版語文第一冊第9課陽光中的一個教學片斷。一年級還處于朗讀的起步階段,對朗讀的感受往往只是聲音是否響亮,停頓是否得當。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語調、語氣、表情等方面去讀句子,感悟句意。這應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本句時,我故意用平淡得有些夸張的語氣讀句子,讓學生體會、識別、討論、糾正。幫老師改缺點,這是何等新鮮、有趣的事情,這樣,促進了學生迅速進入主體角色,積極思考,在糾正教師"錯誤"的討論中把握感情朗讀的知識和技巧。
新課程很強調教師和學生的平等、民主的地位,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授業解惑的師長,更應是學生依賴的朋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是 為學生服務的,為了完成共同的教學目標 師生共同努力,不存在身份高低。以上的教學片斷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在教學中,不是老師要求學生怎么做而學生就聽從了,然后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而是由老師創設了一種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其中有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學生各抒已見。有的對老師的朗讀語速提出了意見,有的對于老師的朗讀語氣提出了意見,有的認為自己可以比別人讀得好,學生在這種民主平等的氛圍中掌握了朗讀的技巧。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6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1個偏旁“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二、教材說明
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了生機與美麗,說明了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朗讀課文和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教師可搜集一些表現陽光像利箭、像金線灑向大地的攝影作品。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本課12個生字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讀準“金、晨、進”的前鼻音,讀準“陽、更、長”的后鼻音,讀準“長、晨、誰”的翹舌音?赏ㄟ^漢字構字特點或結合語言環境和插圖引導學生認記生字。
2寫字
本課寫字練習中有兩個新筆畫,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它們都是一筆寫成。為此,教師可準備一截彩色電線,先拉直,然后逐個折、擺出“、”這兩個筆畫。接著,教師范寫,講清起筆、運筆、收筆的輕重、停頓,學生練寫筆畫,教師注意巡視輔導,就共性問題再作講解。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描紅、臨寫,教師注意巡視,個別輔導,就突出問題再作指點。
(三)詞句
理解課文最后“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這一句話,關鍵要理解課文前四個自然段。在教學中,可把對關鍵詞語的理解與對句子的理解結合起來。
課文第一段是一句話。雖然學生對“金子”并不陌生,但是對于“陽光像金子”還是很不容易感受的。因此,教師可出示表現陽光像金線的攝影作品,給學生增加一點感性認識。
第二段課文的前兩句話,可利用比較法讓學生感受“更”的意思及用法。教師出示“田里的禾苗綠了。山上的小樹高了”與課文原句比較,幫助學生體會出因為有了陽光,禾苗比原來更綠了,小樹比原來更高了。第三句主要通過看圖,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綠色的錦緞般美麗。
第三、四兩段可通過做動作理解“拉開、跳進、捉”等詞,通過看圖上小朋友的神情感受陽光的美好。
(四)朗讀
本篇課文前兩段的朗讀基調是優美抒情的,三、四兩段是活潑俏皮的,最后一段漸趨沉穩、抒情。全文適宜配樂朗讀。朗讀的指導可與重點詞句的學習緊密結合。如第一段,讓學生聯系生活理解了“金子”一詞后,即可讓學生練習朗讀這個詞,指點學生要讀得明亮、響亮,讓人聽了仿佛看到了金子明晃晃、亮燦燦的光澤。再如“田野”這一生字詞,通過看圖幫助學生認識之后,進一步指導學生朗讀,讓人聽了能感受田野的寬闊與富饒,然后,讓學生連起來練習朗讀完整的句子。第二段里的三句話都比較長,朗讀指導要注意層次性。先讓學生看清標點,讀好停頓,然后結合詞句的學習進行朗讀練習,注意突出“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等詞語?傊谟柧殞W生的朗讀時,要讓學生“讀中有畫面、有形象”。
(五)實踐活動
1本課課后安排了一項“讀讀說說”的練習,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對帶有“日”字旁的字的理解與運用。先讓學生讀讀帶有“日”字旁的字,再練習口頭組詞。還可鼓勵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帶“日”字旁的字。
2圍繞“假如沒有陽光,世界會是什么樣”這樣一個主題,讓大家用各種方式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資料。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一
本片斷教學設計,注意在識字教學中挖掘漢字固有的因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探究熱情,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
(一)(教師邊敘述邊畫簡筆畫)每當太陽從連綿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大地上的萬物便開始有了生機與活力。小朋友看,這幅畫中就有一個我們今天要學的生字,能猜出來是什么字嗎?
(二)(教師板書“陽”)誰認識這個字,請你做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
(三)這個字可以組成哪些詞呢?
(四)太陽又叫“日”,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許多漢字里都包含著表示太陽的“日”這個偏旁。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在本課或以前學過的字中找出帶有“日”字旁的字。
(五)全班交流。
片斷二
本片斷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了在閱讀教學中,將詞句的學習理解與朗讀的訓練緊密結合。
(一)誰愿意讀一讀第一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字音是否讀準了,句子是否讀通了。
(二)“金”是生字,再帶大家讀一讀,連成詞讀。
(三)你見過哪些金子做的東西?
(四)這些金制品都是亮閃閃、光燦燦的,誰再來讀讀這個詞?
(五)(出示“陽光像金線”的攝影作品)看,陽光多像金子啊,所以我們常說“金色的陽光”。誰再來讀第一段?
(六)(出示句子:田里的禾苗,綠了。山上的小樹,高了。)請同學讀一讀。
(七)(出示第二段前兩句話)先請同學自由讀一讀,再請學生個別讀一讀,然后師生對讀。
點撥感悟:在陽光照射下,田里的禾苗比原來綠了,山上的小樹比原來高了。再請學生個別朗讀,突出“更”字。
(八)小河在陽光的照射下是什么樣的呢?學生練習讀第三句。
(九)看圖,把第一、二段連起來朗讀,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學生邊讀邊欣賞體會。
◆[2004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7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課文第八課《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后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雖然是篇小短文,但是,結構的嚴謹,用詞的生動、形象,含義的深邃,仍值得我們細細揣摩。第一自然段中的“田野”、“高山”、“小河”,于第二自然段的“田里的禾苗”、“山上的小樹”、“河面”一一對照。而開頭第一句的“陽關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庇峙c“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边b相呼應。作為一篇小美文,《陽光》遣詞造句有許多精妙之處。比如第一段中的“灑遍”,表現了陽光照射度的均勻和照射面的廣。第三自然段中的“跳進”,讓人感受到了陽光的調皮可愛。陽光與人、自然與人的和諧的場景躍然紙上。第四自然段的“誰也捉不住陽光,陽光是大家的!斌w現了陽光的博愛和無私。
“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句,課文以抒情的筆調,先給我們描述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長長的錦緞……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斕的圖景,為這句話作了注解。使我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功勞。沒有陽光,就沒有生機蓬勃的世界,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文本部分語言流暢,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感受陽光的強烈愿望,生發對大自然無限熱愛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此外,本課還有生字16個,其中,會認12個,會寫4個。課后,除了朗讀、背誦、寫字要求外,還提出了口頭組詞語的要求。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孩子進入小學所接觸到的第八篇課文。由于前面已經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個識字單元,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已經得到了一段時間的訓練,朗讀技能經過七篇課文的學習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這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應繼續鞏固這些訓練成果,如有可能適當拔高。
根據教材的上述特點,根據課文在教材中所處的問題,所應承擔的教學任務,根據課程構建的三個緯度,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確定如下:
認知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教學難點是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边@句話。
課前準備,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感受陽光。在指導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哪里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么?在陽光下有什么感覺?
