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精選13篇)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樂于模仿獅王的步態動作,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2.運用繪畫、舞蹈、圖譜等多維方式,感受進行曲的風格,聽辨并區分聲音的強弱特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獅子的形態、動作和習性,已有欣賞音樂的初步經驗。
物質準備:課件,音樂,小鼓、毛絨道具、串鈴等。
活動指導:
一、出示課件——一片森林,引發幼兒想象和興趣。
小結:森林里可能會有小猴子、小松鼠、熊和兔子、可愛的小金魚......誰來找找還有誰來了?哇!好多好多小動物都想來參加舞會。
二、欣賞樂曲《獅王進行曲》,感受進行曲的音樂特點。
1.完整、安靜傾聽音樂,判斷音樂表現的動物形象。
小結:原來是獅王正在威風凜凜地走來啦,這首樂曲就叫做《獅王進行曲》。
2.分段欣賞,感受音樂與動物之間的聯系。
。1)傾聽A段音樂,逐出示圖譜,引導有節奏的表現獅王腳步。
(2)重點聆聽B段音樂,引導幼兒聽辨并區分聲音的強弱。
。3)發現獅吼的聲音特點,數一數獅吼的次數并用圖紙記錄下來。
小結:小朋友都聽得很仔細,樂曲中一共出現了四次獅吼的聲音,每一次出現都是從低到高再回到低音。
。4)運用動作,模仿表現獅吼的特點。
。5)隨樂出現圖譜,欣賞C段。
三、感受節奏,跟隨曲有節奏地模仿表現獅王形態。
1.隨圖譜完整傾聽樂曲,感受進行曲節奏。
2.游戲:我們要跟獅王一起玩游戲咯,小朋友跟著獅王提示的動作,一邊聽一邊有節奏的做出相應的動作。
2.分組扮演獅王,跟隨音樂有節奏地模仿獅王威風凜凜的神態和步態。
要求:老師準備了毛領,還有串鈴和小鼓,請你們分成三組,選擇好自己的道具,記錄在白板上,拿到毛領的孩子要快速的打扮成獅王,串鈴和小鼓要跟著節奏為他們伴奏。
四、出示隊形圖和小鼓,游戲——綜合表演《獅王進行曲》。
2.完整模仿表現樂曲《獅王進行曲》。
五、活動延伸:在音樂區投放音樂、獅王和小動物們的頭飾、樂器引導幼兒進行再次創編動作,演奏表現音樂。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和音樂提供的線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和內容。
2、探索用表演動作和表情等來表現音樂。
3、體驗想象、創造和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編故事一個。
2、音樂文件。
3、獅子、金絲猴、大象、小白兔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樂曲。
師:"小朋友們好,我姓楊,你們可以叫我楊老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先來聽聽看。"(播放樂曲)師:"音樂聽完了,你們覺得這首音樂怎么樣?"(雄壯、有力,輕快、活潑)師:"那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你就會明白的。"(講故事)
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師:"故事聽完了,這個故事里有誰?"(獅子、金絲猴、大象、小白兔)師:"那你們聽到故事里有哪些聲音?"(號角、獅子的吼叫)"那小動物們聽到獅子的吼聲,心里是什么感覺?"(害怕)"可是當獅子說我今天我生日不吃大家時,動物的心情又是什么樣的?"(高興)"誰來學學他們的樣子?"(師語言提示害怕與高興的樣子)
三、結合故事,再聽一次音樂。
師:我們現在知道了獅子正準備過生日,那我們請小朋友們,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仔細聽一聽獅王是如何出場,小動物們是如何給他慶祝的好不好。
四、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樂曲,通過故事情節來幫助幼兒理解樂曲性質。
師:那音樂從頭到尾都一樣嗎?(不一樣)我們根據故事,把音樂分成幾段來欣賞。
師:那這首音樂哪一段是獅王出來樂隊歡迎他,哪一段是獅王大聲吼叫,哪一段是小動物們圍著獅王跳舞呢,請大家再完整地聽一聽,變聽可以邊用聲音、動作表演。(教師語言提示)
五、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結束本次音樂活動。
教師戴上獅王頭飾,請其他三位老師各帶金絲猴、大象、小白兔頭飾,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站到對應的老師后面,跟隨音樂完整表演。
附:《獅王的生日》
在密密的森林里,住著獅王和許多小動物。這一天,森林里格外熱鬧,原來森林之王獅子的生日晚會就要開始了。
你們聽!樂隊吹響了號角,迎接獅王的到來。威武雄壯的獅王大搖大擺、威風凜凜地走了過來,神氣極了!它一邊走,一邊大聲吼叫著,吼聲一聲比一聲響亮。聽到第一聲吼聲,小動物們有點害怕。聽到第二聲吼聲,小動物們很害怕。聽到第三聲吼叫聲,小動物們害怕極了,嚇得渾身發抖。獅王吼聲震撼了整個森林。
