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精選17篇)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發布時間:2024-01-01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精選17篇)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1

  教科書分析:

  1.課文采用歌謠的體裁,運用對問對答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我國常見的一些姓氏,不但為學生識字提供了一個輕松愉快的語言環境,巧妙地讓學生了解到一種識字方法――合一合(兩個字合成一個新字),而且讓學生初步感知古老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姓氏文化。課文內容就是學生的生活,有利于學生學習理解。

  2.課文插圖是一個古代小男孩遙望天空出現的一些姓氏,形象地告訴學生我國的姓氏源遠流長,是古老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姓氏”,認識一些常見的姓,激發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興趣。

  3.認識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確認讀“姓”等12個生字新詞。

  4.能正確讀寫“姓”等7個生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5.能仿照課后例子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姓。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正確認讀“姓”等12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姓”等7個生字。

  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姓氏”,認識一些常見的姓。

  教學準備:

  教師:“姓”等12個會認讀字字卡,“姓”等7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PPT。

  學生:每人一套“姓”等12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一)易混字音的拼讀

  1. PPT出示下面漢字和音節: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務:自由讀詞語,注意讀準讀音。

  2. 反饋指導:指名讀,相機指導。齊讀。

  小結:讀準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讀準舌尖前音和翹舌音,有助于讀準字音,幫助我們糾正地方音。

  (二)復習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詞。

  1. PPT出示有關字詞:什么 雙木林 國旗 地方

  出示任務:自由讀讀這些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 反饋指導:指名讀,相機正音。齊讀。

  3.小結:這些紅色字體的字,我們學習完課文,就要求能正確書寫了。

  (三)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1.老師板書題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務:自己借助拼音讀準題目。

  3.反饋指導:指名讀題目;訂正后全班齊讀課題。

  3.釋題,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過渡語:同學們,讀了課題目,從課題我們知道這篇識字課文是一首歌謠,是一首關于“姓氏”的歌謠。“姓氏”是指什么呢?我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學習這篇識字課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還要學習這一課文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并且背誦下來。

  二、學習朗讀課文

  (一)借助漢語拼音讀準課文。

  1.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節把它讀準。

  個體讀,同桌互讀互糾。

  2. 反饋指導:指名分小節在班級上朗讀,相機正音。

  3. 出示任務:在朗讀課文,注意剛才糾正的讀音,做到讀準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個體讀,同桌互讀互糾。

  4. 反饋指導:指名分小節在班級上朗讀,師生共同按要求評議;一個讀完評議一個。

  5.小結:朗讀做到讀準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學習把課文讀通順。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嘗試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個體朗讀,同桌互讀交流。

  2.反饋指導:指名分小節在班級上朗讀,師生共同按要求評議;一個讀完評議一個。

  3.自由練習朗讀后,全班一起擊掌打拍子朗讀。

  4.小結:歌謠的朗讀要講究節奏,就像我們歌唱一樣,所以我們一般可以采用擊掌這樣的方式打拍子來朗讀。

  三、學習會認讀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學習會認讀的字。

  出示任務:在課文中圈畫出會認讀的字,然后借助漢語拼音讀準。

  2.反饋指導:

  (1)訂正會認的字的圈畫。

  (2)出示會認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含音難字讀音指導)。

  (3)全班齊拼讀。

  3.會認的字口頭組詞。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同桌說一說。

  4.反饋指導。

  ①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②如果學生組的詞語是日常常用詞語,可相機讓學生口頭用詞語說一句話。(注意說話數量的把控,不要喧賓奪主。)

  ③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④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

  (二)學習新的偏旁。

  2. 反饋指導:

  張(“弓”“長”)弓字旁

  趙(“走”“?”)走字旁

  錢(“钅”“戔”)金字旁

  3.小結講解:同學們找得真準確!是“張”字的弓字旁、“趙”字的走字旁和“錢”字的金字旁。(一邊通過PPT演示,一邊講解)帶弓字旁的字,大多與弓有關。如“張”字的本義是上弓弦,“彎”字的本義是拉開弓,從而引申出彎曲的意思;帶走字旁的字大多與行走有關,如“趙”字的本義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戰旗、起來的意思;帶金字旁的字,大多與金屬有關,“錢”字的本義是指一種用金屬制成的農具,后來才指貨幣。

  4.PPT示,齊讀一遍:

  “張”字――“弓”,弓字旁

  “趙”字――“走”,走字旁

  “錢”字――“钅”,金字旁

  5.小結:今天我們又交了三個偏旁新朋友:雨字頭和雙耳旁。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們表示一定范圍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更多的字寶寶,可以幫助我們牢記字寶寶。

  四、背誦課文

  出示任務:繼續用擊掌的方式有節奏地朗讀課文,嘗試把課文背誦下來。

  個體練習,同桌互背互糾。

  2.反饋指導。

  指名背誦指導后,全班一起擊掌背誦。

  五、會認讀的字認字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

  六、圖文結合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課文內容,激發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興趣

  (一)了解“姓氏”,做問答游戲。

  1.提問:讀了課文,同學們,你們知道“姓氏”是指什么嗎?(預設:“姓氏”指的是姓名中的姓)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這個意思的?(預設:你姓什么?我姓李。他姓什么?他姓張。)

  小結:“姓氏”現在就指我們姓名中的“姓”,課題《姓氏歌》就是關于我們的姓的歌謠的意思。

  2.做問答游戲。

  (1)自由讀題目,了解游戲方法。

  出示任務:自由讀“照樣子做問答游戲”,想一想:除了歌謠中用到的利用兩個字合一合的方法介紹自己的姓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介紹?

  反饋預設:可以用詞語中的字介紹。

  (2)同桌做游戲,指名同桌展示。

  (3)說說班里同學的姓。

  (二)看圖,簡介我國姓氏淵源,激發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興趣。

  出示任務:觀察這幅圖,想一想:圖畫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時候的孩子?他在干什么?

  同桌交流后反饋。預設:古時候的小男孩;他在觀看天空上出現的姓。

  2.提問:根據這幅圖,你猜猜我國的姓是怎么來的?是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呢?(學生猜測后作以下簡介,PPT出示。)

  簡介:我國的姓氏起源自很久很久的遠古時代,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形成我們現在的姓。例如,陳姓是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武王滅商后,追封先賢遺民,封舜的后裔與陳(地名,今河南淮陽),國號陳,其后子孫均以陳為姓。又如,趙姓緣起自遠古少氏。后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周穆王賜少氏十三代孫造父趙城,獲得趙姓。

  (三)了解課文其他內容。

  提問:通過歌謠,你還了解到我國姓氏的哪些知識呢?你是從哪些句子了解到的?

