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詞(精選10篇)
數量詞 篇1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認讀9個生字;學習部首頁字旁,初步學習數量詞的正確搭配。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背誦課文。積累詞語9個,句子2句。
3.能在語言環境中發現并糾正用錯的數量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認識本課9個生字。
2、能在語言環境中發現并糾正用錯的數量詞
教學媒體 多媒體、錄音機、識字卡片
課前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圈好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教學流程 一、 以舊帶新,揭示課題。
1、找朋友,說句子。
(1)出示詞語:一朵、一條、一顆、烏云、彩虹、露珠。
(2)師:小朋友,你能不能給這些詞語找到自己的朋友,并說句話?
(3)學生交流,教師隨機組合。
2、師:這里的“一朵、一條、一顆”我們稱為“數量詞”。
3、板書課題,學習生字“數、量”,齊讀課題。
二、 整體感知
過渡:今天我們要認識哪些數量詞呢?讓我們來聽一聽課文中是怎么說的。
1、聽課文錄音。
2、師:你們聽到了哪些數量詞?
3、生交流。
4、師:你們想不想和這些數量詞見見面呢?輕聲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三、 學習1、2節
1、接龍讀1、2節,注意正音(瓶——后鼻音 茶——翹舌音 艘——平舌音 “一”的變調)。
2、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用到許多數量詞,你瞧!
出示圖片1(內容與第一節有關)
3、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如:爸爸戴著一條領帶,一塊表。
媽媽穿著一件衣服,戴著一頂帽。
爺爺早上喝了一瓶牛奶,中午喝了一杯茶。
奶奶在超市買了一包餅干、一盒糕。
4、師隨機出示課文第一節內容。
5、學習生字
6、指名讀、同桌對讀、齊讀。
7、看圖背誦。
8、出示圖片2(內容與第二節有關)。
師:圖上畫了哪些東西呀?天上 ,地上 ,河面上 。
9、隨機出示課文第二節,學習生字:架 艘。
10、指名讀、男女生對讀。
11、看圖背誦。
12、師生合作讀1、2節。
13、師:讀得真棒,老師再獎勵你們讀一句句子。
出示句子:我們坐在一艘游輪上,看到一幢幢高樓,一座座大橋,還看到幾只小鳥在江面上飛翔。(自由讀 指名讀 比賽讀)
四、 學習第3節
1、師:你還知道哪些數量詞?
2、生交流。
3、師:你們知道的數量詞真不少。
4、師引讀第3節。
5、學習生字:搭 配。
6、齊讀全文,師生合作背誦全文。
五、 鞏固與拓展。
1、師:有個小弟弟把數量詞用錯了,我們來幫他改一改,好嗎?
2、游戲:數量詞對對碰。
板書設計
本課小結
反饋教學效果的作業
數量詞 篇2
活動由來: 讓幼兒學會觀察兩個形狀、顏色相同的物品,培養邏輯意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1. 學會使用雙、副等數量詞。
2. 學會將兩個相同或相關的物體放在一起。
3. 萌發初步的邏輯意識。
4. 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1.教具準備:“小熊的一家”四種顏色的彩筆
2.學具準備:“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襪子和手套;四種顏色的彩筆;大小不一樣的扣子若干;缺失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1.創設情境:小朋友一起來玩“彩筆對對碰”的游戲吧。
教師問:“小朋友們,這些彩筆的筆帽哪去了?我們把它找回來吧!” 幼兒操作彩筆。引導幼兒找與彩筆相同顏色的筆帽。教師觀察幼兒活動,及時指導。
2.幼兒操作學具“小熊的一家”。教師:小朋友們,小熊真是粗心啊,鞋子、襪子、手套都放到一起了,自己卻分不出來,小朋友,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吧!引導幼兒給大小不同的襪子、鞋子、手套配對。也可以用紐扣,按照紐扣的大小、公母配對等
3.分組操作,讓幼兒幾個人一組,一起操作,共同完成,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活動評價:1.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鍛煉了手腦。
2.幼兒喜歡集體生活、集體活動。
數量詞 篇3
育才一小 夏桂芬
在語文第三冊第五、六單元等級達標試題中,有一道“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的習題,這道題實際上是考查學生數量詞的掌握情況。下面,是一位教師在課堂上的評講實錄─—
師:同學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數量詞處處都有,遠遠不止這幾個。不信,大家在教室里找找,看誰找得多。
生:一間教室、一面五星紅旗、兩扇門。
師:不錯,一下子找了三個。不過,為了不讓數量詞漏掉,請大家按一定的順序找。另外,別人說過的不要重復。
生:四扇窗戶、兩塊黑板、五行字、四幅畫、一個燈籠。
生:兩個插座、一臺電腦、一臺投影儀、一個實物展示臺、一個大屏幕。
生:一個書柜、四臺吊扇、六盞日光燈。
生:一個講臺、一盒粉筆、一根教鞭、一個黑板擦。
生:四十四張桌子、四十四把椅子、四十四個書包、四十四個筆盒、四十四本書、四十四支筆、四十四個本子、四十四本作業 、十五次練習。
師:你真行!一口氣說了這么多。同學們,教室里除了物以外,還有什么?
