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春意(第一 二課時)(新人教五下音樂教案)
第一課春意(第一、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 歌曲《小鳥小鳥》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表演《小鳥小鳥》,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拍、節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
2、情感目標:“春天”、“春雨”、“小鳥”都向人們“致春天”的來臨,讓我們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3、能力發展目標:在學唱過程中學習切分節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相似)重復的創作手法。
教材分析
歌曲《小鳥小鳥》
《小鳥小鳥》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調歡悅而又奔放,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為6/8拍,二段體結構。第一段(13小節)為齊唱,第二樂段為合唱。每段均由兩個變化重復的大樂句組成,音樂素材十分精煉而集中。第一樂段以每三個音構成一個活潑、歡樂的音樂動機這個主導樂匯以先上行模進、后下行模進貫穿其中,給人以明亮、輕快的感覺,表現了少年兒童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在祖國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飛翔歡樂幸福的形象。第二樂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調在六度大跳后緊接連續同音反復和下行級進進行,并用這樣的節奏,配以連貫的襯詞“啦啦啦……”一氣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緒更加熱情歡樂,抒發了少年兒童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幸福歡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
表演《小鳥小鳥》,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拍、節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
教學難點
在學唱過程中學習切分節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相似)重復的創作手法。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本課曲目的音響資料、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對6/8拍子的復習,鞏固6/8拍子的強弱規律以及旋律的表現力,以三拍子為基點體會歌曲的情緒。通過圖形譜的練習,熟悉旋律的走向,將樂理知識和聽覺結合,培養樂感。合唱的練習中也是注重聽力的訓練。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表演《小鳥小鳥》
1.生態環保導入。
設問:
(1)哪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加以保護。
(2)你能說出描繪春天的成語嗎?(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暖花開,鶯歌燕舞……)
2.聆聽范唱《小鳥小鳥》。
設問:
(1)歌曲是幾拍子?說出該拍號的含義?(復習6/8拍號,該拍號在第9冊第1課講過)
(2)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緒,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3.學唱曲調。
(1)教師范唱曲調。
設問:
曲調每一樂句有什么規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規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學第一部分(第一樂段)。
a.教師范唱。設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師指導下用6/8拍指揮圖式,跟著教師的指揮放慢速度視唱第一樂句(2小節)。
c.學生自學第一樂段的其他三個樂句(每句2小節)。
d.按教材要求,畫出該三個樂句的圖形譜,找出相同與相似的部分。
e.按曲調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調。
(3)學唱合唱部分(第二樂段)曲調。
a.教師分別范唱兩個聲部的曲調。
設問:聽辨并找出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師指導下,二個聲部先學唱第二樂段的第一樂句(2小節)。注意第一聲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聲部的四度音準。
c.分聲部自學各自的聲部。教師重點輔導低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