  預設:1.姓有單個字的,也有兩個字的;(句子:第2小節)2.不止歌謠中講到的,還有很多很多(句子:中國姓氏有很多。以及省略號)

  小結:同學們真會讀書。我國姓氏除了有一個字的、兩個字的,還有多個字的呢。比如我國的末代皇帝溥儀,他就姓“愛新覺羅”四個字。我國的姓氏的確很多很多,有一本書《中華姓氏書法大詞典》,就收集了10129個姓氏。

  小結:同學們,我國的姓氏是不是歷史很悠久?還蘊藏著很多的知識呢?有興趣了解你們自己的姓是怎么來的,是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嗎?姓氏里有些什么故事呢?讓我們回家查查資料,了解了解吧。

  七、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八、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后班級交流。(學生在說記法中說到的形近字、音近字,組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幫助區別字形細部,知記字形。)

  (二)指導書寫。

  1.根據結構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獨體字:王、方、么;左右結構:姓、什、雙;全包圍結構:國。

  2.指導 “王”“方”“么”的書寫。(學生提筆寫字前,提示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以下相同,不再重復。)

  (1)指名說說筆畫筆順,訂正后全體一起書空說筆畫筆順。

  (2)觀察并說說“王”“方”“么”各筆畫起止位置。

  (3)范寫“王”“方”“么”,分別提示各筆畫起止。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1.指導“姓” “雙”“什”的書寫。

  (1)仔細觀察,說說字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分別范寫“姓”“什”“雙”,提示:“姓”“雙”,左右部件占位大致相等,右邊部件書寫稍寬;“姓”的女字旁長點變短點,“生”字最后一橫穿插“女”字短點下方;“雙”字左邊“又”字捺變點,右邊“又”字撇穿插到點的下方。

  (3)學生分別分組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2.指導“國”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國”書寫要注意的筆畫和筆順。

  (2)范寫“國”,提示:“國”字外的方框是長方形,左豎比右豎短點,五橫三豎要等距。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九、會寫字書寫練習

  十、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作業設計:

  1.朗讀和背誦課文。

  2.有興趣的查找我國姓氏資料。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傳統姓氏文化中的復姓,感受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

  學前準備:

  制作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一、檢查復習。(用時:3分鐘)

  1.出示詞語卡片,組織學生開火車復習上節課的詞語。

  2.全班齊讀姓氏歌。

  3.板書課題。

  1.開火車認讀詞語。

  2.齊讀姓氏歌。

  3.齊讀課題。

  8.聽寫詞語。

  什么 一雙

  二、品讀課文。(用時:25分鐘)

  1.聽課文第二小節錄音,邊聽邊畫出要求認識的生字,自由練讀。

  2.指名朗讀句子,注意停頓。

  3.播音樂,加動作,自由輕聲讀課文。

  4.按順序出示詞語卡片,齊讀課文。

  5.認讀詞卡: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諸葛 東方 上官 歐陽

  6.講解復姓。

  補充:司馬 公孫 皇甫等等

  7.介紹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紹前,老師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學在介紹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帶微笑看著全體同學來介紹。

  (2)開火車,來介紹。

  (3)同學評一評,誰介紹得好。

  (4)同學之間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關中國姓氏的一些趣事。

  (5)觀看有關中國《百家姓》的演唱視頻。

  8.指導書寫生字“國”“王”“方”

  (1)指名朗讀,正音。

  (2)師通過課件范寫,學生練寫,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評價。

  1.齊讀課文第二小節,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2.男女生分角色讀第2小節。

  3.匯報自己了解的復姓

  4.介紹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學評一評,誰介紹得好。

  5.觀看有關中國《百家姓》的演唱視頻。

  6.在課后田字格中書寫生字“國”“王”“方”。

  7.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9.朗讀第二小節,要求讀得又好又快。

  10.我會連線。

  xìnɡ 趙

  zhānɡ 官

  zhào 姓

  sūn 張

  ɡuān 孫

  11.我會寫。

  國 王 方

  12.生字變魔術。

  “玉”減一筆:__________

  “萬”加一筆:__________

  三、朗讀表演。(用時:7分鐘)

  1.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2.給學生戴上頭飾,組織學生姓氏歌朗讀表演。

  3.組織全班評議。

  1.熟讀課文,先在小組里合作準備和表演,然后在全班表演。

  2.戴上頭飾,匯報朗讀。

  3.全班評議。

  13.比一比,再組詞。

  王( ) 玉( )

  萬( ) 方( )

  四、拓展延伸。(用時:3分鐘)

  1.知識拓展:我們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要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祖國。

  2.引導學生說說:班里的同學有哪些姓。

  學生觀看《弟子規》視頻。

  14.觀看《弟子規》,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總結全文。(用時:2分鐘)

  1.活動總結:同學們,中國的古代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學到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識。

  2.結束語:

  大家一起來說:不管我們姓什么,我們都是中國人!。

  1.學習方法的總結: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讀好角色說話的語氣,表演好百家姓游戲。

  2.和父母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姓氏。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3

  《姓氏歌》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姓氏每個人都有,都不陌生,所以一開始介紹百家姓,孩子不陌生,但是說出大量的姓,對孩子來說可能一時說不完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對百家姓的認識,對姓氏歌的學習,孩子們更多的了解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并且產生了熱愛之情。

  本堂課自我感覺還不錯,我認為主要是內容吸引孩子,孩子的興趣就被激起,有了興趣后孩子們會跟著你走,迫不及待想學習后面的。所以說,興趣是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愿意學了,這是教學中最最基礎的。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辦法抓住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本領。可是這一點我還欠缺著呢!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4

  《姓氏歌》是一篇有關姓氏的兒歌,第一節通過問答的方式,它告訴了我們一些常見姓氏的寫法,第二節列舉了一些中國姓氏。整首兒歌節奏感強,通過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

  由于小學低年級段,《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的基本理念就是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理念,我在教學《姓氏歌》時,就特別注重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

  因此,教學本課時,誦讀兒歌,我讓學生齊讀第一節時,采用同桌玩拍手游戲的方式朗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各個孩子都高興的不得了,不認識的字就主動讀拼音,很快就認識了所有的生字。識字時,我讓學生用拆一拆的方法記住生字,如:張=弓+長,李=木+子,吳=口+天,許=言+午。倒過來就是加一加的識字方法。

  我還用我的姓氏進行編輯識記:子+小=孫,調動孩子編記自己姓氏的積極性。讓孩子們聯系自己的姓氏,同桌之間編,小組內編,讓其他小朋友記住自己的姓。孩子們各個活躍的七嘴八舌不停地編,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說的不亦樂乎,從而達到了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本領,認識掌握更多的漢字的目的,并注重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葉、尸出屈、龍共龔、山隹崔、言午許、_的黃、符號的符、田地的田、國王的王、方向的向、隊伍的伍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看誰反應最快。

  4、根據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

  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筆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三、課堂練習。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木子——( )弓長——( )古月——( )

