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案(通用2篇)
全新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啟發學生運用學過的音樂知識(如;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等)來感受樂曲的形象和意境。
教學重難點:
通過欣賞大提琴獨奏曲——《天鵝》,啟發學生展開豐富地想象。鼓勵學生創造自己的形體語言結合音樂去表現天鵝。
教學準備:
鋼琴、電視機、VCD機、錄音機、磁帶、卡片(4張)
教學重難點:
創造形體語言去表現對音樂的感受,表現音樂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師生共同律動《問好歌》[播放磁帶]
一周1次的“快樂音樂40分”又和大家見面了,F在請帶上你的耳朵和我出發!
二、聆聽小提琴獨奏曲《小蜜蜂》[播放CD]
今天我們仍舊去“動物樂園”游玩。上節課我們欣賞了一種小昆蟲,請先不要說出它的名字,還是讓音樂來告訴大家吧!
欣賞完后提問:1、這首樂曲的名字?它表現了什么?
2、它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
三、新課教學
(一)離開了可愛的“蜜蜂宮”,現在讓我們去問候一下天鵝公主怎么樣?在拜訪她之前,請大家先說說你印象中的天鵝是什么樣子的?她有什么特點?(語言、形體)
(二)初聽《天鵝》[播放VCD]
剛才你們用自己的語言、形體表現了一下天鵝,接下來還是讓我們來聽聽音樂是怎樣表現了吧!
(三)說說初聽的感受
請大家說說對《天鵝》這首樂曲的感受?
(四)說說大提琴音色的特點,簡單介紹曲作者。
在電視機畫面上左邊是一只高潔優雅的天鵝,右邊則是這首樂曲的主奏樂器——大提琴。它是西洋樂器中弓弦樂器家族中一員、小提琴的哥哥。請說說大提琴與演奏《小蜜蜂》的小提琴相比較,音色上有什么特點?
中間這位年輕的紳士就是這首《天鵝》的作者——法國的作曲家圣桑。他一生創作了許多作品,其中管弦樂《動物狂歡節》最為出名。他分別用12中不同的音樂片段表現了12種不同的動物,這其中又以這首《天鵝》流傳最廣。
(五)復聽
剛才我們已經知道《天鵝》是由大提琴演奏的。那么你還記得除了大提琴還有什么樂器的聲音嗎?如果說大提琴表現了天鵝,那么鋼琴又表現了什么呢?請讓我們再仔細地聽一遍,除了要仔細聆聽大提琴演奏的音樂,還要注意鋼琴的伴奏。
(六)對音樂要素進行討論、回答、分析。
旋律線、力度、速度、情緒
四、觀看芭蕾舞《天鵝之死》[播放VCD]
這首音樂也深深打動了一位俄羅斯的芭蕾舞演員,她為這首音樂創編了一出芭蕾舞《天鵝之死》,請大家看看她是怎樣用舞蹈來表現天鵝的?
五、學生結合《天鵝》音樂創編舞蹈造型。[播放VCD]
1、請大家說說自己喜愛的幾個表現天鵝的舞蹈造型。
2、結合自己的想象,配合音樂分組擺造型。
六、欣賞芭蕾舞《四小天鵝》。[播放VCD]
觀看舞蹈,說說與《天鵝》樂曲中各音樂要素的區別,簡單說說這首樂曲的表現。
全新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演唱歌曲《木偶兵進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復習舊歌,口說提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進行曲風格。聆聽前設問:這首歌曲你是否似曾相識?與你聽
過的哪首樂曲的旋律相同?(管弦樂《玩具兵進行曲》)請學生邊聽邊用手上的筆,隨著音樂的節奏輕輕敲擊。
2.復聽樂曲,比較兩首進行曲的異同。教師可從它的表現形式、旋律、情緒、風格等音樂要素上引導學生,可請學生邊聽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也可分小組、分任務一起合作完成,使聆聽活動既節省時間又有針對性。聽后,大家交流、總結。
3.再聽歌曲,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樂句,分析歌曲的結構?烧垖W生邊昕邊把相同的樂句用相同的線條、圖形或顏色標出來。
4.學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風格。歌曲的旋律深受學生的喜歡,但填上歌詞后作為歌曲來演唱,要解決以下幾個難點:
(1)、第一樂段是弱起小節,兩小節換氣速度較快,加上歌詞稍微有點繞口,因此在學唱時,宜先放慢速度學唱,待咬字清楚了再加快速度到原速。
(2)、一小節里連續三個小二度,這一小節要多用琴聲帶唱。同一時,要區別。兩處歌詞在節奏上的不同,及時糾正學生易唱錯的詞。
(3)、第二樂段中要注意音程間關系,還有?向前進?處的八度大跳,都要作出提示,注意唱準。
三、全課總結。
談談這節課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