生:四十四個同學、一位老師。
師:進一步觀察。
生:四十五個人、四十五顆腦袋、四十五雙眼睛、四十五個鼻子、四十五張嘴、四十五對耳朵、四十五雙手、四十五雙腳。
師:(伸出大拇指)你真是太棒了!表揚他!
生:(一齊伸出大拇指對著他)good,good,very good!
師:在一間教室里,大家就能找出那么多的數量詞,可見,在我們身邊的數量詞真是太多了。老師建議大家利用課余時間,找找校園里的數量詞,說給同學聽;找找家里的數量詞、商場里的數量詞說給家長聽。總之,你無論走到哪兒,你都做一個有心人,去觀察,去發現,把自己身邊的數量詞都說出來,說過之后,再把它寫下來,辦一張數量詞小報,看誰搜集的數量詞多。然后,大家再進行交流評比,好嗎?
生(興奮地):好!
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頗為成功的教學案例。
這個案例的成功之處,首先應該是教師的角色定位十分恰當。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教師扮演的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課堂內)的數量詞,組織學生去發現身邊(課堂外)的數量詞,這一點非常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角色定位要求。在“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上,這位教師引導組織得很好。
其次,這個案例的成功之處還在于教師在評講試題時,不是就題講題,僅僅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以試題為憑借,將數量詞的教學與周圍環境和生活實際聯系了起來,這說明這位教師潛意識里就有一種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超越“教材”,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觀念。通過這種“大語文觀”指導下的教學訓練,學生才會受益匪淺,他們在掌握數量詞、積累詞語的同時,不僅會產生“生活即課堂”、“數量詞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必須學好”的意識,而且還會在觀察事物、學會表達、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上得到鍛煉,真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1]
數量詞 篇4
課 題
16、數量詞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9個,初步學習數量詞的正確搭配。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詞語不少于13個,句子不少于2句。
3、能在語言環境中,發現并糾正用錯的數量詞。
【學習重點】
學會生字,積累詞語、句子。
【學習難點】
學習數量詞的正確搭配。
【學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
學
過
程
學 生 活 動
教 師 指 導
活動一:預熱
1、一人讀老師出示的內容。
2、各自在下面讀老師出示的內容,思考相同點。
3齊讀課題
活動二:感知課文
1、按要求自學課文
2、匯報自學情況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
(1)說清字音
(2)說清字形,記字方法
(3)給生字組詞
(4)辨析形近字
活動三:學習第一、二節
1、輕聲讀讀課文第一、二小節,數數每小節有幾句句子。
2、多種形式讀文
3、填空
(1)同桌對讀
(2)男女生對讀。
(3)學習生字:表、干
4、讀句子
(1)指名讀
(2)齊讀
5、讀課文第一、二節,讀準“一”的音調
活動四:學習第三節
1、讀第三節
2、學習生字“句”,與“包”比較
活動五:復習拓展
1、改正老師出示句中用錯的量詞。
2、男女生競賽背兒歌。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大娃回來了,抱著一朵烏云。
二娃回來了,圍著一條彩虹。
三娃回來了,捧著一團濃霧。
四娃回來了,采來一顆露珠。
五娃回來了,披了一層白霜。
六娃回來了,摘來一片雪花。
七娃回來了,背著一座冰山。
師:誰能為大家讀一下這段文字? 這段文字,小朋友們熟悉嗎?對啊,它是我們學過的課文《水媽媽的孩子》中的內容,它告訴我們:烏云、彩虹、濃霧、露珠白霜、雪花和冰山都是水媽媽的孩子。現在老師要把這段文字進行處理一下,大家看好了!