獅王來到寶座前坐下,對小動物們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很高興,所以不吃你們了。不過,你們每人都給我表演一個節目。"小動物們聽了,高興極了,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祝獅王生日快樂:金絲猴抓耳撓腮跳起了滑稽的猴子舞;大象甩著長鼻子,跳起了可愛的大象舞;小白兔晃動著長長的耳朵,左跳跳右跳跳……看到節目這么精彩,獅王高興極了,忍不住大吼了一聲。這一吼可不得了,所以的小動物都嚇得找個地方躲了起來,再也不敢出來了。獅王只好掃興地回家了。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3
神奇的大森林是動植物的王國,各種各樣的動物在森林里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孩子們對大森林充滿了好奇向往,非常想了解森林中發生的故事,本節課從孩子們喜愛的動物故事引入教學,使學生了解人類對威風凜凜的獅子大王對小動物們的保護與幫助,引發學生對動物的了解與關懷。并獲得一些基礎的藝術知識技能,以及各方面的藝術能力。在設計這節課,關鍵是要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對音樂的舉,通過聽賞、游戲,表現藝術活動,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動手能力,在活動中指導學生模仿動物的神態、動作、聲音、形象進行藝術表現,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使學生體驗成功、合作的快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井井有條,緊扣主題,因為此曲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有一定的難度,把握的深度不夠,整堂課的過程比較平淡,沒有這點閃爍出來,獅子的吼叫聲學生聽出來了,但獅子王有力的行走沒有充分表現出來,在這方面,如何讓學生突出表現出音樂中獅子王的機智、勇敢還應在教學思路和方法上現深入一些。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和音樂提供的線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和內容。
2、探索用表演動作和表情等來表現音樂。
3、體驗想象、創造和表演的快樂。
4、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5、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1、自編故事一個。2、音樂文件。4、獅子、金絲猴、大象、小白兔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樂曲。
師:"小朋友們好,我姓楊,你們可以叫我楊老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先來聽聽看。"(播放樂曲)師:"音樂聽完了,你們覺得這首音樂怎么樣?"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物體摩擦產生的現象,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雄壯、有力,輕快、活潑)師:"那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你就會明白的。"(講故事)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師:"故事聽完了,這個故事里有誰?"(獅子、金絲猴、大象、小白兔)師:"那你們聽到故事里有哪些聲音?"(號角、獅子的吼叫)"那小動物們聽到獅子的吼聲,心里是什么感覺?"(害怕)"可是當獅子說我今天我生日不吃大家時,動物的心情又是什么樣的?"(高興)"誰來學學他們的樣子?"(師語言提示 害怕與高興的樣子)三、結合故事,再聽一次音樂。
師:我們現在知道了獅子正準備過生日,那我們請小朋友們,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仔細聽一聽獅王是如何出場,小動物們是如何給他慶祝的.好不好。
四、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樂曲,通過故事情節來幫助幼兒理解樂曲性質。
師:那音樂從頭到尾都一樣嗎?(不一樣)我們根據故事,把音樂分成幾段來欣賞。
師:那這首音樂哪一段是獅王出來樂隊歡迎他,哪一段是獅王大聲吼叫,哪一段是小動物們圍著獅王跳舞呢,請大家再完整地聽一聽,變聽可以邊用聲音、動作表演。(教師語言提示)五、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結束本次音樂活動。
教師戴上獅王頭飾,請其他三位老師各帶金絲猴、大象、小白兔頭飾,幼兒 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站到對應的老師后面,跟隨音樂完整表演。
附: 《獅王的生日》
在密密的森林里,住著獅王和許多小動物。這一天,森林里格外熱鬧,原來森林之王獅子的生日晚會就要開始了。
你們聽!樂隊吹響了號角,迎接獅王的到來。威武雄壯的獅王大搖大擺、威風凜凜地走了過來,神氣極了!它一邊走,一邊大聲吼叫著,吼聲一聲比一聲響亮。聽到第一聲吼聲,小動物們有點害怕。聽到第二聲吼聲,小動物們很害怕。聽到第三聲吼叫聲,小動物們害怕極了,嚇得渾身發抖。獅王吼聲震撼了整個森林。
