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講解
講解 1:清晰的層次,跳動的節奏,生動的畫面。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也是一首節奏
感很強的散文詩。因為是散文,它有比較
多的場面描寫和人物刻畫;因為是散文詩,
它有較強的感情起伏和輕音樂一般的韻律。
它的分段,運用詩歌的排列;它的層次,
又有一般散文的脈絡清晰。
按照“提行分段”的劃分方法、作品
可分為25個自然段。好像看電影一樣,你能把這個小影片歸納出幾個“特寫
鏡頭”來嗎?
第二個層次“風雨中的小男陔和小山羊”,又可以歸納出三個“特寫鏡
頭”,你能說出來嗎?
寫散文和唱歌一樣也要有節奏,唱歌有時平和一些,如山泉緩緩流動;
有時激動起來,如大海波濤滾滾;有時戛然而止,“此時無聲勝有聲”。你
能分層次談談這篇文章的節奏感嗎?這樣的節奏感有什么好處呢?
寫散文也和畫畫一樣,講究畫面的多樣和變化。本文的第一層是一個輕
快的畫面,好像一幅水彩畫,顏色透明鮮美;本文的第二層寫風大雨急,是
一幅濃墨畫,重在寫意;本文的第三層,像一幅工筆畫,濃墨重彩,細致逼
真,有鮮明的立體感。
講解 2:準確的詞語,生動的句式,多樣的修辭
語言,是樂曲中的音符和旋律,是繪畫中
的線條和色彩。寫散文,尤其要注重語言的音
韻、色彩、情調。
準確,是用語言表述客觀事物的基本要求,
也是最高標準,要準確地描述客觀事物,你最
好的辦法是找到那個“唯一的”動詞或形容詞。
作品第一個層次用了“溜”、“推”、“卷”、
“掛”、“啃”等動詞,請你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用這些動詞呢?
另外,第二層的“擠”、“搶”、“搖”第三層“遮”、“淋”都表現作者
用詞的精當。
短句子的運用是本文選擇句式的特點。據統計,用逗號隔開的 5個字以
下的詞句有21處。這些“短句子”,有生動感,有跳躍感,有節奏感,符合
本文內容特色和兒童心理。
文章的修辭方法的運用,也是十分成功的,有的還是獨到的。
“山這邊,梯田里莊稼像綠海里卷來的一道道浪頭。”——這個明喻說
明莊稼地的廣闊,并告訴我們豐收在望。
“樹枝上掛滿綠葉,歌謠般親切柔和。”——這是通感。作者把看到了
的東西寫成了聽得到的東西;更貼切地表現了“綠葉”的親切柔和。
“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訴我的。”——這是擬人,把竹林人格化,顯示了
竹林的親切感人。
“遠看斗笠像個大磨菇,是那么美。”——這個明喻寫出了斗笠的美和
可愛,使人如見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