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花的旋律 一、二課時(新人教四下音樂教案)
第八單元 花的旋律第一、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茉莉花》
2、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
1、通過教唱歌曲,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民間音樂和民歌。
2、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藝術觀。
教學重點:歌曲學唱
教學難點:有感情的歌唱
教學方法:聽唱法、欣賞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老師唱一首歌曲,同學們聽一聽是什么體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調》(民歌)
教師: 對,民歌.中國的民歌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一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浩如煙海的民歌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是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請大家欣賞幾首民歌.
民歌的題材有幾種?(課件)
同學們,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幾首歌曲,你聽一聽都是屬于什么體裁?
(放錄音或者范唱)
1、《太陽出來喜洋洋》 2、《放馬山歌》》
3、《川江船夫號子》》 4、《無錫景》
板書:
民歌的體裁: 山歌、小調、 勞動號子
5、聽一聽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錄音)《茉莉花》
江蘇民歌 茉莉花
三、歌曲學唱
1、聽錄音--------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選擇:(課件)
a、 歡快活躍 b、親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a、 婉轉細膩柔美 b、粗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現了青年姑娘什么樣的心理狀態?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現年輕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罵的天真神態,實質上是在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潔感情。
4、歌曲教唱
(1)隨錄音輕聲跟唱2---3遍。
(2)劃拍唱-----難點糾正:
(3)把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容易出現的錯誤糾正過來。并告訴學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個特點。
5、放開聲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賞(課件)
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傳于全國各地,奇歌詞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異,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從而鮮明的表現了民歌的變異性。還有的把它改變成了器樂曲。
2、創編動作
請同學們自己為歌曲編動作
3、欣賞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樂曲《櫻花》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獲得美的感受。
2、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及探索音樂的愿望。
3、啟發學生以各種方式來表現櫻花的美、表達對櫻花的熱愛。
教學方法:
1、 運用現代化電教手段,做到聲像結合,視聽相輔。
2、 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創造性地參與體驗音樂,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鋼琴、投影儀、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 師生問好!
2、 強調課堂的獎勵規則,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3、 師生口號:(師:快樂課堂,生:你我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