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歌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
2.音樂游戲《保護小羊》
教學目標
1.對農家兒童的放牧生活有初步的認識。
2.能隨老師的琴聲,用明亮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放牛歌》。
3.能大膽的、主動的參與《保護小羊》的音樂游戲活動,遵守游戲規則,自覺的與同學和老師合作。
4.聽賞《牧童》,能想象出歌曲所表現的基本情緒,能用神態或動作展示對歌曲情緒的體驗。
教學重點
通過學唱歌曲讓學生感受農家兒童的勞動生活,體驗牧童放牧時的愉快心情。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邊歌邊舞,用歌聲和動作來使學生體會勞動的艱辛以及戰勝豺狼贏得勝利的喜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二、新課教學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學唱一首新歌《放牛歌》。
(二)老師范唱
(三)隨琴模唱旋律
(四)朗讀歌詞
讀準襯詞部分:咚咚、嗬喂嗬、喂啦喂子喲
(五)老師分句教唱歌詞。
(六)隨琴完整的演唱
(七)理解情境
1.請學生看圖(多媒體)
2.結合影視作品中看到的放牧場景談感受。
3.想象小牧童心中的感受。
(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齊唱。
2.一人領唱眾人和。
(九)評價
在學唱歌曲中,學生情緒的表現、歌喉的表達、感受的表述等,可作為被階段評價的重點內容,力求形成熱烈、歡快、生動、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欣賞(多媒體)
(一)聆聽音樂,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緒。
(二)老師結合歌詞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描繪歌曲所表達的情境。
(三)再次聆聽音樂。
老師啟發學生,請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請學生用自己想到的話、動作、表情來表現對歌曲的感受。
(五)表現
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用面部表情或肢體動作進行表演,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六)評價
1.學生的表情、動作的表現。
2.語言表述的生動、準確。
3.邊唱邊表演的創意。
四、結束課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二、復習舊歌《放牛歌》
要求輕聲演唱,能聽伴奏整齊的起唱。
三、音樂游戲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唱了歌曲《放牛歌》,你們看小放牛娃多勤勞呀,今天老師也要帶你們上山,不過不是去放牛,而是去保護一群小羊。
(二)學唱歌曲
1.在保護小羊之前,我們要先學會一首歌曲。
2.老師范唱。
3.隨琴模唱旋律。
4.學習歌詞。
5.演唱歌曲。
(三)游戲
1.觀看游戲過程。(多媒體)
2.小朋友自己說一說這個游戲應該怎樣玩。
3.分組準備
每16人左右為一組,每組指派3人扮演“狼”,其他同學分別扮演各種小動物。如圖1,(多媒體)小動物們面對面分開站成兩排,三只“狼”背對背站在中間。
4.游戲步驟
第一段至第二段的(4)小節:小動物們手拉手邊唱邊前后甩手,狼面向小動物們做張牙舞爪的動作。
第二段(5)至(8)小節:如圖2,(多媒體)兩排小動物快速收攏,圍成一個圓圈來網住狼,同時,狼要盡快在圓圈還未合攏之前逃跑,或者從任何一個松開手的缺口逃跑。
5.獎罰
如果哪一只狼在歌曲結束前還未沖出缺口,或者是故意從拉著手的地方撞開缺口逃跑的,下次游戲,還需繼續扮演狼。按規定的狼,下次游戲可以扮演其它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