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多美好》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準確的演唱歌曲《校園多美好》,掌握好波音、倚音的唱法。
2.對十六分倚音的掌握準確的節奏。
3.激發學生珍惜美好的校園生活,熱愛我們的校園。
教學內容:
聆聽《運動員進行曲》;學唱《校園多美好》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
聆聽《運動員進行曲》教學基本要求
1.設問:在開運動會時,運動員入場式播放哪一首樂曲?我們每天做廣播操在排隊進入操場時播放什么樂曲?
2.欣賞一首合唱曲,請聽聽這首合唱曲,你熟悉嗎?——初聽《運動員進行曲》(合唱)。
3.討論:
(1)在運動場上聽到的樂曲是什么演奏形式?
(2)合唱與銅管樂各有什么特征?同一曲調兩種表現形式你的感受是一樣的嗎?
4.聆聽《運動員進行曲》。
要求細致地聽各聲部是怎樣表現的?旋律部分與伴奏部分各有哪些聲部承擔?(如果記不住可以邊聽邊用紙與筆作些圖形記錄。)
5.討論合唱曲的結構。
6.根據音樂的結構,各組討論設計隊列隊形的變化。
7.在音樂聲中各組隊列隊形展示。
8.完成課本上的作業。用線連線、體裁與情緒“進行曲→雄壯有力”,初步了解三種體裁的基本風格特征。
看圖,聯想其他表現校園活動的音樂
教材插圖中有四幅畫,這四幅畫都有相關音樂:
(1)升旗——《國歌》,
(2)廣播操——《廣播體操音樂》
(3)眼保健操——《眼保健操音樂》
(4)課間——歌曲《哦!十分鐘》
設問:誰能哼唱幾句?
還有哪些音樂能使你聯想起校園生活?
9.表演《校園多美好》
(1)談話導入:在眾多的校園歌曲中,已故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校園多美好》頗受師生歡迎,它營造了當今校園的朝氣蓬勃的氣氛是校園流行歌曲中的上品,非常切合本課課題。
(2)欣賞歌曲范唱。
設問:歌曲的情緒怎樣?歌曲表達了什么內容?
(3)學唱前8小節:
a提示:曲調的節奏較密集,十六分音符頻頻出現,時而在前半拍,時而在后半拍,在讀譜時要認真細致。
b教師放慢速度范唱前8小節曲調,要求學生隨教師速度用4/4拍指揮圖式看譜劃拍。(波音與倚音暫時不唱,在較流暢地唱好曲調時再加入。)
c全班分為四小組,每組自學2小節曲調,在學好應該自學的2小節前提下,鼓勵超額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d四個小組按曲調順序接唱。超額學好的可隨其他組一起唱。教師及時糾正不準確處。
e按原速流暢地輕快地唱好前8小節曲調。
(4)在教師指導下,用點譜法學唱后8小節曲調。注意樂句的完整性。
(5)完整地、流暢地、輕快地唱好全曲并填入歌詞。注意一字一音,吐字清楚,口腔不要開得太大。
(6)討論歌曲處理。
設問:
a歌詞是否僅僅是描繪校園的美景?
b歌曲的高潮在哪里?
c最后一句“待到明朝百花吐艷,風光更妖嬈。”的含義是什么?
(7)有感情地、朝氣蓬勃地,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8)表演歌曲。配上打擊樂(按教材要求),嘗試在何處加入鈴鼓,使歌曲的氣氛更為熱烈。如學生中有跳舞特長的,可編集體舞,跳唱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