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兒響叮當
一、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讓我們從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對大自然的贊美,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2、通過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合唱訓練,讓我們從中體驗到和聲的美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通過不同版本的《鈴兒響叮當》的欣賞,把握不同的音樂要素所帶來的音樂形象的不同。
4、通過對作品的再創造與實踐進一步加深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緒生動的演唱來表現它。
2、歌曲的賞析與演唱表現藝術處理的結合統一以及嘗試用同的音樂要素表現歌曲。
三、教學準備:
歌譜(旋律譜)、多媒體課件、鋼琴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最近幾天的天氣可以說是春光明媚、春風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聲音來模仿一下春風是怎么吹的?用“wu”。
師示范,生跟唱。
4/4
5 - - - | 5 - - - |……
師:大家還記得冬天的寒風是什么樣子嗎?我們用聲音來模仿。“wu”。
4/4
5 - - - | 5 - - - |……
師:剛才我們分別模仿了冬天流動的風和急促的風的聲音,接下來我們來聽一聽兩種風交織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聲部練習。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
師:我們來試一試加入音高和唱詞又是一個什么效果。
2/4
(1)5 - | 5 - | 5 - | 5 - | ……
wu ……
(2)3 3 3 | 3 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當, 叮叮 當 ,……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
三聲部學生練習。
生答:……就像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給我們送禮物來了……
師:我剛才聽到了“叮叮當”,這是馬鈴的聲音。大家覺得還缺一個什么聲音啊?
生答:馬蹄聲。
師:來,我們來甩一甩馬鞭,讓馬車跑得再快一點?
師生一起:“嗨!”
加入剛才的練習,最后“嗨!”結束。
(三)、學唱歌曲:
1、師: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鈴兒響叮當》!
師: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圣誕歌曲,是由美國的作曲家彼爾.彭特所作。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這首歌的錄音,聽的時候注意,?情緒怎樣?
2、錄音:《鈴兒響叮當》
生答:……2拍子,歡快……
3、師出示旋律譜。
師:跟著老師的鋼琴劃拍視唱全曲。(低聲部視唱,高聲部評價)。
4、師:這首歌曲的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師: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結束部分不同)
分聲部視唱第三部分。
5、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視唱。
6、跟琴試唱歌詞。
(四)、拓展部分:
師:我們唱了一節課想必大家也很累了,來聽一段音樂休息一下。要求:情緒怎樣?
錄音:《鈴兒響叮當》3拍子版本。
生隨音樂用肢體語言表現。
師:和剛才我們唱的有什么區別?
生答:拍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