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您好 大自然(第3、4課時)(新人教五下音樂教案)
第五課您好大自然(第3、4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田野在召喚》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表演《田野在召喚》。
2、情感目標:通過表演,感受少年兒童們在大自然冬季的歡樂,初步體驗音樂的變化發展帶來的美感。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對大自然的贊美,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3、能力發展目標:通過對作品的再創造與實踐進一步加深了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教學分析
歌曲《田野在召喚》
《田野在召喚》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兒童天真活潑的語氣表現了在充滿生機的春天里孩子們出發去效游、旅行時的歡樂心情,抒發了少年兒童對美好大自然的無比熱愛的情感。歌曲采用大調式、4/4拍,由四個樂句構成,曲調規整對稱。歌曲在2小節的伴唱下弱拍進入第一樂句,上下兩樂句節奏緊湊,旋律完全相同,只是在句的尾音上稍作變化。曲調中的同音反復和帶切分音的節奏運用使得音樂歡快跳躍,極富有動感,加上第二聲部配以固定節奏音型及“啦”的伴唱,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一隊效游、旅行的兒童們在充滿著春意盎然的田野中邊走邊唱、歡聲笑語的歡樂神情。第三、第四樂句在節奏上變得較為寬松,旋律舒展,情緒熱烈。兩樂句的曲調運用了變化重復的手法。歌中所唱的“梯里通巴”仿佛是美麗的大自然在熱情地召喚著小伙伴們“快快來吧”之意。曲中的四度跳進及旋律逐漸向上推進使音樂更為挺拔、嘹亮,形成了高潮,表現了孩子們無比歡暢愉快的心情,最后2小節在四度跳進中把音樂推向全曲的最高音,情緒高漲,使全曲始終洋溢著一派歡樂的氣氛,盡情地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會表演《田野在召喚》
教學難點
通過對作品的再創造與實踐進一步加深了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本課曲目的音響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合唱的訓練上有一定難度的,學生不僅學會演唱,更重要的是做到聲部和諧,將情緒表現出來,同時發揮合唱的作用,使歌曲旋律更豐滿。也希望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表演《田野在召喚》
1.談話導入。
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動,因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賞自然美。你們知道意大利的少年們是以怎樣的心情去旅游?我們從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喚》中去感受一下。
2.聆聽歌曲范唱。
(1)你感受到歌曲怎樣的情緒?
(2)歌曲的低聲部有什么特點?
3.視譜,聽教師范唱(奏)曲調(二個聲部分別范唱或奏)。
(1)前8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
設問:這兩個樂句在曲調上、在節奏上有什么特點?(包括高、低兩個聲部的曲調。)
在高聲部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它們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情緒?
(2)學生分成兩個聲部,自學第1—8小節曲調,教師巡視指導。
(3)在教師指揮下,前8小節用二聲部合成。
(4)后8小節也是由二個樂句組成。設問:這兩個樂句在曲調上、節奏上有什么特點?
師指導下,二個聲部的學生分別學唱各自的曲調。注意弱起拍的附點節奏。
(6)在教師指揮下,后8小節用二聲部合成。注意二聲部的和諧。
(7)在教師指揮下,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小快板的速度、活潑的情緒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