學生每天都在陽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長,但是卻常常忽略了陽光的存在。能留意陽光、感覺到陽光的時候并不多。所以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創設情境,讓他們體會到陽光的美好和寶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樹立導學意識,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熱情。由于學生對陽光都十分熟悉,作為本課教學重點之一的朗讀指導,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原有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使之對文本產生更加豐富的、獨特的體驗。從而讀出感情,讀出特色。
由于音樂最具感染力。和諧的音符與優美的文字,給孩子們創設了樂于接受的情境,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里思緒飛揚,在獨特的感受中暢所欲言,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上課時,教師播放音樂(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教師抒情描述: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陽光立刻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陽光,你早!聽,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禾苗、小樹、小河在向陽光招手!我拉開窗簾,哎呀,陽光一下子跳進了我的家!我想和陽光握手,陽光用它那溫熱的大手撫摸我的小手心!同學們,請睜開你明亮的小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在學生說的過程中,相機抓住“陽光”二字板書課題。
出示課題之后,請學生談一談課前尋找陽光、感受陽光的感受。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把學生帶進大自然中去仔細觀察、體驗,讓他們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語文,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儲備,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愛和美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在交流中,學生感受的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充分開發了學生中的資源,豐富了全班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學生充分表達、交流了自己對陽光的情感體驗之后,教師播放課件并配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本的美。
在學生對親自朗讀這篇課文產生期待之后,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它。目前的學生主要的識字途徑就是拼音。此環節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意識與能力。在學生獨立識字的基礎上,匯報識字成果,并且交流識字方法,在交流時,相機教學新部首左耳旁。然后采用各種形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在解決了識字問題之后,進入朗讀階段。先讓學生自己出聲讀課文,然后談一談,通過讀課文明白了什么。在學生匯報讀書收獲的過程中,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讀懂的基礎上,繼續練讀。形式有指名讀、接力讀、組內競賽讀、選擇讀等多種形式。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字詞句的指導。比如“灑遍”、“更綠了”、“更高了”、“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薄ⅰ疤M”、“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币越滩奈谋咀鳛椴牧希瑢W生進行朗讀指導,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教材文本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多種形式的練讀,增強了朗讀訓練的趣味性和自主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朗讀指導中對學生評價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它對學生朗讀興趣的培養,朗讀水平的提高起這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著每節課都讓學生動動筆的原則,本節課安排學生練習寫兩個字“也”、“長”。這兩個字的結構都不容易把握,所以,在范寫時一定要強調學生的觀察,并讓學生談觀察的收獲。比如,寫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哪一筆應該寫在田字格的哪個位置等。在寫“長”字的時候,強調新筆畫豎提。并找住豎提與豎鉤的區別。然后讓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練寫。寫完后,將練習成果在小組內展示,教師挑選練寫最好的在全班展示,以及犯有典型錯誤的,在全班范圍內糾正。
最后,留一個拓展性的作業,鼓勵學生搜集資料,討論“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
本課力求做到以學生自我活動為中心,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參與討論、交流、歸納,激活了學生的內在動因,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8
作者:chuailijuan
課前透視
《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后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文本部分語言流暢,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感受陽光的強烈愿望,生發對大自然無限熱愛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學生每天都在陽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長,但是卻常常忽略了陽光的存在。能留意陽光、感覺到陽光的時候并不多。所以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創設情境,讓他們體會到陽光的美好和寶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樹立導學意識,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熱情。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掛圖、樂曲磁帶、《種太陽》歌曲磁帶。
2、絲綢被面或圍巾。
3、課前布置學生觀察陽光,充分地感受陽光。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想象:教師播放音樂(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教師抒情描述: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陽光立刻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陽光,你早!聽,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禾苗、小樹、小河在向陽光招手!我拉開窗簾,哎呀,陽光一下子跳進了我的家!我想和陽光握手,陽光用它那溫熱的大手撫摸我的小手心!同學們,請睜開你明亮的小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板書課題)
(音樂最具感染力。和諧的音符與優美的文字,給孩子們創設了樂于接受的情境,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里思緒飛揚,在獨特的感受中暢所欲言,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到外面去尋找陽光、感覺陽光的溫暖好嗎?(帶領學生到室外,指導學生尋找,哪里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陽光下有什么感覺?回到課內交流,揭示課題。)
(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把學生帶進大自然中去仔細觀察、體驗,讓他們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語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愛和美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對話平臺
欣賞
播放課件,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讓學生感受課文的文本美,與大自然的美互相呼應。)
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識它。
(培養學生邊看書邊動手、動口的習慣,自己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困難。)
2、我們要認識哪些生字,你能告訴大家嗎?(指名讀生字,認識幾個就讀幾人個。)
(識字要有一個過程,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循序漸進。)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錯或與別的字混淆你能當小老師提醒大家一下嗎?(注意提示認識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組內互考,如果誰遇到不認識的字其它同學要想辦法幫忙教會他。練習“開火車”認讀生字。
5、游戲:猜猜猜。(看老師的口形,猜猜發的是什么音,看誰的生字卡片舉得快,猜得對。)
(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充分讓學生自學——小組學——匯報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朗讀
1、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讀:指名讀、組內讀。
3、接力讀:每人讀一自然段,比比誰讀得好。
4、選擇讀: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以讀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對朗讀的評價。)
寫字
1、出示生字“也、長!敝笇дJ讀,用“也”練習說話。
2、小組討論: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說這兩個字的筆順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匯報:提示:“長”字的第一筆是“撇”,第二筆“豎提”是新筆畫,注意區別它和“豎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師范寫。
5、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臨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每個字都要盡量讓自己滿意。(教師個別指導。)
6、選出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字組內評議。
(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數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質量上的要求。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盡量寫好。)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1、游戲:找朋友。(給生字寶寶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開火車讀全文。
讀悟
1、引讀第一自然段。問:你讀懂了什么?“金子”該怎樣讀?