  口天——( )子小——( )言午——(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6

  本課是根據傳統蒙學讀物《百家姓》編寫成的韻語識字,將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兒歌之中。全文共兩小節,第一小節前4行采用一一問答,分別以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張”,后兩行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介紹了兩組音近姓氏“胡、吳”“徐、許”。第二小節列舉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個姓氏,以及“諸葛、東方、上官、歐陽”四個復姓,說明中國姓氏之多,以及中國姓氏的多樣性。全文讀起來節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誦。

  本課滲透了中國傳統姓氏文化,介紹的姓氏大多以民間約定俗成的方式稱說,主要有分解部件和說偏旁兩種方法,體現了合體字的特點。課后練習中還提到了以組詞來介紹姓氏的方法。教學時,要借助介紹姓氏達到識字的目的,同時鼓勵學生運用于生活實踐中。

  1、趣味誦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本課我采用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朗讀教學。通過師生問答游戲,生生問答游戲,你來說我來猜,開展朗讀比賽等富有趣味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本課的韻律與節奏。同時,在采用不同方法問答的時候,能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在充分的誦讀中,不僅解決了背誦任務,同時也對祖國的姓氏產生了興趣,從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本課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通過交流不同的識字方法,使學生牢固地記住了生字,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3、不足之處。

  在本節課中,引導部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出示的音近字或者形近字過難過多,沒有較好的聯系課文中出示的生字,導致課堂節奏過慢,沒有完成教學設計中應有的環節。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誦讀《姓氏歌》,了解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通過誦讀《姓氏歌》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部首“弓、钅”。

  3.通順、流利、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正確、規范姓氏讀法。

  2.了解姓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作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兒歌第一小節中的6個生字,書寫“姓,什、么、雙”4個漢字。了解常見的姓氏,區分讀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寫法。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第一小節并練習背誦。

  3.結合學生自身的姓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教學步驟:

  一、結合學生姓氏,談話導入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課前準備好的姓名卡片,說說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為兩個部分,姓和名,通常情況下,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就是姓。(相機指導生字“姓”的書寫:左右結構,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時,第三筆橫畫改為提畫,不能出頭。)

  3.板書課題:姓氏歌,指名學生朗讀,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體認讀音節,并與“低”加以區分。

  二、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主朗讀課文第一小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二句,相機出示詞語卡片“什么”、“李”,指名學生認讀,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讀輕聲;“李”是邊音,相機交流“李”的識記方法:上下結構,木加子。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三、四句,出示詞語卡片“張”,強調“張”是翹舌音,交流識字方法:弓加長,張。

  (3)指名學生朗讀第五句,出示詞語卡片“古”“吳”“雙”,指名學生認讀,交流識字方法,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再讀第一小節,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自由朗讀第一小節,將這一小節中出現的姓氏用筆圈出來,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匯報出現的姓氏,教師相機板書:李、張、胡、吳、徐、許。

  (3)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重點區別“胡”和“吳”、“徐”和“許”。

  師質疑:引導學生發現這兩組姓氏讀音很接近,當別人沒有聽清是姓“胡”還是姓“吳”,是姓“徐”還是姓“許”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適當小結:可以通過字形的不同組合來加以區分。

  學生再次朗讀:“古月胡,口天吳,雙人徐,言午許。”

  4.游戲鞏固。

  摘蘋果送朋友:將六個姓氏卡片剪成蘋果狀,貼在黑板上,指名學生上黑板摘蘋果,蘋果反面寫的是什么姓氏,讀出來,送給班級姓該姓氏的同學。

  5.練習熟讀并背誦。

  (1)學生再次練習朗讀第一小節。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同位一問一答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全班齊讀。

  (3)指名學生背誦,全班齊背。

  三、書寫指導

  1.出示第一小節要求會寫的字:什、么、雙,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字形,交流識記方法,教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師范寫講解:“什”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雙”左右相同,左邊略小,又字的捺畫變成點畫。生觀察書空。

  4.學生自主描紅、仿寫,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5.交流反饋,評議提高。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姓氏,區分了它們的字形,還學習了寫字。課下,請同學們繼續了解自己的家人還有哪些姓氏,我們下節課一起來分享。

  板書設計:

  2.姓氏歌

  李張胡吳徐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兒歌第二小節中的6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國、王、方”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第二小節,背誦課文。

  3.了解有關百家姓的小知識,培養學生對姓氏文化的興趣。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談話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姓氏、什么、張、胡、吳、徐、許,指名認讀。

  2.說說自己班上還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師相機板書。

  3.師過渡:我們中國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經編過一本書,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見的姓氏,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第二小節,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小節。

  (2)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正音,并出示詞語卡片:中國、趙、錢、孫、周、鄭、王、東方、上官,指名學生認讀,強調:“趙、周”是翹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齊讀第二小節。

  3.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朗讀第二小節,畫出其中的姓氏,再讀一讀。

  (2)指名學生交流第二小節中出現了哪些姓氏,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張貼相關卡片: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諸葛、東方、上官、歐陽。

  (3)再次打亂順序,指名學生認一認這些姓氏,并說說自己的家人或同學有哪些人是這個姓。

  (4)鼓勵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字形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并滲透一定的識字方法。如:“趙、錢、孫”都可以用第一小節的漢字組合法來識記;“周”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間加一豎。

  4.了解單姓和復姓。

  (1)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黑板上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學生交流,教師小結:中國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個字,也有兩個字的,如:東方、歐陽、上官等,這樣的姓叫復姓。

  5.游戲進一步鞏固:師出示一張姓氏卡片,班上是這個姓氏的小朋友站起來,大聲說:示例:我姓錢,金錢的錢。

  6.朗讀并背誦第二小節:生自由朗讀第二小節,通過拍手讀感受其中的節奏,練習背誦。

  三、適當拓展,激發興趣

  1.師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中國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課文中提到的姓氏,你們還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拓展學生的識字量。

  3.師小結:古人也把常見的姓氏編成《百家姓》一書。師簡介《百家姓》:此書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來排序的。據最新的資料統計,“王李張劉”這四個姓氏的人最多。

  4.說說自己所知道的歷史名人、現當代名人姓什么:學生自主交流,師適時板書。(預設:司馬光姓司馬,諸葛亮姓諸葛,毛澤東姓毛,周恩來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第二小節要求會寫的字:國、王、方,指名認讀,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字形,交流識記方法和書寫筆順,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教師范寫講解:“國”是全包圍結構,筆順規則是先外后內再封口;“方”字的筆順中,第三筆是橫折鉤,略呈仰勢。學生觀察書空。

  4.學生自主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5.交流反饋,評議提高。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國姓氏有很多,其實,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來歷和故事,希望課下同學們能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上網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2.姓氏歌

  常見姓氏:李、張、胡、吳、徐、許

  《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單姓)