2、出示:一朵烏云
一條彩虹
一團濃霧
一顆露珠
一層白霜
一片雪花
一座冰山
師:現在,你發現它們還有什么共同點?(第一個字都是數字)嗯,不錯。老師要告訴大家:在水媽媽的這些孩子前面的第一個表示數字的詞,稱作“數詞”,而后面的這個則稱為“量詞”,它們合起來就是“數量詞”。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6 課,出示課題,齊讀
二、自學新課,初步感知。
1、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
出示:1、讀課文,標上小節號,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圈出文中的量詞,碰到生字的讀一讀,學一學。
2、檢查自學情況。(學生說量詞,師板書)
3、教學生字:件、頂、包、盒、顆、棵
A、“件”:猜字謎,一人牽一頭牛。
B、“頂”:讀音:后鼻音,形聲字,凡是丁做聲旁的字,大多數是后鼻音。(訂、盯、燈、寧)
還可作名詞(頭頂、山頂);也可作動詞(頂球)
積累頁字旁的字:顆、顧……
C、“包”:去部首識字:泡、跑
D“盒”:積累皿字底的字(盤、盆),與器皿有關。
E、“顆”和“棵”讀音相同,字形不同,用法也不同
F、“顆”,用于顆粒個兒較小的東西;“棵”用于植物(一棵草、一棵菜)
出示:“顆、棵”練習進行比較鞏固
三、教學第一、第二小節
1、讓學生讀課文第一、二小節,每小節有幾句句子
2、讓學生多種形式讀文
3、出示課文內容,學生填空:(第一、二節)
4、小朋友們可真聰明,老師要獎勵你們一句句子,注意“一”這個字的讀音
出示:“我們坐在一艘輪船上,看到一幢幢高樓,一座座大橋,還看到一群小鳥在江面上飛翔。”
5、再讀課文,注意“一”的變音。
四、教學第三節
1、過渡:數量詞啊可真多,而且它們還常常會在句子里被用到呢!這真是——
出示:數量詞,真不少,
句子里面常用到。
數詞量詞在一起,
前后詞語搭配好。
2、教學生字“句”(辨析:包)
五、復習拓展
1、小朋友學得真好!現在有個小弟弟也要學著說量詞,你們看看他說得對嗎?如果有不對的,幫著改正一下!
出示:河里有一只魚,四只鴨;草地上有一只牛,三只馬;天空中有兩只蜻蜓,還有一只飛機。
2、拓展兒歌:
出示:
小猴子開鋪子
小猴子,開鋪子,
東西擺滿小屋子:
一張小桌子,兩把小椅子,
三頂小帽子,四條小褲子,
五粒小扣子,六雙小鞋子,
七根小繩子,八本小簿子,
九只小碟子,十個小果子。
作業
布置
1、抄、默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16數量詞
件、頂、包
盒、棵、顆
數量詞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0個,初步學習數量詞的正確搭配。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詞語不少于13個,句子不少于2句。
3、能在語言環境中,發現并糾正用錯的數量詞。
重點和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9個,能在語言環境中,發現并糾正用錯的數量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揭題
1、出示:一團 冰山 露珠 一座 濃霧 一顆
用這些字寶寶來說說句子,比比誰的詞寶寶最多。
2、你們真了不起,把詞寶寶都用上了,在這些詞寶寶中還有一些是數量詞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數量詞”
3、師板書課題,(個別,齊讀)(隨機學習“量”)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聽到哪些數量詞?
2、學生自由回答聽到的數量詞。
3、輕輕獨獨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三、讀課文,學生字
1、生嘗試讀課文
2、生小組學習生字:瓶——后鼻音正音;艘——平舌音;茶——筆畫指導;糕——聯系字義識記。
3、生交流識字情況
4、游戲鞏固生字:叫號游戲
5、輕輕讀讀第一,二小節,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注意“一”字的讀音變化。
6、生自讀課文一、二節。
7、生接龍讀課文一、二節。
8、選你喜歡的節再讀讀。
9、指名讀課文
10、男女生對讀,挑戰度。
11、出示課后兩句話,自己試著讀讀。注意“一”字的讀音變化。
12、生讀句子(個別讀,齊讀)
13、師:真是——引讀課文最后一節。(隨機學習:搭、配)
14、齊讀課文。
四、課后作業
有一個小弟弟把數量詞給用錯了,我們來幫他改一改,再連起來說一說號嗎?