2、太陽出來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說)在陽光的照射下萬物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播放課件或出示掛圖)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小組討論)
(1)、匯報。
(2)、從“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這幾個詞中,你知道了什么?這幾個詞該怎樣讀?
(3)、你見過錦緞嗎?(出示課件和錦緞,讓學生說說感覺。)
(直觀的實物展示和課件相結合,加強了對難點句子的理解,使學生在獨特的體驗中體會到課文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用優美的語言去朗讀的熱情。)
(4)、男女生賽讀第二自然段。
3、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閉眼想象陽光跳進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創設情境,讓他們充分地體會陽光,在讀中悟出陽光的美好。)
4、陽光這么可愛,請你捉點陽光保存下來。(給學生自由活動和發言的機會,讓他們體會為什么捉不住陽光,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成就感。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懂得陽光是捉不住的,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熟讀
1、多種方式練讀課文,邊讀邊相互指出優缺點。(集體讀、個人讀、分組讀、領讀、對讀、當小老師讀……)
2、配樂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以讀為本,讀中悟情,讀中積累,讀中評議。)
背誦
1、閉上眼睛想象課文的情景和陽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覺,邊想象邊練習背誦。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帶動作表演。(配樂)
小結
陽光給了我們生命,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寶貴,我們要珍惜陽光,在陽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長!
練習
1、出示課后讀讀說說,自由練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口頭組詞。
3、你還認識哪些“日”字旁的字?
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導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2、學習新的筆畫“豎折”,書空。
3、范寫。(“山”的第一筆是“丨”,要寫在豎中線上;“出”字的第三筆是長豎而不是由兩個“山”組成的,也要寫在豎中線上。)
4、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學生作品。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教會學生寫字的方法,加強個別指導,讓學生在寫字中體會到漢字的美。)
實踐
1、討論:題目是“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鼓勵學生課下想辦法搜集材料,利用班會時間展示、交流。
2、繪畫:用自己的彩筆描繪陽光。(播放歌曲《種太陽》)
(這兩項活動在教學中可任選其一。)
伴教錦囊
太陽
太陽,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行星的光和熱的源泉。它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恒星,太陽是一個直徑約1.4×106公里的氣體球,表面溫度約6000K,密度極其稀薄。在太陽表面溫度最低的區域有少量的分子,但絕大多數物質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在太陽中心高溫、高壓、高密度的環境中,發生著氫變為氦的熱核反應,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主要以輻射的形式穩定地向空間發射,其中約22億分之一的能量到達地球,是地球上的生物所需的光和熱的主要來源。太陽是除地球以外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天體,而且是唯一的可以詳細考查其表面結構的恒星,所以對太陽的研究人們歷來十分重視。太陽的壽命估計為100億年,目前已度過了約50億年。
閱讀在線
兒歌 《太陽公公》
太陽公公起得早,
他怕寶寶睡懶覺,
爬上窗口瞧一瞧,
咦,寶寶不見了!
寶寶正在園子里,
一二三四做早操,
太陽公公咪咪笑,
寶寶是個好寶寶。
◆[2004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四個字。認識兩個筆畫“豎提”“豎折”和一個耳刀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誦課文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一個球,熱烘烘,落在西,出在東”。誰來猜一猜是什么?
2、出示課件:早晨太陽慢慢升起來了,看金燦燦的太陽照亮了什么地方?
3、 教師適時板書詞語:田野、禾苗、小樹、小河
4、 誰有信心來讀一下這些字。
5、導入新課:那太陽和田野,樹木,禾苗,小河又有什么樣的聯系呢?通過學習《陽光》一課,我們就會有一定的了解。(教師板書:陽光)
6、學習“陽”字,認識耳刀旁。
二、自主讀書,讀中感悟
1、師:還有一些生字娃娃排著隊走遍了陽光照射的第一個角落,現在我們看看課文,他們藏在課文的什么地方?
、拧≌埻瑢W們自己利用拼音讀通課文,在文中用你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
、啤⊥阑ハ嗪献骼每ㄆ瑏韺W習生字;(表現好的小組獎勵一個紅太陽)
、恰∮螒蛘。
、取≌l能告訴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⑸ 用你喜歡的字組詞。
、省“堰@些字放在句子中,你還認識嗎?
紅紅的太陽像火球。
老牛在拉車。
文文在和陽陽說話。
2、師:生字我們都認識了,下面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自然段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3、教師根據學生匯報交流的情況進行指導。生讀:
、拧W習第一段
生直觀感受陽光像金子,指指圖上的田野,再想想陽光還會照在什么地方,她照過的地方會怎樣?顏色怎么樣?(亮或者金燦燦的,所以說陽光像金子)
理解“灑遍”一詞。
師:有了陽光的照射,這個世界變的真美麗。我們用優美的語調來齊讀這一個句子,感受一下陽光給這個世界帶來的美麗。(指名讀,齊讀)
、啤∩x第二段前兩個句子后,師出示小黑板:
田里的禾苗,綠了。山上的小樹,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為有了陽光,更綠了。山上的小樹,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
小組派代表說說對句子的了解,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師:哪句話好?為什么?
。ǖ诙浜,說明有了陽光,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這都是陽光的功勞,沒有了陽光,就沒有這生機蓬勃的世界,那你感覺陽光美好嗎?寶貴嗎?
怎樣才能把這兩句讀好?(指導朗讀,突出“更”字)小組派代表讀,其他組競爭朗讀,評議
⑶ 生讀第二段第三句
生讀后,看圖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綠色錦緞的情景。匯報,評議,指導朗讀。(讀好“長長的”)
學生讀三,四段時,說說為什么喜歡。(著重理解“跳進”一詞)
觀察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陽光的美好。
為什么“陽光是大家的”?小組討論。
指導朗讀,讀時做做動作。
⑷ 最后一句
結合課前收集的陽光知識引導說出陽光有哪些用途。
小組討論: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感受陽光的可愛與寶貴。
三、感情朗讀,嘗試背誦
1、生自由讀。
2、加動作讀
3、嘗試背誦,邊讀邊感悟,頭腦中有畫面,有形象。不能背的可以看書。
四、指導寫字
1、復習學過的筆畫,師范寫兩個新的筆畫。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寫時應注意什么。
重點指導:“也”第一筆,橫向上斜。
“長,山”的筆順。
“出”與“山”的筆順區別。
五、課外拓展
請同學畫一幅陽光照耀下的美麗圖畫。
【課后反思】
我在設計《陽光》一課時,遵循新課程理念,注意了以下幾方面:
1、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我用謎語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識字時設計了“摘果子”的游戲,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提高了識字效率。
2、寓教娛樂,注重語文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帶動作、帶表情去讀,以發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陽光》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怎樣讓學生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呢?我設計的是在識字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想象、比較、作動作等方式,去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理解,體會陽光的真正美好與寶貴。教學中緊緊圍繞陽光給大地及人們帶來的美麗與歡樂,來表現陽光的寶貴,學生理解起來淺顯易懂。又通過搜集的課前資料,去了解陽光的一些課外知識,即幫助理解了課文,又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這節課下來,整體來說效果很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識字部分有些拖拉,以至指導寫字過程中時間有些緊張,我會吸取經驗,在以后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10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
2、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理解并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背景圖一幅(畫有太陽、小溪、窗戶、花朵、媽媽)、錄音磁帶《陽光》
知識準備:知道陽光是什么。
重點: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并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活動過程:
。ㄒ唬、觀察背景圖引入,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1、出示背景圖,引出詩歌名稱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幅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圖上面有什么?