  諸葛、東方、上官、歐陽(復姓)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誦讀《姓氏歌》,了解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通過誦讀《姓氏歌》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部首“弓、钅”。

  3.通順、流利、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正確、規范姓氏讀法。

  2.了解姓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作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兒歌第一小節中的6個生字,書寫“姓,什、么、雙”4個漢字。了解常見的姓氏,區分讀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寫法。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第一小節并練習背誦。

  3.結合學生自身的姓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教學重點:

  朗讀韻文,結合句子認識姓氏,并正確書寫漢字。

  教學難點:

  在生活中認識姓氏。

  教學準備:

  了解周圍人的姓氏。教師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結合學生姓氏,談話導入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課前準備好的姓名卡片,說說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為兩個部分,姓和名,通常情況下,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就是姓。(相機指導生字“姓”的書寫:左右結構,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時,第三筆橫畫改為提畫,不能出頭。)

  3.板書課題:姓氏歌,指名學生朗讀,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體認讀音節,并與“低”加以區分。

  二、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主朗讀課文第一小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二句,相機出示詞語卡片“什么”、“李”,指名學生認讀,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讀輕聲;“李”是邊音,相機交流“李”的識記方法:上下結構,木加子。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三、四句,出示詞語卡片“張”,強調“張”是翹舌音,交流識字方法:弓加長,張。

  (3)指名學生朗讀第五句,出示詞語卡片“古”“吳”“雙”,指名學生認讀,交流識字方法,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再讀第一小節,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自由朗讀第一小節,將這一小節中出現的姓氏用筆圈出來,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小節,匯報出現的姓氏,教師相機板書:李、張、胡、吳、徐、許。

  (3)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重點區別“胡”和“吳”、“徐”和“許”。

  質疑:引導學生發現這兩組姓氏讀音很接近,當別人沒有聽清是姓“胡”還是姓“吳”,是姓“徐”還是姓“許”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適當小結:可以通過字形的不同組合來加以區分。

  學生再次朗讀:“古月胡,口天吳,雙人徐,言午許。”

  4.游戲鞏固。

  摘蘋果送朋友:將六個姓氏卡片剪成蘋果狀,貼在黑板上,指名學生上黑板摘蘋果,蘋果反面寫的是什么姓氏,讀出來,送給班級姓該姓氏的同學。

  5.練習熟讀并背誦。

  (1)學生再次練習朗讀第一小節。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同位一問一答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全班齊讀。

  (3)指名學生背誦,全班齊背。

  三、書寫指導

  1.出示第一小節要求會寫的字:什、么、雙,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字形,交流識記方法,教師給予鼓勵和指導。

  3.師范寫講解:“什”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雙”左右相同,左邊略小,又字的捺畫變成點畫。生觀察書空。

  4.學生自主描紅、仿寫,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5.交流反饋,評議提高。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姓氏,區分了它們的字形,還學習了寫字。課后,請同學們繼續了解自己的家人還有哪些姓氏,我們下節課一起來分享。

  板書設計:

  2.姓氏歌

  李 張 胡 吳 徐 許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看誰反應最快。

  4、根據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筆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三、課堂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木子——弓長——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據筆畫順序,寫出下列字的筆順。

  姓:,共畫;

  什:,共畫;國:,共畫;方:,共畫;

  3、將下列字與正確的拼音連起來。

  gu shi wu xing guan qian zhao

  姓氏古吳趙錢官

  4、給下列字注音。

  張周官王姓

  5、齊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家庭作業。

  1、用下列字組詞,再用組的詞造一個句子:姓、什、國、雙、方。

  2、背誦課文。

  3、練習冊。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有關姓氏的兒歌,第一節通過問答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一些常見姓氏的寫法,第二節列舉了一些中國姓氏。整首兒歌節奏感強,通過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語文課程標準》著力強調的基本理念。因此,本節課設計,教師以自主交流、游戲互動為方式,努力將學生的識字愿望與《語文課程標準》理念相結合,引導學生“學習獨立識字”。同時,在識字的過程中熟讀成誦,這樣不僅積累了姓氏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誦讀《姓氏歌》,了解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通過誦讀《姓氏歌》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部首“弓、钅”。

  3.通順、流利、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正確、規范姓氏讀法。

  難點:了解姓氏。

  四、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師生)

  2.課件。(教師)

  教案設計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誦讀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百家姓》音頻文件,學生進行跟讀。

  2.說說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頻文件中聽到了嗎?

  3.揭示課題,并板書,隨文識字:“姓”。

  二、自主學習,了解兒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來,遇到讀不準的生字,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2.指名朗讀,集體訂正后齊聲誦讀。

  3.小組合作。

  (1)自由朗讀兒歌,一邊讀一邊想:兒歌一共幾個小節?從中讀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同伴。

  (2)還有不懂的地方,在旁邊做上記號。

  4.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5.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三、開展游戲,趣味誦讀

  (一)誦讀第一節。

  1.指名朗讀第一節。

  2.齊讀第一節。

  (1)說說發現了什么。(通過把字拆開的方式來介紹姓氏。)

  (2)出示幾個姓,讓學生嘗試拆解。如“章—立早章”“呂—雙口呂”“林—雙木林”“陳—耳東陳”“黃—草頭黃”等。

  (3)齊讀第一節。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戲的方式朗讀第一節。

  4.采用不同的方法講述。

  (1)除了拆字法,還有什么方法也能講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樣子說一說。

  5.齊讀第一節,背誦第一節。

  (二)誦讀第二節。

  1.引讀:

  師:中國姓氏有很多——

  生: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指導讀好“鄭”字,它的韻母是后鼻音。

  2.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認識復姓。

  (三)比賽朗讀,加深記憶。

  1.個人挑戰賽。

  2.男生女生集體比賽。

  3.齊讀課文。

  四、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張”“趙”“錢”,學習新部首。

  (1)指名朗讀生字。

  (2)介紹部首:“弓、走、钅”。

  (3)說說一個字在做部首時和原來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國、方、什、雙、王……說說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記住它們。

  3.小組合作交流。

  五、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復習寫字姿勢。(“三個一”)

  2.動畫演示生字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3.觀察例字:看一看,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師范寫,請同學們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5.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6.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教學反思

  本課采用趣味誦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采用師生問答游戲,生生問答游戲,你來說我來猜,開展朗讀比賽等富有趣味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對祖國的姓氏產生了興趣,從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這些活動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11

  本課《姓氏歌》我采用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朗讀教學。通過師生問答游戲,生生問答游戲,你來說我來猜,開展朗讀比賽等富有趣味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本課的韻律與節奏。同時,在采用不同方法問答的時候,能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在充分的誦讀中,不僅解決了背誦任務,同時也對祖國的姓氏產生了興趣,從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總結概括了文中介紹姓氏的各種方法,如:漢字拆分法(組合法)、說偏旁法、組詞法等。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主要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習漢字的興趣。在學習“許、徐”兩個姓氏時,我舉了兩位老師的例子,學習復姓時,我還聯系到了諸葛亮、司馬光、歐陽修等歷史人物,同時還補充了趙姓為什么排第一的趣味小故事,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孩子們探究學習課外知識的欲望。