數量詞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掌握“頂”、“顆”、“件”、“棵”的字形和書寫要點,認識“頁字旁”。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文中的詞語和詞組。
3、知道什么是數量詞。初步學習數量詞的正確搭配,了解并掌握“一”在語言環境中的變調。
4、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數量詞,從中感受到樂趣。
教學重點:
1、正確朗讀課文,積累文中的詞語和詞組。
2、初步學習數量詞的正確搭配,了解并掌握“一”在語言環境中的變調。
教學難點:
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數量詞,從中感受到樂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PPT、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課堂練習紙(小弟弟的信)、課前準備板書(數詞、量詞、課文末句)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積累,揭題。
1、出示圖片,讀詞語:
領帶、表、衣服、帽、牛奶、茶、餅干、糕
明月、星、大樹、鳥、飛機、云、輪船、橋
(1) 自己讀
(2) 開火車請學生領讀。
(3) 學習生字“表”、“干”
拓展:手表、懷表、秒表、水表、電表。
2、出示詞組,請學生讀,注意“一”的讀音。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交流:你發現了什么?
(3)總結:在第四聲的字的前面,“一”就讀第二聲;其它情況下讀第四聲。
(4)分組讀。
3、了解什么是數詞,板書。了解什么是量詞,板書。
合起來稱為數量詞。(合并板書,齊讀)
4、揭題,再讀課題:16 數量詞。
二、學文,識字,提煉。
1、請3個小朋友分節讀課文,做到字字音準。
2、找出讀音相同的生字:“顆”和“棵”。自主辨析,交流不同之處:
(1) 部首不同。認識“頁字旁”。
(2) “果”的最后一筆不同。
(3) 表示的東西不同:“顆”表示顆粒狀的小小的東西,如一顆珍珠。“棵”是表示植物的,所以是“木字旁”的。
(4) 辨析:
一( )青菜 一( )花籽兒
(5) 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3、學習“頂”。
(強調后鼻音,了解“頂”的意思,拓展:頭頂、山頂、屋頂、塔頂)
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習生字:件、盒、包,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區別“包”和“句”。
5、師生合作讀課文。
6、學生讀課文,思考:學習數量詞的小竅門是什么?
出示句子:數詞量詞在一起,前后詞語搭配好。(板書)
男生讀,女生讀。
三、練習,激趣,延伸。
1、完成課后練習。請小組長發信,要求:
(1) 先請一位小朋友讀,有什么問題?
(2) 自己一邊讀,一邊把他用錯的量詞圈出來。
(3) 想想應該怎么說?
(4) 指名交流,老師媒體演示修改,學生齊讀。
(5)用課文里的句子來告訴小弟弟,他的問題出在哪兒。
(6)一起來告訴小弟弟數量詞的小秘密,再讀句子。
2、讀第二封信,完成課后練習。
(1)注意“一”的聲調。
(2)了解“一幢幢”“一座座”“一群”的含義。
3、拓展:
(1)趣味樂園:猜一猜、讀一讀。媒體出示:
一朵花、一束花、一捧花、一籃花、一叢花、一車花
(2)總結:東西的形態、數量不一樣了,量詞也會變化。
再讀句子:數詞量詞在一起,前后詞語搭配好。
4、總結:今天的課上,我們知道了什么叫“數量詞”,還知道了數詞“一”在不同的字前面會變調,還知道了“數詞量詞在一起,前后詞語搭配好”。(齊讀)
下節課,我們把新學到的字認認真真地寫到田字格里。
板書:
16 數量詞
數詞量詞在一起,
前后詞語搭配好。
數量詞 篇7
二、填寫 數量詞
一( )姑娘、一( )衣服、一( )竹子、一( )玫瑰、一( )微風、一( )清泉、一( )水塔、一( )鏡子、一( )周末、一( )空地、一( )雨點、一( )叔叔、一( )龍船、一( )花炮、一( )頭巾、一( )燈光、一( )問題、一( )金魚、一( )先生、一( )郵票、一( )別針、一( )機器、一( )旗桿、一( )小樹、一( )烏云、幾( )雨絲、一( )春雷、一( )花傘、一( )東西、一( )白鷺、一( )大風、一( )蜘蛛、一( )彩虹、一( )石頭、一( )陸地、一( )畫家、一( )商人、一( )牧童、一( )下午、一( )便條、一( )信封、一( )園子、一( )房子、一( )禾苗、一( )天鵝、一( )農夫、一( )影子、一( )星星、一( )勺子、一( )說法、一( )時間、一( )黑暗、一( )薔薇 、一( )窗