小結:"在藍藍的天空上有一輪金色的太陽,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有小溪流、有房子、有花兒,還有一個媽媽。其實這幅畫里藏著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陽光》"(二)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聲音朗誦,讓幼兒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并理解詩歌的畫面1、聽錄音磁帶,讓幼兒感受詩歌的節奏。
提問:"聽完這首詩歌,你們的感覺是什么樣?
2、借助教具,教師有感情朗誦詩歌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畫面。
提問:"陽光先照在什么地方呢?接著陽光又照在什么地方?陽光再照到什么地方呢?最后陽光照在什么地方?"小結:"陽光先照在了窗上,接著照在了花上,又照在了溪上,最后啊,照在了媽媽的眼里。"3、教師第三遍朗誦詩歌,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并掌握詩歌中的幾個動詞。
提問:"陽光,在什么上爬著?陽光,在什么上笑著?陽光,在小溪上怎么樣?陽光在媽媽的眼里又是怎么樣?"(教師逐一提問個別幼兒,要求幼兒用詩歌的原句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幼兒回答后,請全班幼兒一起念一遍原詩句。)提問:"為什么說陽光在窗上爬著?在花上笑著?在溪上跳著?在媽媽的眼里閃著?"(三)幼兒學習朗誦詩歌1、借助掛圖,幼兒嘗試完整地朗讀詩歌。
2、幼兒第二遍完整地朗誦詩歌。
3、有感情地跟老師朗誦4、請個別幼兒朗誦詩歌。
(四)帶領幼兒到戶外感受陽光,找找陽光都照在了那里。
活動延伸幼兒把尋找到的"陽光"畫下來,至少要四樣,為下次活動的仿編"陽光" 的詩歌做準備。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11
【教材分析】
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筆調,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了生機與美麗,說明陽光比金子更寶貴。朗讀課文和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中最后一段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預設目標】
1、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豎提,與豎折)與一個偏旁(雙耳朵)。
【預設流程】
一、初讀課文
1、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陽光》這篇課文。你喜歡陽光嗎?為什么?(學生說自己的親身感受。)
2、聽師范讀:
聽了后,你有什么感受。(陽光很美,很寶貴,小作者很喜歡陽光……)
3、自讀全文:
5分鐘時間朗讀全文,可多讀幾遍。
4、檢查朗讀:
開火車逐句朗讀,要求讀準字音。"金、晨、進"是前鼻音,"陽、更、長"是后鼻音,"長、晨、誰"是翹舌音。
5、朗讀鞏固:
2分鐘時間,哪幾句不夠通順再多讀幾遍,或者再讀讀全文。
二、深入感知
1、陽光像什么?(金子)
2、金子是怎樣的?(金黃色,閃亮亮,很寶貴。)
3、為什么說陽光像金子?
(顏色像,都閃亮亮的,很寶貴。)
4、為什么說陽光很寶貴?
⑴ 學生讀句子:田里……山上……河面……
、啤≈笇Ц星槔首x:
、佟÷犃怂睦首x,你仿佛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話來說畫面。)
、凇∵x擇一句,自由朗讀。
、邸〗涣鞣答,請三個學生讀句子。
、堋∧阕钕胂蛘l學習,學著他的樣子再讀句子。
、荨≡俅畏答,交流朗讀。
、恰⊥卣梗哼有誰因為有了陽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
5、陽光有沒有跳進過你的窗戶?學生說感受:
是的,陽光會你的窗戶,我的窗戶,他的窗戶,陽光是大家的。
6、全文朗讀,學生質疑:
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ń鹱硬荒苁购堂缱兙G,不能使小樹長高。是陽光帶給萬物生命。)
三、識字寫字
1、復習鞏固二會字:
、拧±首x帶生字的詞語:
陽光、像金子、田野、更綠、更高、河面、長長的錦緞、早晨、拉開、跳進、誰
、啤≡谖闹姓业皆~語劃下來,讀給同學聽。
⑶ 老師報生字,學生在生字表上標序號。
、取⌒温曌志毩暎
出示:早、星、晨、春、香、陽、晚
找一找,這些字有什么特點。(都和“日”有關)
組詞理解。
2、學寫四會字:
、拧W習筆畫(豎提,與豎折):
、佟∽约簩ふ倚鹿P畫。
、凇〔噬娋演示新筆畫。
、邸展P畫。
、啤懽志毩。
四、擴展練習
1、組詞理解:早、星、晨、春、香、陽、晚
2、找找有“日”的生字。
3、你喜愛陽光嗎?寫幾句話。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12
教師:張平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識字和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件、樂曲磁帶
2、錦緞實物。
3、課前布置學生觀察陽光,充分地感受陽光。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我聽到小鳥喳喳的叫聲;我看到太陽升起來了;我看到陽光跳進了我的窗,我感到陽光和我握手,……
學生自讀課文。
學生開火車讀生詞。
學生前后桌互當小老師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一共有五個自然段!
為什么說陽光像金子,但比金子更寶貴?……
陽光像金子;它們都是金光閃閃的,……
陽光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更綠了,山上的小樹更高了。
禾苗 更綠了
小樹 更高了
因為……
學生練習朗讀。
師生配合朗讀。
因為有了陽光,……
不行!
陽光比金子寶貴!
陽光是大家的,誰也捉不住陽光!
更寶貴!