  總之,在教學中永遠不會做到盡善盡美,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讀的還不夠充分,姓氏了解的還太少,學習氣氛不夠活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注重提升個人素質,讓自己的課堂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12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原文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張。

  什么張?弓長張。

  古月胡,口天吳,

  雙人徐,言午許。

  中國姓氏有很多,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諸葛、東方,

  上官、歐陽……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葉、尸出屈、龍共龔、山隹崔、言午許、黃色的黃、符號的符、田地的田、國王的王、方向的向、隊伍的伍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看誰反應最快。

  4、根據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

  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筆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三、課堂練習。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木 子——(  )  弓 長——(  )  古 月——(  )

  口 天——(  )  子 小——(  )  言 午——(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姓氏歌》課文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兒歌誦讀,認識“姓、氏、李”等12個生字和3個偏旁;會寫“姓、什、么”等7個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運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識記12個生字,認識3個新偏旁,會寫7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2.預習生字,做字卡。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誦讀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百家姓》音頻文件,學生進行跟讀。

  2.說說自己姓什么。

  3.揭示課題,并板書。

  4.隨文識字:“姓”。

  (1)根據拼音讀準字音,注意讀好后鼻音。

  (2)學生交流怎么記這個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

  (3)組詞。

  (4)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教師提醒寫字注意點:“姓”的女字旁,橫要寫得短,注意避讓,右邊的“生”橫畫要稍微短些,第一橫起筆在橫中線上。

  (5)生描紅。

  二、自主學習,了解兒歌。(出示課件)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來,遇到讀不準的生字,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2.指名朗讀,集體訂正讀音后齊聲誦讀。

  3.小組合作。

  (1)自由朗讀兒歌,一邊讀一邊想:本篇兒歌一共有幾個小節?從中你讀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同伴。

  (2)還有不懂的地方,在旁邊做上記號。

  4.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5.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三、開展游戲,趣味誦讀。(分別出示課件)

  (一)誦讀第一節。

  1.指名朗讀第一節。

  2.齊讀第一節。

  3.了解第一節的姓氏介紹方法。

  (1)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通過把字拆開的方式來介紹姓氏。)

  (2)出示幾個姓,讓學生嘗試拆解。如“張—弓長張”等。

  (3)齊讀第一節。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戲的方式朗讀第一節。

  4.采用不同的方法講述。

  (1)除了拆字法,還有什么方法也能講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樣子,說一說。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師生問答。

  ②同桌之間游戲問答。

  5.齊讀第一節,背誦第一節。

  (二)誦讀第二節。

  1.引讀。

  師:中國姓氏有很多——

  生: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指導讀好“鄭”,它的韻母是后鼻音。

  2.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認識復姓。

  (1)跟著老師讀好復姓。

  (2)教師介紹復姓。

  (3)學生補充自己知道的復姓。

  (4)教師補充常見的復姓。

  4.指名讀第二節。

  5.齊讀第二節,背誦第二節。

  (三)比賽朗讀,加深記憶。

  四、合作學習,識記生字。(出示課件)

  1.出示字卡,學生領讀、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2.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復習寫字姿勢。(“三個一”)

  (2)動畫演示生字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3)觀察例字:看一看,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師范寫,請同學們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學生完成書中的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點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

  4.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葉、尸出屈、龍共龔、山隹崔、言午許、*的黃、符號的符、田地的田、國王的王、方向的向、隊伍的伍……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看誰反應最快。

  4、根據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筆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誦讀《姓氏歌》,了解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通過誦讀《姓氏歌》認識生字。

  3、學生展示誦讀《姓氏歌》的成果。

  教學重點:

  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正確、規范姓氏讀法。教學課時:2課時

  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活動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我國的經典詩文有哪些,你們知道嗎?

  學生討論交流。

  (出示課件:告訴學生,我國的經典詩文有《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論語》等。

  二、誦讀匯報:

  (出示《百家姓》課件。)

  集體齊讀《百家姓》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學愿意參與都可以,能說多少說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誰知道中國姓氏的來歷呢?其實每一個姓氏背后都有一個傳說。

  誰愿意告訴大家,你知道哪一個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準備交流

  2、老師引入故事話題

  教師講張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遠的過去,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的兒子揮很聰明,喜好狩獵,發明了弓箭,被任命為弓正,賜姓張;此外,晉國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也稱為張氏。

  張姓氏的名人有:西漢大臣張良;東漢科學家張衡、書法家張芝和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偉大作品;還有現代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等。

  四、游戲活動

  1、出示課件,讓學生讀一讀(邊拍手邊讀《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張。什么張?弓長張。

  古月胡,口天吳。雙口呂,言午許。

  三橫王,草頭黃。立早章。雙人徐。

  耳東陳,禾木程。中國人,百家姓。

  2、介紹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紹前,老師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學在介紹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帶微笑看著全體同學來介紹

  2)開火車,來介紹。

  3)同學評一評,誰介紹的好。

  4)同學之間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關中國姓氏的一些趣事。

  3、觀看有關中國《百家姓》的表演唱視頻。

  4、活動總結:同學們,中國的古代傳統文化,流傳至今。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學到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5、結束語:

  大家一起來說:不管我們姓什么,我們都是中國人!

  第二課時

  1、聽課文錄音,邊聽邊畫出要求認識的生字,自由練讀。

  2、指名朗讀句子,注意停頓。

  3、播音樂,加動作,自由輕聲讀課文。

  4、按順序出示詞語卡片,齊讀課文。

  5、指導書寫生字

  (1)指名朗讀,正音。

  (2)通過多種方式反復識記生字。

  (3)多媒體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學生觀察思考:這三個字是什么結構?(獨體結構)比較其書寫特點。

  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4)多媒體出示田字格中“李、吳、雙”引導學生觀察、描紅、臨寫、擴詞

  6、知道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7、完成課后練習

  讀讀:自由朗讀、同桌互讀、正音糾錯

  演演:教師說動物名稱,學生做動作

  背背:自由練背,積累詞語。

  (三)布置作業

  抄寫課后讀讀記記的詞語

  背誦課文

  板書:姓氏歌

  不管我們姓什么,我們都是中國人!