一( )觀察 、一( )作業、一( )眼睛、 一( )馬戲、一( )哄笑、一( )燈、一( )畫、一( )象腳鼓、一( )湖、一( )書、一( )發明家、 一( )立交橋、三( )花骨朵
aabb詞語積累:
丁丁冬冬 滴滴答答 冷冷清清 隱隱約約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淺淺
高高低低 長長短短 粗粗細細 嘰嘰喳喳 走走停停 風風雨雨 山山水水
abb詞語積累:
丁零零 黑沉沉 懶洋洋 樂滋滋 沉甸甸 暖烘烘 明晃晃 綠油油 胖乎乎
紅彤彤 金燦燦 亮晶晶 光禿禿 白茫茫 喜洋洋 興沖沖 氣呼呼
abac詞語積累:
越來越亮 轉來轉去 自言自語 又肥又大 又急又氣 越來越冷
量詞搭配:
一股清泉/氣味/力量 一陣風/雨 一束鮮花/燈光/頭發 一聲春雷/呼喚
數量詞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掌握“頂”、“顆”、“件”、“棵”的字形和書寫要點,認識“頁字旁”。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文中的詞語和詞組。
3、知道什么是數量詞。初步學習數量詞的正確搭配,了解并掌握“一”在語言環境中的變調。
4、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數量詞,從中感受到樂趣。
教學重點:
1、正確朗讀課文,積累文中的詞語和詞組。
2、初步學習數量詞的正確搭配,了解并掌握“一”在語言環境中的變調。
教學難點:
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數量詞,從中感受到樂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PPT、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課堂練習紙(小弟弟的信)、課前準備板書(數詞、量詞、課文末句)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積累,揭題。
1、出示圖片,讀詞語:
領帶、表、衣服、帽、牛奶、茶、餅干、糕
明月、星、大樹、鳥、飛機、云、輪船、橋
(1) 自己讀
(2) 開火車請學生領讀。
(3) 學習生字“表”、“干”
拓展:手表、懷表、秒表、水表、電表。
2、出示詞組,請學生讀,注意“一”的讀音。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交流:你發現了什么?
(3)總結:在第四聲的字的前面,“一”就讀第二聲;其它情況下讀第四聲。
(4)分組讀。
3、了解什么是數詞,板書。了解什么是量詞,板書。
合起來稱為數量詞。(合并板書,齊讀)
4、揭題,再讀課題:16 數量詞。
二、學文,識字,提煉。
1、請3個小朋友分節讀課文,做到字字音準。
2、找出讀音相同的生字:“顆”和“棵”。自主辨析,交流不同之處:
(1) 部首不同。認識“頁字旁”。
(2) “果”的最后一筆不同。
(3) 表示的東西不同:“顆”表示顆粒狀的小小的東西,如一顆珍珠。“棵”是表示植物的,所以是“木字旁”的。
(4) 辨析:
一( )青菜 一( )花籽兒
(5) 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3、學習“頂”。
(強調后鼻音,了解“頂”的意思,拓展:頭頂、山頂、屋頂、塔頂)
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習生字:件、盒、包,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區別“包”和“句”。
5、師生合作讀課文。
6、學生讀課文,思考:學習數量詞的小竅門是什么?
出示句子:數詞量詞在一起,前后詞語搭配好。(板書)
男生讀,女生讀。
三、練習,激趣,延伸。
1、完成課后練習。請小組長發信,要求:
(1) 先請一位小朋友讀,有什么問題?
(2) 自己一邊讀,一邊把他用錯的量詞圈出來。
(3) 想想應該怎么說?