我想在陽光下……
◆[2004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13
在教學《陽光》這篇課文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又大又紅、光芒四射的太陽,引導孩子們觀察黑板上的太陽,回答我提出的問題:“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太陽?”先讓孩子們自己初步感受陽光的燦爛和美好,然后借此揭示課題《8、陽光》。以下是我在導課教學過程中的真實記錄。
[案例一]
(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又大又紅、光芒四射的大太陽,生紛紛發出“哇~”的贊嘆聲)
師:(做疑惑狀,問一生)你為什么發出“哇~”的一聲?
生:老師畫的太陽太大了。(旁邊的學生忍不住接嘴,有的說太紅了,有的說太漂亮了。)
師:老師請小手舉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來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太陽?(一時間小手如云)
生1: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太陽。
師:真不錯,你把話說的很完整。
生2:我看到了一個大大的太陽。
師:你也說的很棒,誰還想說?
生3:我看到了一個很紅很紅的太陽。
師:你也很會觀察。誰再來說一說?
生4: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圓的太陽。
師:呀,你真了不起,瞧,都能用上四字成語了。
生5:太陽像個皮球。
師:哦,太棒了,真是一個善于想像的小朋友。如果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用“我看到了……”把話說完整,那就更了不起了。
生5:我看到了一個像皮球一樣的太陽。
師:老師把代表聰明的大拇指送給你,你看,老師一提醒,你就能把它說的這么好。誰還能像他一樣的來說說?
生6:我看到了一個像西瓜一樣的太陽。
生7:我看到了……
師:(板書“陽”)這個生字,哪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請小老師帶讀)
“陽”能組成什么詞?(太陽、陽光、陽臺)
(師將課題補充完整,學生齊讀課題。)
[反思]
新課標提出,課堂評價是與教學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它不是在完成某種學習任務,而是貫穿于教學活動每一個環節的可持續的過程,隨著課堂的教學現實而生成。上好一堂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很重要。教師給予學生合適的評價,能夠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啟迪孩子的悟性,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也能夠把教師的教學機智、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能力、學習水平體現得淋漓盡致。因此,老教師們都非常注重課堂中自己對學生口頭評價的有效性和價值性。新教師們也將它置于提升自身專業水平發展的重要位置。那么,究竟什么樣的評價才能充分發揮其激勵、導向、調控等多重功能,使學生學有動力,學有方向,學有方法,使教師教有主導,教有指向,教有成效呢?很多人認為,傳統教育正是因為一味地批評、指責、否定學生,使學生缺乏自信心,才會受到社會的抨擊,致使眾人一致提倡課改。因此,他們便將新課改提倡的“教育要以鼓勵為主,評價要以激勵為主”奉為至理名言,警戒切不可對之批評和否認。殊不知正是他們這種過度的崇尚,讓自己步入誤區,不能把握好課堂評價的尺度,使評價形式單一到只有表揚,沒有批評。一律都變成“棒極了,說得太好了,大家為他鼓掌”、“嗨、嗨、嗨,你真棒!”、“你真是聰明的孩子”、“你真了不起”之類等等。正如我上面教學片斷中對學生所做的口頭評價一樣,都只是沉浸在一種所謂的激勵的聲音當中“哦,你真棒!”、“你真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小朋友”、“我把代表聰明的大拇指送給你吧”。卻不曾想過要去予以追究:你真棒,哪里棒?真善于觀察,觀察到了什么?你很聰明,何以見得呢?乍一看,這樣的課堂不是鮮活得“小手如云”嗎?這樣的教學氛圍不也正是新課標提倡的“輕松愉悅、融洽和諧”嗎?但,我們細細斟酌,如果讓孩子們每天都沉浸在同一種聲音里,沉浸在教師日復一日、一層不變的評價語當中,最終感受到自己和他人所得到的評價其實并沒有任何區別,到那時,孩子們的心里恐怕會對這樣的語言產生免疫力,到那時,評價的激勵作用恐怕也再難以實現,評價的效度更是可想而知能落實多少了。
[案例二]
基于前面導課的不理想狀況,經過導師的點撥和指導,課后的總結和反思,我將本教學環節重新處理如下。
。◣熢诤诎迳袭嬃艘粋又大又紅、光芒四射的大太陽,生紛紛發出“哇~”的贊嘆聲)
師:(做疑惑狀,問一生)你為什么發出“哇~”的一聲?
生:老師畫的太陽太大了。(旁邊學生忍不住接嘴,有的說太紅了,有的說太漂亮了。)
師:(請一生起立)你的小手舉得最端正,我請你來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太陽?(其他學生立刻安靜下來,一個個將小手舉得高高的。)
生1: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太陽。
師:你看他說得多棒,不僅把話說的很完整,而且還把太陽的形狀也說出來了,是?
生合:(響亮的回答)圓圓的。
師:(再請一生起立)我發現你上課坐得特別精神,老師喜歡請有精神的小朋友回答問題。(其余學生也馬上將腰板挺得直直的,人人做精神抖擻狀)
生2:我看到了一個大大的太陽。(用手比劃“大大的”)
師:我就知道你能說的這么棒,還加上了動作呢。誰也還想再來說一說?我請剛才聽得最認真的小朋友來。
生3:我看到了一個很紅很紅的太陽。(生將“很紅很紅”加重語氣)
師:對啊,你能把太陽的顏色也說出來,真了不起。太陽的顏色是?
生3:很紅很紅。
師:我們還可以把它說成“我看到了一個……”
生3:我看到了一個紅紅的太陽;我看到了一個火紅的太陽。(強調“紅紅的”“火紅的”)
師:(投去贊許的目光)真是好樣的!誰也能說的像他這么棒?
生4: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圓的太陽。(突出“又大又圓”)
師:喲,真行,你看到的太陽不僅很大,而且還很圓呢(手勢示范“大和圓”),還用上了四字成語,老師真開心。
生5:太陽像皮球。
師:哦,你看到太陽它圓圓的,就能想出它像個皮球,真了不起。不過,假如你能按照老師的要求用“我看到了……”把這句話說完整,那就更棒了。
生5: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像皮球一樣的太陽。
師:(豎起大拇指)真是一個聰明的小朋友。
生6:(迫不及待)老師,我覺得它更像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
師:是啊,因為它們都又大又紅對嗎?(生6點頭)那你也把這句話完整的說一遍好嗎?