  中國人,百家姓。

  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15

  《姓氏歌》是一篇有關姓氏的兒歌,第一節通過問答的方式,它告訴了我們一些常見姓氏的寫法,第二節列舉了一些中國姓氏。整首兒歌節奏感強,通過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由于小學低年級段,《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的基本理念就是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理念,我在教學《姓氏歌》時,就特別注重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

  本堂課效果還不錯,我認為主要是內容吸引孩子,提前讓孩子介紹自己的姓氏,當孩子看到自己的姓出現在課文當中,明顯會很興奮,同時也會去找自己爸爸媽媽的姓,家里長輩的姓氏。學習這樣跟自己有關的知識,孩子的興趣就被激起,有了興趣后孩子們會跟著你走,迫不及待想學習后面的。看孩子們學習情緒高昂,我就順便讓他們上臺表演,運用成語接龍一樣的形式,把自己的姓給描述出來。

  生1:你姓什么?

  生2:我姓王。

  生1:什么王?

  生2:大王的王。(組詞法)

  生2:你姓什么?

  生3:我姓吳。

  生2:什么吳?

  生3:口天吳。(加一加)

  這樣既新穎又簡單的小活動,讓學生都很踴躍參加。既加深了對我們課文的理解、記憶,又鍛煉了孩子上臺表演的勇氣,與語言表達的能力。興趣是的老師,有了興趣自然就愿意學了,這是教學中最最基礎的。最后通過拍手,有節拍的游戲方式熟記課文,調動學生積極性,玩中學。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16

  課前解析

  《姓氏歌》是根據《百家姓》編寫的韻文,一問一答,音韻和諧,朗朗上口。課文通過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認識中國的姓氏,了解單姓和復姓,滲透傳統文化的教育。學生在識字的同時,認識更多的姓氏,提升識字的樂趣和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能夠學以致用,介紹自己的姓氏。

  關注課文:第一節:前4行,可以安排師生、男女生、同桌互相問答著讀一讀,在一問一答中,增添讀的趣味性。后幾句,可讓學生拍著手讀一讀,增加朗讀時的韻律感。

  第二節:本節由12個單姓和復姓組成。可以通過比較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單姓和復姓的不同。朗讀時,要關注姓氏之間的停頓,以及單姓與復姓的節奏變化,姓氏之間不要粘連,讀出節奏感。

  關注生字:本課要書寫7個生字,學寫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其中3個獨體字,3個左右結構的合體字,以及1個全包圍結構的字。學習寫“國”,可以回顧“回”字的書寫,復習全包圍的字“先外后內再封口”的書寫順序。“姓”在上冊學習了“媽”的基礎上,鞏固女字旁的書寫。

  關注詞語:姓氏、張口、良好、花錢、孫子。可以結合生活積累認讀這些詞語。

  教學目標

  1、通過兒歌誦讀,認識“姓、氏、李”等12個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個偏旁;會寫“姓、什、么”等7個字。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運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識記12個生字,認識3個新偏旁,會寫7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PPT、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姓、李”等5個生字,會寫“姓、雙”等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運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拿出自己課前準備好的姓名卡片,說說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那么,我們中國有多少姓氏呢?這節課我們就去了解一下吧。

  出示課件1:

  2、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為兩個部分,姓和名。通常情況下,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就是姓。

  3、教師板書課題:2 姓氏歌

  4、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話題入手,通過介紹自己的姓氏,與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聯系,點燃課堂活力,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自主學習,了解兒歌

  1、教師范讀: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把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請你自己讀一讀,遇到讀不準的生字,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3.學生齊讀。

  4.小組合作。

  (1)提出要求:請你自己讀讀兒歌,一邊讀一邊想,在文中你都知道哪些姓氏呢?告訴你的同桌吧。

  (2)提出要求: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在旁邊做上記號,問問你的組員。

  5、教師指名讀:其他同學當小老師,看著課文認真傾聽,指出錯誤。

  6、提出要求: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設計意圖:兒歌內容簡單,教師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合作,互動交流中獲得對兒歌內容的大致理解,滲透"學貴有疑"的思想。)

  三、精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齊讀第一節:好,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一起來學習第一小節。請大家一起讀一讀第一小節,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2、教師引導:要想把課文讀流利不容易,需要把課文里面這些字認清楚。你先試著讀一讀這些字吧。

  出示課件2:

  學生跟讀:請你再跟老師讀一遍。

  3、學習識字方法。

  教師提問:如果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它們嗎?

  (1)識記“姓、李”:給生字組詞,為它找個好朋友,我們會記得更牢。

  出示課件3:

  預設:姓,姓名;李,李樹。

  學生跟讀:請跟老師讀一讀。

  教師提問:同學們,還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它們呢?請大家認真觀察,看看這兩個字結構上有什么共同點?

  預設:它們都是由兩部分組成,每部分都是一個我們學過的生字。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通過“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變成三字兒歌就更方便了,同學們可以試一試。

  預設:女加上生是姓,我們可以說女生姓,那李就是木子李。

  出示課件4:

  (2)識記“張”:看“張”字。跟老師讀——張,張開。“張”的偏旁是弓字旁,它由三筆組成。弓是古代兵器之一,由富有彈性弓臂和柔韌的弓弦構成,當把拉弦、張弓過程中積聚的力量在瞬間釋放時,便可將弓弦上的箭或彈丸射向遠處的目標。這就是弓。

  出示課件5:

  教師提問:我們怎么記住這個字呢?

  預設1:用“加一加”的方法弓加上長是張,我們可以說弓長張。

  預設2:變成三字歌:弓長張。

  出示課件6:

  教師小結:很好,剛才學習的方法現在就用上了,這就是學以致用。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3)識記“古、吳”:再看“古、吳”,你能為它們組詞嗎?

  預設:古,古代;吳,吳國。

  出示課件7:

  學生跟讀:請跟著老師讀一讀。

  教師提問:同學們看“古”和“吳”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預設1:它們都是上下結構,兩部分組成。

  預設2:它們都有“口”。“口”上面加“十”就是“古”;“口”下面加“天”就是“吳”。

  出示課件8: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說十口古,口天吳。

  學生跟讀:請跟著老師讀一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對多種識記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從而達到對字形字義的整體識記。)

  四、鞏固練習,逐步提升

  1、教師指名讀:看,同學們。這些生字寶寶又跑回課文里去啦,你還會讀嗎?誰想讀?相信認真學習的你一定記得很熟,讀得很準了。

  出示課件9:

  2、小游戲:接下來我們一起玩個問答游戲吧。

  (1)教師引導:先看看他們是怎么問答的。

  出示課件10、11:

  (2)師生問答:看明白了嗎?下面有五個小同學,他們的姓都不一樣。我來問你來回答。

  出示課件12:

  (3)同桌問答:同學們真是太棒了,相信你一定學會啦,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

  3、學生自由讀:剛才的游戲有趣嗎?下面我們再把課文第一小節讀一讀吧。老師把拼音去掉,你會讀嗎?自己試一試。

  出示課件13: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朗讀,可以對所學內容進行回顧;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鞏固,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 識記“姓”:課文我們會讀啦,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生字。我們先看“姓”這個字。

  出示課件14:

  (1)教師講解:“姓”是左右結構,它的偏旁是女字旁。書寫時注意,女字旁的橫傾斜,且不能出頭。右邊的“生”第一橫寫在橫中線上,最后一行要長。

  (2)教師范寫:姓。學生書空并在田字格本上進行練書寫3遍。

  (3)教師提問:我們可以組什么詞呢?

