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雪月看白族
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初步學習白族扎染工藝的知識。
2、操作領域:掌握折、染方法。
3、情意領域:培養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并掌握染紙的方法。
2、染紙折法的探究和色彩的搭配。
三、教學準備:
課件、范作、學生作品、彩色墨水、生宣紙等。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節課我們去云南走了走,了解了有關云南的哪些知識呢?
(指名交流)
2、課件播放云南的圖片,引出課題:“風花雪月看白族”
3、在白族還有頗具特色的民間工藝“扎染”。扎染工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你知道有哪些?
(指名交流:“扎染的布可做汗衫、裙子、床上用品等。”課件播放圖片)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族的扎染工藝,但沒有布咋辦?看,老師這里有兩張紙,一張是普通的白紙,一張是生宣紙,把它們放在水里浸一下,哪張吸水性強就可以用來染。
(邊講邊演示)
(二)、指導點撥
1、學顏色搭配。
出示三張染紙范作,看看有什么不同?
⑴單色染紙:清新典雅。
運用一種比較深的顏色染,染成的作品有清新典雅的感覺。
⑵彩色染紙:絢麗奪目。
用相領的顏色染能產生和諧美。用對比的顏色染能產生對比美。
2、怎么染呢?
(課件出示步驟:折,染,展)
(1)、出示田字折作品,學“田”字折。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折法,可以是一個大田字,也可以是四個小田字。
(2)、學染法。
教師示范染紙“染”的過程,染時做出捏、按、浸等動作來,并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要做這些動作。
(3)、提示,一定要小心翼翼,慢慢展開。
3、學生嘗試用"“田”字折的方法染紙。
4、展示一組作品,教師評價。
(三)、欣賞啟發
1、欣賞輻射折作品,說說和“田”字折有什么不同。
學學不同方法的輻射折,教師示范。
2、討論別的折法,可讓學生嘗試折。讓折得有創意的同學上臺交流折的方法,引導學學輻射折、折扇折、任意折等。
在學習折的同時還可根據圖案效果與生活用品相聯系,例:折扇做扇子和窗簾等。
(四)、再次作業。
用新的折法進行染紙練習。
(五)、展評與交流。
1、展示作業。
2、評一評誰的作業最漂亮。
3、說說自己的染紙可以做什么
(六)、延伸拓展。
讓學生欣賞,可將染紙做成小衣服、書簽等。
教學反思: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傳統民間工藝產品,該產品集文化、藝術為一體,其花形圖案以規則的幾何紋樣組成,布局嚴謹飽滿,多取材于動、植物形象和歷代王宮貴族的服飾圖案,充滿生活氣息。其扎染分為扎花和浸染兩個環節。今天的藝術課只是讓學生初步學習白族扎染工藝的知識,掌握折、染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在扎染的過程中,不少學生還在嘗試紙的折法的探究和色彩的搭配。這節課達到預計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