生6: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像蘋果一樣太陽。
師:(豎起大拇指)我同樣也把它送給你,因為你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生7:我看到了……
師:(板書“陽”)這個生字寶寶,哪位小朋友已經和它交上朋友了?(請小老師帶讀)
你們都知道“陽”有哪些詞語朋友嗎?(太陽、陽光、陽臺)
。◣煂⒄n題補充完整,學生齊讀課題。)
[反思]
有人這樣比喻:課堂不是產品,而是一個制作產品的過程,教育的真正產品是學生。又有人這樣說: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教學評價作為一種活生生的教育力量,活躍在師生之間,使課堂充滿著生命的活力。鑄就了學生至真至純的情感理念,而這一切的關鍵恰恰在于教師教學評價的引導。由此可見,我們教師一定要最大力度的發揮出自己課堂評價的藝術性,使之服務于我們的教學工作。當然,這也就要求我們教師務必要具備一雙敏銳的眼睛,善于捕捉最佳“評價點” 從不同角度給予學生客觀的、真誠的、又是發展性的評價,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激勵和表揚上。因為一個教師想讓自己的評價發揮出它對學生最大的效度,只有激勵和表揚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著眼于學生個體今后的發展需要,更要著眼于為教師今后教育教學指明方向。正如我在第二次的教學片斷中對學生所做的評價一樣,不是只有鼓勵,而是有意識的通過捕捉學生回答時所反饋的信息,自己進行拓展后,再通過對學生的評價為他們帶去更多的信息含量。如:“生1: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太陽。師:你看他說得多棒,不僅把話說的很完整,而且還把太陽的形狀也說出來了,是?生合:(響亮的回答)圓圓的。”太陽是圓圓的,孩子們都知道。但是從我的評價語中,孩子們更清楚的了解了“圓圓的,是寫出了太陽的形狀。”并且,通過教師這樣有針對性、目的性的評價語,孩子們也會隨著教師的引導,自己有意識的從另外一個方面去觀察、去發現,“生3:我看到了一個很紅很紅的太陽。(角度:顏色)”只要教師堅持對學生進行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培養,長期以往,孩子們必然能養成從多角度、多層面看待和觀察事物的習慣,而這無論是在以后的學習還是今后的生活當中,對于孩子們而言,它都將是一比豐厚的財富。又如:“生5:太陽像皮球。師:哦,你看到太陽它圓圓的,就能想出它像個皮球,真了不起!边@是教師在傳授學習方法,鼓勵孩子們從太陽
“圓圓的”
的特點聯想到“皮球”,因為皮球也是圓圓的。所以,太陽像皮球。而教師真正的用意和期待是:“那么,你還能從太陽的其他特點聯想到它還像什么嗎?”聰明的孩子就馬上能夠領會到“生6: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像蘋果一樣太陽。”其實,同樣以激勵為主,同是表揚性評價,只要教師能用心花點心思,就會很有意義,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效,不會顯得蒼白、膚淺。其中包括教師期間兩次對學生舉手回答和端正坐姿的提示也融合在優雅的評價當中,是那么的巧妙,那么的不露痕跡。然評價固然重要,但它對于整個課堂教學來說,也只能算一種滲透,它是為優化課堂教學服務的,所以理想中,它應該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簡短、適時的給予,置于 “見縫插針”的位置,鑒于我以上的教學片斷,不知我的評價是否有搶其位置而成為主角之嫌?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14
在教學《陽光》這篇課文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又大又紅、光芒四射的太陽,引導孩子們觀察黑板上的太陽,回答我提出的問題:“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太陽?”先讓孩子們自己初步感受陽光的燦爛和美好,然后借此揭示課題《8、陽光》。以下是我在導課教學過程中的真實記錄。
[案例一]
。◣熢诤诎迳袭嬃艘粋又大又紅、光芒四射的大太陽,生紛紛發出“哇~”的贊嘆聲)
師:(做疑惑狀,問一生)你為什么發出“哇~”的一聲?
生:老師畫的太陽太大了。(旁邊的學生忍不住接嘴,有的說太紅了,有的說太漂亮了。)
師:老師請小手舉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來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太陽?(一時間小手如云)
生1: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太陽。
師:真不錯,你把話說的很完整。
生2:我看到了一個大大的太陽。
師:你也說的很棒,誰還想說?
生3:我看到了一個很紅很紅的太陽。
師:你也很會觀察。誰再來說一說?
生4: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圓的太陽。
師:呀,你真了不起,瞧,都能用上四字成語了。
生5:太陽像個皮球。
師:哦,太棒了,真是一個善于想像的小朋友。如果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用“我看到了……”把話說完整,那就更了不起了。
生5:我看到了一個像皮球一樣的太陽。
師:老師把代表聰明的大拇指送給你,你看,老師一提醒,你就能把它說的這么好。誰還能像他一樣的來說說?
生6:我看到了一個像西瓜一樣的太陽。
生7:我看到了……
師:(板書“陽”)這個生字,哪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請小老師帶讀)
“陽”能組成什么詞?(太陽、陽光、陽臺)
。◣煂⒄n題補充完整,學生齊讀課題。)
[反思]
新課標提出,課堂評價是與教學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它不是在完成某種學習任務,而是貫穿于教學活動每一個環節的可持續的過程,隨著課堂的教學現實而生成。上好一堂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很重要。教師給予學生合適的評價,能夠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啟迪孩子的悟性,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也能夠把教師的教學機智、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能力、學習水平體現得淋漓盡致。因此,老教師們都非常注重課堂中自己對學生口頭評價的有效性和價值性。新教師們也將它置于提升自身專業水平發展的重要位置。那么,究竟什么樣的評價才能充分發揮其激勵、導向、調控等多重功能,使學生學有動力,學有方向,學有方法,使教師教有主導,教有指向,教有成效呢?很多人認為,傳統教育正是因為一味地批評、指責、否定學生,使學生缺乏自信心,才會受到社會的抨擊,致使眾人一致提倡課改。因此,他們便將新課改提倡的“教育要以鼓勵為主,評價要以激勵為主”奉為至理名言,警戒切不可對之批評和否認。殊不知正是他們這種過度的崇尚,讓自己步入誤區,不能把握好課堂評價的尺度,使評價形式單一到只有表揚,沒有批評。一律都變成“棒極了,說得太好了,大家為他鼓掌”、“嗨、嗨、嗨,你真棒!”、“你真是聰明的孩子”、“你真了不起”之類等等。正如我上面教學片斷中對學生所做的口頭評價一樣,都只是沉浸在一種所謂的激勵的聲音當中“哦,你真棒!”、“你真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小朋友”、“我把代表聰明的大拇指送給你吧”。卻不曾想過要去予以追究:你真棒,哪里棒?真善于觀察,觀察到了什么?你很聰明,何以見得呢?乍一看,這樣的課堂不是鮮活得“小手如云”嗎?這樣的教學氛圍不也正是新課標提倡的“輕松愉悅、融洽和諧”嗎?但,我們細細斟酌,如果讓孩子們每天都沉浸在同一種聲音里,沉浸在教師日復一日、一層不變的評價語當中,最終感受到自己和他人所得到的評價其實并沒有任何區別,到那時,孩子們的心里恐怕會對這樣的語言產生免疫力,到那時,評價的激勵作用恐怕也再難以實現,評價的效度更是可想而知能落實多少了。
[案例二]
基于前面導課的不理想狀況,經過導師的點撥和指導,課后的總結和反思,我將本教學環節重新處理如下。
。◣熢诤诎迳袭嬃艘粋又大又紅、光芒四射的大太陽,生紛紛發出“哇~”的贊嘆聲)
師:(做疑惑狀,問一生)你為什么發出“哇~”的一聲?
