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民小騎兵》、《草原之聲》-
《我是人民小騎兵》、《草原之聲》
執教:李 旻 (上海市楊浦區二師附小)
教學內容:
1、音樂游戲《草原之聲》
2、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聽辨主奏樂器——木琴的音色特點。了解樂曲所表達的內容及情緒,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2、玩玩音樂游戲《草原之聲》,啟發學生用不同的聲響模擬創作大自然中各種音響。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模仿并創作《草原之聲》中的音響,從中感受祖國美麗大草原的盎然生機。
教學準備:多媒體制作
教學過程:
一、常規訓練:
1、學生聽音樂律動進教室。(要求:動作整齊、有表情)
2、師生問好。(要求:聲音自然,統一)
二、音樂游戲《草原之聲》
1、導入:
師:“美麗的大草原到了!草原上會有哪些美妙的聲音?”
(學生回答)
師:大家說得很好。草原上有嘩嘩的流水聲,呼呼的風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嗒嗒的馬蹄聲、咩咩的羊叫聲、哞哞的牛叫聲。組成了多么美妙的草原之聲。今天我們來做音樂游戲(草原之聲)
2、學生討論模擬自然界各種聲響的方法(要求:能用多種方法模擬聲響)
師:“請大家四人一組討論怎樣模擬草原上美妙的聲音?”
(學生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師:“誰第一個講講討論的結果?”
(學生回答,教師分發頭飾)
師:“對!我們可以用人聲、樂器模擬自然界的各種聲音。
3、表演《草原之聲》
師:“我們一起表演《草原之聲》,聽到什么聲音就扮演什么角色,請戴頭飾的小朋友到中間來表演,可以加一點動作。”
師:“大草原上一匹匹駿馬在奔馳,小羊悠閑地吃著嫩草,牛兒自在地漫步,遠處傳來了蹄聲清脆的鳥叫聲,小河歡唱著,微風吹拂著,組成了多么美妙的“草原之聲”啊!”
三、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1、導入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回答)
師:“因為馬蹄聲從弱到強,音樂中用〈這個符號表示。接著我們就來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2、欣賞引子
a、聽辨主奏樂器
師:“這段樂曲由哪兩種樂器演奏?”
(學生欣賞后回答)
師:“這段樂曲是由木琴主奏,手風琴伴奏。
b、聽辨木琴的音色
師總結:木琴的音色清脆、明亮。
3、完整欣賞樂曲,感受樂曲情緒
師:“聽聽樂曲的情緒?”
(學生回答)
師:“這段樂曲根據情緒的變化可以分成三段,我們分段欣賞。”
4、欣賞第一段
師:“這段樂曲表達了怎樣的情緒?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師總結:“這段樂曲描繪了小騎兵騎著馬,揮著鞭在大草原上巡邏的威武形象。情緒是活潑、歡快的。我們學學小騎兵的動作。”
5、欣賞第二段
師:“這段音樂情緒如何變化?
師總結:“第二段音樂的情緒從舒展到激烈。樂曲的前半部分表達了小騎兵歡樂的心情而后半部分表現了小騎兵騎著戰馬迎著狂風暴風雨奮勇前進。”
師:“想想用什么形式表演第二段樂曲?”
師總結:“一部分同學擺造型,一部分同學扮演小騎兵,還有的同學可以模仿風聲。大家一起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