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八課小小音樂家教案
小小音樂家、
教學內容:1、表演《法國號》 2、聆聽《號手與鼓手》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巧、連貫的聲音演唱《法國號》,并用動作感受三拍子,強弱規律。
2、能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經驗探索感知音的長短。
3、通過聆聽《號手與鼓手》,聽辨出號和鼓的聲音,并能表演。
教材分析:
《法國號》是一首法國歌曲,f大調,3/4拍。歌曲節奏平穩,旋律采用重復的手法構成以具有推動性的大張音程起句,并由級進平穩的旋律接下去,它的譯詞很有兒童化特點,簡單、易學。
《號手與鼓手》是一首4/4拍進行曲,表現了孩子們打著銅鼓,吹著喇叭列隊行進的可愛神態。
整合意圖:
本課由表演《法國號》和音樂聆聽《號手與鼓手》組成,因為都和樂器有關,容易銜接,而且更獲得孩子們的喜愛。
《課標》指出:音樂課應充分的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和和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和社會生活的聯系。本課分兩部份進行:
第一部分:聽辨音的長短,并表演《法國號》
1、通過聆聽自然界的聲音和打擊樂器的聲音,聽辨出音的長短,鼓勵學生親手敲擊出音的長短并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長的短的聲音。
2、教師引導學生聽《法國號》中音的長短,引導學生用身體語言來表現音的知短,學生在表現音樂的同時熟悉了歌曲旋律,教師也可用手勢和身體動作隨旋律進行高低起伏的律動,使學生在模仿活動中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
第二部份:聆聽《號手與鼓手》
借助多媒體教學,讓學生仔細的聽,并問:法國號它帶來了哪起好朋友?那你能在號聲響起來的時候舉手嗎……通過一個個的提問,引導學生聽并表演,感受音樂情緒,適當時可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
重點:學生能用連、斷的聲音表現《法國號》
解決方法:
1、教師可用簡單易懂的手勢,引導學生用聯貫的聲音和短促輕巧的聲音表現歌曲。
2、還可以用線段圖表示,讓學生隨音樂動起來。
教學輔助工具:
教學光盤 碰鈴 笑臉若干個 小五角星 帽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引導探索音的長短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向大家介紹兩個朋友,一個和長娃娃,一個叫短娃娃,現在老師把它們叫出來,你們聽
1、老師用碰鈴分別敲出長、短兩種聲音,請學生分辨并動手敲一敲。
師:你能發出長、短兩種聲音嗎?
2、學生演示新課標第一網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長娃娃和短娃娃,仔細想想,并說一說。
3、學生回答:門鈴聲和電話鈴聲;汽車喇叭和火車汽笛聲……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長娃娃和短娃娃最后要考考你們,它們躲進了音樂里,請大家仔細聽,并把它們找出來好嗎?
4、老師彈奏《法國號》旋律,請學生分辨并用一個動作把它們表示出來,對于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
如:533 533 323 4- -
蹦 飛—
三、學習《法國號》
師:你們可真能干,這么快把它們找出來了,長娃娃和短娃娃從現在起就是大家的好朋友了,林老師也有一好朋友,想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