生:老師畫的太陽太大了。(旁邊學生忍不住接嘴,有的說太紅了,有的說太漂亮了。)
師:(請一生起立)你的小手舉得最端正,我請你來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太陽?(其他學生立刻安靜下來,一個個將小手舉得高高的。)
生1: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太陽。
師:你看他說得多棒,不僅把話說的很完整,而且還把太陽的形狀也說出來了,是?
生合:(響亮的回答)圓圓的。
師:(再請一生起立)我發現你上課坐得特別精神,老師喜歡請有精神的小朋友回答問題。(其余學生也馬上將腰板挺得直直的,人人做精神抖擻狀)
生2:我看到了一個大大的太陽。(用手比劃“大大的”)
師:我就知道你能說的這么棒,還加上了動作呢。誰也還想再來說一說?我請剛才聽得最認真的小朋友來。
生3:我看到了一個很紅很紅的太陽。(生將“很紅很紅”加重語氣)
師:對啊,你能把太陽的顏色也說出來,真了不起。太陽的顏色是?
生3:很紅很紅。
師:我們還可以把它說成“我看到了一個……”
生3:我看到了一個紅紅的太陽;我看到了一個火紅的太陽。(強調“紅紅的”“火紅的”)
師:(投去贊許的目光)真是好樣的!誰也能說的像他這么棒?
生4: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圓的太陽。(突出“又大又圓”)
師:喲,真行,你看到的太陽不僅很大,而且還很圓呢(手勢示范“大和圓”),還用上了四字成語,老師真開心。
生5:太陽像皮球。
師:哦,你看到太陽它圓圓的,就能想出它像個皮球,真了不起。不過,假如你能按照老師的要求用“我看到了……”把這句話說完整,那就更棒了。
生5: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像皮球一樣的太陽。
師:(豎起大拇指)真是一個聰明的小朋友。
生6:(迫不及待)老師,我覺得它更像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
師:是啊,因為它們都又大又紅對嗎?(生6點頭)那你也把這句話完整的說一遍好嗎?
生6: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像蘋果一樣太陽。
師:(豎起大拇指)我同樣也把它送給你,因為你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生7:我看到了……
師:(板書“陽”)這個生字寶寶,哪位小朋友已經和它交上朋友了?(請小老師帶讀)
你們都知道“陽”有哪些詞語朋友嗎?(太陽、陽光、陽臺)
。◣煂⒄n題補充完整,學生齊讀課題。)
[反思]
有人這樣比喻:課堂不是產品,而是一個制作產品的過程,教育的真正產品是學生。又有人這樣說: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教學評價作為一種活生生的教育力量,活躍在師生之間,使課堂充滿著生命的活力。鑄就了學生至真至純的情感理念,而這一切的關鍵恰恰在于教師教學評價的引導。由此可見,我們教師一定要最大力度的發揮出自己課堂評價的藝術性,使之服務于我們的教學工作。當然,這也就要求我們教師務必要具備一雙敏銳的眼睛,善于捕捉最佳“評價點”從不同角度給予學生客觀的、真誠的、又是發展性的評價,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激勵和表揚上。因為一個教師想讓自己的評價發揮出它對學生最大的效度,只有激勵和表揚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著眼于學生個體今后的發展需要,更要著眼于為教師今后教育教學指明方向。正如我在第二次的教學片斷中對學生所做的評價一樣,不是只有鼓勵,而是有意識的通過捕捉學生回答時所反饋的信息,自己進行拓展后,再通過對學生的評價為他們帶去更多的信息含量。如:“生1: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太陽。師:你看他說得多棒,不僅把話說的很完整,而且還把太陽的形狀也說出來了,是?生合:(響亮的回答)圓圓的!碧柺菆A圓的,孩子們都知道。但是從我的評價語中,孩子們更清楚的了解了“圓圓的,是寫出了太陽的形狀!辈⑶,通過教師這樣有針對性、目的性的評價語,孩子們也會隨著教師的引導,自己有意識的從另外一個方面去觀察、去發現,“生3:我看到了一個很紅很紅的太陽。(角度:顏色)”只要教師堅持對學生進行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培養,長期以往,孩子們必然能養成從多角度、多層面看待和觀察事物的習慣,而這無論是在以后的學習還是今后的生活當中,對于孩子們而言,它都將是一比豐厚的財富。又如:“生5:太陽像皮球。師:哦,你看到太陽它圓圓的,就能想出它像個皮球,真了不起!边@是教師在傳授學習方法,鼓勵孩子們從太陽
“圓圓的”
的特點聯想到“皮球”,因為皮球也是圓圓的。所以,太陽像皮球。而教師真正的用意和期待是:“那么,你還能從太陽的其他特點聯想到它還像什么嗎?”聰明的孩子就馬上能夠領會到“生6: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像蘋果一樣太陽。”其實,同樣以激勵為主,同是表揚性評價,只要教師能用心花點心思,就會很有意義,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效,不會顯得蒼白、膚淺。其中包括教師期間兩次對學生舉手回答和端正坐姿的提示也融合在優雅的評價當中,是那么的巧妙,那么的不露痕跡。然評價固然重要,但它對于整個課堂教學來說,也只能算一種滲透,它是為優化課堂教學服務的,所以理想中,它應該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簡短、適時的給予,置于“見縫插針”的位置,鑒于我以上的教學片斷,不知我的評價是否有搶其位置而成為主角之嫌?
。╠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
《陽光》教學片斷實錄及點評 篇15
《陽光》教學實錄
一、發揮想象,導入課文
師:同學請看,外面陽光普照,你的心情怎么樣?
生:很高興。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想象陽光下那美麗的景色。
清晨,太陽緩緩地從東方升起來了,金色的陽光灑遍了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聽!小鳥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在陽光下更綠了;山上的小樹在陽光下更高了……(閉上眼睛,學生聽得入了神,陷入無限的遐想中……)
師:同學們,美嗎?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是火紅火紅的。
生:我想到小鳥唱歌的時候是蹦蹦跳跳的,非?蓯邸
師:能想象出小鳥唱歌時的動作,了不起!