  預設:姓氏、姓名、百姓。

  2、 識記“雙”:再來看“雙”這個字。

  出示課件15:

  (1)教師講解:“雙”是左右結構,它的偏旁是又字旁。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筆是點,第四筆是捺,第二個橫撇穿插到左下格。

  (2)教師范寫:雙。學生書空并在田字格本上進行練書寫3遍。

  (3)教師提問:我們可以組什么詞呢?

  預設:雙手、一雙、雙人。

  3、識記“什”:接下來,我們學習“什么”的“什”。

  出示課件16:

  (1)教師講解:“什”是左右結構,它的偏旁是單人旁。書寫時要注意,“十”的橫靠近單人旁的豎的起筆,在橫中線上右行,豎靠豎中線的右側,收筆處比單人旁底端略低。

  (2)教師范寫:什。學生書空并在田字格本上進行練書寫3遍。

  (3)教師提問:我們可以組什么詞呢?

  預設:什么。

  4、識記“么”:學了“什么”的“什”,現在我們學習“么”。

  出示課件17:

  (1)教師講解:“么”是獨體字。書寫時要注意,撇在豎中線上起筆,在橫中線上收筆。撇折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筆的撇要傾斜一些,穿過中心。折筆處在左下格,略往上斜。

  (2)教師范寫:么。學生書空并在田字格本上進行練書寫3遍。

  (3)教師提問:我們可以組什么詞呢?

  預設:什么、多么、怎么。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書寫,加上教師適時的鼓勵,讓書寫變得有趣,學習更有動力。當然,對于有難度的字,應該具體指導,帶學生一起書空練寫。)

  六、根據提示,背誦課文

  1、教師引導:同學們,今天我們讀了課文,學了生字。下面我們試著背一背課文第一小節吧。請你根據提示試著背誦。

  出示課件18:

  2、改變形式:看看你背得對嗎?再這樣試一試吧。

  出示課件19:

  3、改變形式:你背對了嗎?再這樣背一背。相信同學們一定背得越來越好。

  出示課件20:

  (設計意圖:根據不同提示,背誦課文。通過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決了背誦任務。)

  七、板書設計

  2 姓氏歌

  姓 雙 什 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氏、趙”等5個生字,會寫“國、王”等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運用合適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對中國的姓氏文化產生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出新知

  1、自由背誦,回顧課文:你們還記得上節課學習的《姓氏歌》第一小節嗎?自己先背誦一遍吧。

  2、教師引導:大家背得真認真。同學們,我們中國的姓氏有很多。古人就曾經編過一本書,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很多常見姓氏。這節課我們就繼續探索姓氏王國,一起來學習第二小節。

  出示課件21:

  3、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請你在拼音的幫助下,自己試著讀一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讀正確。

  出示課件22:

  (2)教師范讀:老師也想讀一讀,希望同學們認真聽。

  (3)教師指名讀:誰想讀?3-5名學生讀,注意正音。

  (4)師生合作讀:現在老師讀紅色部分,你們讀藍色部分,我們一起讀一讀。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通過背誦幫助學生回顧上節課內容,進入情境,為本節課探索新知做鋪墊。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可采用多種形式朗讀的方法,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二、精讀課文,隨文識字

  1、教師提問:如果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它們嗎?

  出示課件23:

  2、給生字組詞:給生字組詞,為它找個好朋友,我們會記得更牢。

  (1)教師提問:“氏”可以組什么詞?

  預設:姓氏。

  (2)教師提問:“趙”可以組什么詞?

  預設:趙國。

  教師拓展:趙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一。說起姓趙的歷史人物,三國時期的名將趙云大家一定都聽說過,他還是我們河北正定人呢。趙云跟隨劉備近30年,四處征戰,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出示課件24:

  (3)學生跟讀:請你繼續跟老師讀。錢,花錢。孫,子孫。周,四周。王,王子。官,五官。

  出示課件25:

  3、學生討論:同學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呢?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吧。

  預設1:上節課我們用過的“加一加”的方法。“子”加上“小”是“孫”,我們可以說子小孫。

  預設2:還是孫悟空的孫。

  預設3:還可以編一個字謎:一個小孩子。謎底是孫。

  教師小結:“孫”可以用這些方法來識記。

  出示課件26:

  預設4:除了“加一加”的方法,我們還經常用到“減一減”的方法。

  識記“氏”:“紙”減去絞絲旁就是“氏”。

  出示課件27:

  預設5:我們可以用比較字形的方法。

  (1)識記“趙”:看“趙”這個字和我們學過的起床的“起”字長得很像。把“己”換成撇點就是“趙”。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偏旁叫走字旁。

  出示課件28:

  (2)識記“周”:再看“周”字,“周”和我們學過的用心的“用”字長得很像,把“用”里面的橫橫豎,換成土和口就是“周”字了。

  出示課件29:

  (3)識記“官”:“官”和我們學過的漢字的“字”長得很像,把下面的“子”換成一豎和兩個口就是“官”。同學們,原來用比較字形的方法能記住這么多字呢。

  出示課件30:

  6、教師提問: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預設:我還知道借助圖片的方法。

  識記“錢”:接下來我們看“錢”字。古代的錢很多都是用金屬做的,我們現在用的硬幣也是金屬做的。“錢”的偏旁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大都與金屬有關。

  出示課件31:

  7、提出要求:同學們,看。這些生字寶寶跑回課文里去了,你還會讀嗎?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指名讀。

  (3)學生齊讀:相信認真學習的你一定記得很熟,讀得很準啦。能不能試著再把全文讀一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對多種識記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從而達到對字形字義的整體識記。)

  三、了解介紹姓氏的方法

  1、介紹單姓、復姓:接下來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些姓氏,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對,有的姓氏是一個字,有的姓氏是兩個字。中國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個字,我們叫做單姓,也有兩個字的,比如諸葛、東方、上官、歐陽,這樣的姓叫復姓。同學們真了不起,認識了這么多姓氏。

  出示課件32:

  2、學習介紹姓氏的方法:那學了這篇課文,你都知道了哪些介紹姓氏的方法呢?

  預設:“加一加”的方法。我們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介紹。

  教師提問:你能不能舉個例子?

  預設:李,木子李;張,弓長張;胡,古月胡;吳,口天吳;孫,子小孫。

  教師追問:還有哪些姓氏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紹呢?

  預設:呂,雙口呂。

  出示課件33:

  教師提問:你還知道了哪些介紹姓氏的方法呢?