(4) 指名交流,老師媒體演示修改,學生齊讀。
(5)用課文里的句子來告訴小弟弟,他的問題出在哪兒。
(6)一起來告訴小弟弟數量詞的小秘密,再讀句子。
2、讀第二封信,完成課后練習。
(1)注意“一”的聲調。
(2)了解“一幢幢”“一座座”“一群”的含義。
3、拓展:
(1)趣味樂園:猜一猜、讀一讀。媒體出示:
一朵花、一束花、一捧花、一籃花、一叢花、一車花
(2)總結:東西的形態、數量不一樣了,量詞也會變化。
再讀句子:數詞量詞在一起,前后詞語搭配好。
4、總結:今天的課上,我們知道了什么叫“數量詞”,還知道了數詞“一”在不同的字前面會變調,還知道了“數詞量詞在一起,前后詞語搭配好”。(齊讀)
下節課,我們把新學到的字認認真真地寫到田字格里。
板書:
16 數量詞
數詞量詞在一起,
前后詞語搭配好。
數量詞 篇9
數量詞復習
一(只)小鳥 一(個)問題
一(個)樹坑 一(棵)樹苗
一(棵)小樹 一(道)風景
一(場)球賽 一(臉)疲勞
一(個)秘密 一(雙)小手
一(幅)畫 一(個)女孩
一(個)艷陽天 一(雙)鞋子 一(個)人 一(個)鳥蛋
一(只)小鳥 一(個)松果
一(棵)松樹 一(片)樹林
一(條)小路 一(輛)小車
一(把)掃帚 一(片)花草
一(張)小嘴 一(堆)東西
一(朵)花兒 一(把)小傘
一(根)水草 一(只)螞蟻
一(個)花壇 一(群)螞蟻
一(陣)雷聲 一(條)蛇
一(條)尾巴 一(頭)老牛
一(只)燕子 一(件)事情 一(個)娃娃 一(個)謎語
一(次)活動 一(片)清涼 一(口)水缸 一(塊)石頭
一(頭)大象 一(面)墻
一(根)柱子 一(桿)大秤
一(條)大船 一(條)線
一(只)海鷗 一(片)沙灘
一(艘)軍艦 一(條)帆船 一(畦)秧苗 一(塊)稻田
一(方)魚塘 一(座)果園
一(道)小溪 一(座)石橋
一(竿)翠竹 一(只)飛鳥
一(面)隊旗 一(把)銅號
一(條)紅領巾 一(片)歡笑 一(口)井 一(塊)石碑
一(塊)菜地 一(匹)駿馬
一(座)公園 一(棵)白菜
一(粒)菜子 一(棵)白菜
一(只)獅子 一(個)孩子
一(粒)花種 一(朵)鮮花 一(個)表情 一(滴)雨點
一(位)叔叔 一(場)秋雨 一(條)小蟲 一(塊)斑點
一(個)桃子 一(條)大河 一(座)石橋 一(座)房子
一(位)專家 一(列)火車 一(節)車廂 一(個)創舉
一(臺)機器 一(道)閃電 一(座)果園 一(篇)見聞
一孔石橋 一方魚塘 一個秘密
一節車廂 一個木瓜 一場球賽
一棵樹苗 一首兒歌 一道閃電
一條腿 一臺機器 一處風景
一道彩虹 一本故事書 一個問題
一名司機 一位專家
一個花瓶 一串小雨點
一束鮮花 一盆鮮花 一包花種
一個孩子 一絲表情 一只獅子
一車白菜 一朵白云 一朵鮮花
一片菜地 一座公園 一匹駿馬
一道小溪 一面隊旗 一群孩子
一把銅號 一片歡笑 一竿翠竹
一孔石橋 一群飛鳥 一口水井
一件寶物 一條紅領巾 一頭大象
一桿大秤 一條線 一個辦法
一口水缸 一塊石頭 一片清涼
一個水果 一件事情 一條尾巴
一群娃娃 一只螢火蟲 一架飛機
一座花壇 一根水草 一雙眼睛
一張小嘴 一個袋子 一條小路
一片松樹林 一棵松樹 一個松果
一棵大樹 一只鳥蛋 一個艷陽天
一陣雷雨 一陣春風 一個女孩
一雙鞋子 一床棉被 一張畫
數量詞 篇10
《數量詞》是一篇讀來瑯瑯上口的課文,它集中向小朋友介紹了一些常用的數量詞,如:一條、一塊、一件、一頂等。本課中除了讓學生了解數量詞外,還要進行生字教學和課文朗讀教學。作為組內的領先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的:
一、以舊帶新。 先讓學生讀《水孩子》一課中的有關語句,然后告訴學生句子中的“一朵、一條、一團”等就是數量詞。這樣利用以前學過的數量詞引出新課,以舊帶新,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大量的圖片,使學生運用多媒體更自如。精心挑選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并加入貼近小朋友生活的人物和情節,將課文中原本獨立的、毫無關聯的句子緊密聯系起來,將枯燥的文字變得生動有趣,構成一個鮮活的畫面,呈現在學生眼前,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輕松、快速地記憶課文內容。另外,還讓學生根據所給的圖片進行說話訓練。如:天上有 。
三、多種識字法相結合:識字作為主要任務之一,我根據課文內容,進行了兩次集中識字,第一次以我講為主,著重教授了兩個多音字“數”和“量”;第二次以學生小組合作識字為主,識記“瓶、杯、茶、包、奶”這幾個生字。識字教學中我努力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揭示規律,如:形聲字“瓶”、“奶”,“茶”的“草字頭”、“杯”的“木字旁”,還讓他們說說知道的相同部首的字,從而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梳理,便于學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