生:我想到早上的空氣非常清新,人們都愛在公園鍛煉身體。我的爺爺早上就會去公園打太極拳。
師:陽光給大地帶來了生機,給生命帶來了活力,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幸福的生活。我們一起走進《陽光》
生齊讀課題。
師:現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地讀讀第八課《陽光》吧!讀完之后,再把你不認識的字勾劃出來。
二、學習生字,認讀詞語
師:這篇課文有那些生字?誰來告訴大家?
生:生字有陽、金、野……
。◣熢谏卮鹬邪鍟溆鄬W生書空)
師:哪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誰來教一下大家?
生:大聲地領讀。
生:“長”容易讀錯,因為它有兩個讀音。
師:你知道的真多!是哪兩個?
生:一個讀“ zhang”,“長大” 的長”;另一個讀“ chang”,“長城” 的“長”。
師:小小年紀就會用“一個” 和“另一個”來說句子,而且你的課外知識還這么多,老師佩服你!
。◣煼謩e板書“長” 的兩個讀音,學生分別組詞)
師:把這些生字讀給同桌聽一聽好嗎?
生同桌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師:生字會讀了,再讀讀詞語怎樣?
師:請大家小聲地讀讀課文,把自己認為比較好的詞語勾劃下來,推薦給大家。咱們搞個“詞語推薦臺”活動。(板書:推薦臺)(生自讀、勾畫,師巡視指導)
生:我找的詞語有“陽光、灑遍、田野……”(聲音較。
師:既然是自己信心百倍地向大家推薦,該怎么讀?再試試!
生讀得聲音大了。帶領大家一塊讀。
師:讀得好!第二次比第一次讀得好多了,你的進步真大。
學生繼續推薦
師:老師也要向大家推薦一些詞語。(出示詞語:金子、田野、更高了、更綠了……)
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聽。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讀)
師:“金子” 這個詞該怎樣讀?誰來試一試!
一生試讀
師:如果在讀這個詞的時候,能想到它的意思,你會讀得更好!
生:金子!
師:為什么這樣讀?生:因為金子很寶貴,所以應該讀重一點。
生:金子的顏色是金燦燦的,要讀出這種感覺。
生:人們都喜歡金子,我認為讀的時候應該有喜歡的心情。
三、感悟課文,動情朗讀
師:金色的陽光像金燦燦的金子,灑遍……(引讀第一自然段)。禾苗、小樹、小河在陽光下和平時可不一樣喲!哪里不一樣呢?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就知道了。
生:有了陽光,禾苗比平時更綠了。
生:在陽光的照耀下,小樹長得更高了。
生:小河在陽光下像長長的錦緞。
師:從“更高了”“更綠了” 這兩個詞你能讀懂點什么?請大家結合這兩個句子,再認真的讀一讀。(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的一、二句話)
生:禾苗在陽光下會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才會變綠。
師:你是怎么知道光合作用的?
生:我是從《十萬個為什么》上看到的。
師:通過看課外書,獲得知識,你真是個小書迷。這種習慣非常好!
生:小樹會在陽光下生長,所以小樹才能更高。
生:植物在陽光下都會生長。
師:陽光下的小河也是波光粼粼,非常漂亮,就像(引讀第三句)。
師:誰見過錦緞?
生:我見過,有些裝酒的盒子里有錦緞。
師:錦緞漂亮嗎?誰來說一說?
生:錦緞非常漂亮,它在陽光下會發光!
生:錦緞是用絲綢做的。
生:閃光的錦緞在陽光下像小河。
師:能說“錦緞像閃光的小河”,不錯!
師:陽光下的景色多迷人啊!就讓我們來美美地讀讀這一段吧!
齊讀,賽讀第二段
四、比較分析、深入領會
師:大家會認字、會讀書了,那會不會比較呢?
生:(自信地)會!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兩個句子,然后同桌說說哪個句子更好。
(出示兩個句子:陽光照進了我的家。 /陽光跳進了我的家。)
生:我認為第二個句子比較好。
師:為什么?
生:陽光有點像小兔子,它們都會跳。
師:有想象力,好!
生:我認為第二句好,陽光很活潑。
生:第二句讓人感到陽光會跳,好像有了生命。
師:陽光在作者眼里是有生命的,是會跳的。咱們現在就來讀讀這個會跳的陽光。
師:陽光跳到屋里來了,誰能把它捉?
生:捉不!
師:因為陽光是……
生:大家的!
師:陽光就像金子一樣,那為什么還說陽光比金子更寶貴呢?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學生討論,師巡視指導)
生:金子可以用錢買到,而陽光是買不到的。
生:陽光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帶來了溫暖,金子不能。
生:陽光能使禾苗變綠,小樹變高,但是金子不能。
生:沒有金子,人類可以生存。沒有陽光,人類就不能生存。
五、讀重點句,結束本課
師:讓我們再大聲地讀讀這句話──“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師:是。£柟饨o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希望,它比金子更寶貴。愿同學們在溫暖的陽光健康成長!
反思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給學生一個支點,課堂肯定也會被“撬動”。這個支點就是對學生充分的信任,就是平等的師生關系,就是對學生的關愛。
這節課中,我立志讓課堂被“撬動” 起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陽光金子般的美麗,發現陽光“跳”進屋子里的驚奇,感受到陽光的可貴可愛。于是,課堂中處處洋溢著學生獨特的體驗,閃爍著學生思想的靈光,時時迸發出令人驚喜的語言。在對待個別有不足之處的同學,如發言不自信,表達不準確的,教師也立足于發現他們的閃光處,并加以鼓勵,終于使他們樹立了大膽地表達自己思想的勇氣。力求讓學生感覺到他是自信的,最棒的。
其次,力求捕捉最佳“評價點”,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學生客觀的、真誠的、又是發展性的評價,始終注意學生(包括其他沒有發言的學生)對于評價的積極感受。贊可夫說過,喜歡那些漂亮的學生是容易的,我們的教師的能干是喜歡上那些不太漂亮的學生(這里的漂亮并非專指相貌)。我們的教學過程評價,不但要積極評價優秀學生,尤其還要從那些沒有回答好的學生身上找到積極的“評價點”,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發現每一個學生的變化,這也應該是我們教師的功夫。如學生答的內容不完整,老師發現糾正,但鼓勵他聲音洪亮;學生的表述不清晰,老師發現他可貴的膽量,比以前有進步 ……給學生一個好的“臺階”,也給他信心,并讓他逐步學會。當然,對不足也要客觀的指出,關鍵在于要把握住學生現有的水平,不將教師的預想結果強加給每一學生。……總之,教師要善于敏銳地發現學生的優點,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成長,讓他們學習著,也樂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