  預設:“說偏旁”的方法。

  教師小結: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還可以用“說偏旁”的方法。“徐”的偏旁是雙人旁,我們可以說雙人徐。“許”的偏旁是言字旁,我們就說言午許。像這樣“說偏旁”的方法還有劉,立刀劉。

  出示課件34:

  教師提問:還有什么好方法嗎?

  預設:組詞的方法。

  教師小結:除了這些方法,我們還可以用組詞來介紹姓氏。比如,趙,我們可以說,我姓趙,趙國的趙。王,他姓王,王子的王。我們中國的姓氏是不是很有趣呀?

  出示課件35:

  3、小游戲:接下來,我們一起玩個小游戲吧。“孫”我們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這樣介紹:你姓什么?我姓(孫)。什么(孫)?(子小孫)。我們也可以用組詞的方法這樣介紹:你姓什么?我姓(孫)。什么(孫)?(子孫的孫)。

  出示課件36:

  提出要求:相信,你一定學會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介紹錢、周、方、林)

  出示課件37:

  4、回顧課文:剛才的游戲有趣嗎?這次老師把拼音去掉,再試著讀一讀全文吧。

  出示課件38:

  (設計意圖:第二小節中出現的復姓,學生會有疑問,因此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了解。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鞏固介紹姓氏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 識記“國”:課文我們會讀啦,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生字。我們先看“國”這個字。

  出示課件39:

  (1)教師講解:“國”是全包圍結構,它的偏旁是國字框。書寫順序是先外后內再封口,注意方框要寫得方正,上下寬度要相等。玉的豎寫在豎中線上,中間一橫寫在橫中線上。

  (2)教師提問:我們可以組什么詞呢?

  預設:國王、中國、全國。

  (3)教師范寫:國。學生書空并進行練寫。

  2、識記“王”:再來看“王”這個字。

  出示課件40:

  (1)教師講解:“王”是獨體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橫寫在橫中線上,豎在豎中線上,三橫之間的距離要相等,最后一橫最長。

  (2)教師范寫:王。學生書空并在田字格本上進行練寫三遍。

  (3)教師提問:我們可以組什么詞呢?

  預設:王子、大王、國王。

  3、識記“方”:最后看“方”。

  出示課件41:

  (1)教師講解:“方”是獨體字,書寫時要注意,點寫在豎中線上。橫折鉤要注意筆勢的變化,起筆在中心點上,橫要短,微微向右下方傾斜,鉤要在豎中線上收筆。最后一筆的撇要舒展。

  (2)教師范寫:方。學生書空并在田字格本上進行練寫三遍。

  (3)教師提問:我們可以組什么詞呢?

  預設:方正、四方、東方。

  (設計意圖:本環節采用課本觀察、集中講解、教師示范、自由練寫等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并針對關鍵筆畫進行了反復強調,使學生準確掌握每一個漢字的書寫,為后續的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根據提示,背誦課文

  1、提出要求:同學們,今天我們在姓氏王國里學到了很多知識。下面我們就試著背一背第二小節吧。請你根據提示試著背誦。

  出示課件42:

  2、改變形式:看看你背得對嗎?再這樣試一試吧。

  出示課件43:

  3、改變形式:你背對了嗎?加上第一小節,試著背一背全文吧。相信同學們一定背得越來越好。

  出示課件44:

  (設計意圖:根據不同提示,背誦課文。通過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決了背誦任務。)

  六、布置作業,播放音樂

  1、作業。

  (1)背誦全文。

  (2)了解自己姓氏的故事。

  2、結束:最后讓我們伴著《百家姓》的歌曲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吧。

  出示課件45:

  (設計意圖:通過課文的學習和聯系實際,對姓氏有所了解,產生興趣。)

  七、板書設計

  2 姓氏歌

  國 王 方

  教學反思:

  本課是根據傳統蒙學讀物《百家姓》編寫成的韻語識字,將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兒歌之中。要求教師教學時借助介紹姓氏達到識字的目的,同時鼓勵學生運用于生活實踐中。在教學中,我采用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朗讀教學。通過師生合作讀,生生問答,填空等富有趣味的形式進行朗讀,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活動中,感受到本課的韻律與節奏。同時,在采用不同方法問答的時候,能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在充分的誦讀中,不僅解決了背誦任務,同時也對姓氏產生了興趣。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通過交流不同的識字方法,使學生牢固地記住了生字,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12個生字;認識弓字旁、金字旁。

  3、會寫“姓、什、么、雙、國、王、方”7個生字,知道筆畫順序,會組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拼音。

  2、老師教讀,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說一說班上的同學還有哪些姓氏?

  4、做課本上的問答游戲。

  二、熟讀詞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1、板書詞語:“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月胡、上官、雙方、國王、什么”。(加粗字體是書本上要求必須認識的字)

  2、老師教讀,請學生上臺來教讀。

  3、老師隨機抽取幾個字指一指,認識會讀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出來。看誰反應最快。

  4、根據筆順歌自己想一想筆畫順序是怎樣的?請四個同學上臺來,把“姓、什、么、雙、方、國、王”七個字的筆順寫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就在書本上,把這四個字按照筆順寫在田字格中。

  (筆順歌: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里再封口。)

  5、說一說“張”“錢”“徐”“國”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雙人旁、國字框。

  6、把黑板上的詞語一起來讀一遍,會讀了的就擦掉,較難的詞語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讀兩遍。

  7、全班一起齊讀課文。

  三、課堂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木子——弓長——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據筆畫順序,寫出下列字的筆順。

  姓:,共畫;

  什:,共畫;國:,共畫;方:,共畫;

  3、將下列字與正確的'拼音連起來。

  gushiwuxingguanqianzhao

  姓氏古吳趙錢官

  4、給下列字注音。

  張周官王姓

  5、齊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家庭作業。

  1、用下列字組詞,再用組的詞造一個句子:姓、什、國、雙、方。

  2、背誦課文。

  3、練習冊。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 四虎av无码专区亚洲av | 538精品视频在线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 | 男人的天堂视频网站 | 在线免费亚洲视频 | 夜夜操网址 | 夜夜躁很很躁日日躁2020 | 麻豆av传媒蜜桃天美传媒 | 爆乳在线无码AV | 一区二区三区产品免费精品久久75 | 午夜久久国产 | WWW亚洲色大成网络.COM | 嫩草在线视频WWW免费看 |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91视频在线观看大全 | 成年人精品| 污视频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九色视频官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精品 | 黑人特级欧美aaaaaa片 | 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少妇 | 91l九色lporny | 欧美国产精品粉嫩在线播放 | 男人天堂亚洲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 激情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女警 |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 成人免费A片在线看网站外卖员 | 天天插天天操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不卡 | v888av精品视频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不卡免费 |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 丝袜足控一区二区三区 |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