獅王來到寶座前坐下,對小動物們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很高興,所以不吃你們了。不過,你們每人都給我表演一個節目。"小動物們聽了,高興極了,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祝獅王生日快樂:金絲猴抓耳撓腮跳起了滑稽的猴子舞;大象甩著長鼻子,跳起了可愛的大象舞;小白兔晃動著長長的耳朵,左跳跳右跳跳……看到節目這么精彩,獅王高興極了,忍不住大吼了一聲。這一吼可不得了,所以的小動物都嚇得找個地方躲了起來,再也不敢出來了。獅王只好掃興地回家了。
教學反思:
我們班的小朋友對于音樂活動十分感興趣,特別是對于律動,在活動中他們可以根據音樂的變化自己進行動作的創作,還可以根據音樂的變化進行各種想象。但是在本次音樂活動《獅王進行曲》這是一個韻律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集體音樂活動,但韻律活動動作多、難度大,幼兒較難掌握。我給孩子們執教的活動《獅王進行曲》該課的設計主要通過 (聽聽-----說說----玩玩---- 演演幾個環節)緊緊圍繞興趣是學習的基本動力,讓幼兒感受、熟悉、理解、表現音樂。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和欣賞時能集中注意力,專注地聽,游戲表演時能和同伴共享活動空間。
2、在分角色表演時,進一步體驗與同伴表現樂曲地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錄音機和錄音帶
活動過程:
1、看圖譜整體表演樂曲。
啟發幼兒觀看同伴表演,互相學習,注意傾聽音樂。
2、分角色表演。
。1)先由教師扮演獅王,再讓幼兒扮獅王,引導幼兒扮獅王,引導幼兒分角色聽音樂表演。
。2)幼兒自由選擇同伴,協商角色,分組表演。
。3)教師組織幼兒互相觀察,集體評價,進一步感受、理解樂曲的結構、內容和形象。
3、學習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1)在欣賞樂曲的基礎上,可進行打擊樂器演奏,演奏方法參照教學掛圖“獅王進行曲”打擊樂器演奏圖譜。
(2)教師指揮幼兒邊看圖譜,邊隨音樂演奏。
4、復習歌曲:十二生肖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井井有條,緊扣主題,活動構思、設計、教學程序、組織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韻律活動的模式,通過聽賞、游戲,表現藝術活動,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動手能力,在活動中指導幼兒模仿動物的神態、動作、聲音,形象進行藝術表現,促進幼兒的合作交流,使幼兒體驗成功、合作的快樂;顒又,幼兒的表演栩栩如生。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6
設計意圖:
我國的兒童并不習慣于聽音樂,對于沒有太多聆聽經驗的兒童來說,安靜地坐下來欣賞音樂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如果在聽音樂的同時配合一些自然的動作的話,不僅會使聽音樂的過程充滿樂趣,還能幫助孩子們對音樂的理解。孩子們對大森林充滿了好奇向往,非常想了解森林中發生的故事,因此設計了《獅王進行曲》活動。培養孩子“聽”的藝術,獲得一些基礎的藝術知識技能,以及各方面的藝術能力。引發幼兒對動物的了解與關懷。
活動目標:
1、了解作品的結構、形象和內容。
2、用動作、表情、嗓音等表現音樂。
3、體驗想象、創造和表演的快樂。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5、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活動準備:
圖譜、動物頭飾、錄音。
活動過程:
一、 初步感受樂曲。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音樂,聽。”(播放樂曲)
這首音樂怎么樣?(雄壯、有力,輕快、活潑)
二、 聽故事引起興趣。
1、音樂講了一個關于獅子大王的故事。
在一個很黑很黑的大森林里,大樹小樹長的很密很密,風吹樹搖,隱隱傳來了獅王的吼叫聲,獅王在山洞里理理鬃毛準備出巡。忽然,猴子從樹上滑下來報告說:“獅王駕到”。樂隊就吹起了喇叭打起了鼓,歡迎獅王的到來。獅王大搖大擺、威風凜凜地走出來,獅王得意地大聲吼叫,對小動物們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吃你們!毙游锫犃朔浅8吲d,圍著獅王跳起了舞,樂隊為他們伴奏,他們跳的可開心了。
2、提問
(1)獅王出來之前小動物為它做了什么?(吹喇叭、打鼓)出示小圖1。
(2)小動物“嗒嗒嗒咚”有節奏的吹著喇叭打著鼓歡迎獅王的到來。誰來學一學。一起學學。
(3)獅子大王出來后發出了什么樣的聲音呢?(出示圖2)哪只獅子來學學。我們一起做獅王吼一吼。
(4)小動物們看見獅王來了是怎么做的?(出示圖3)
三、 完整欣賞。
哪一段是獅王出來樂隊歡迎他,哪一段是獅王大聲吼叫、哪段是小動物圍著獅王跳舞?完整聽一聽,邊聽邊用聲音、動作學學。
四、 分段欣賞。
(一)欣賞A段。
1、剛才用聲音、動作來模仿,聽聽這一段講了什么?
2、它們怎樣演奏看著圖譜說一說。
3、聽音樂做動作。(2遍)
放音樂一,老師語言提示。
(二)欣賞B段。
1、獅王在干什么了?(走路、吼叫)
2、獅王怎么走路?學一學。
3、獅王吼了幾次呢?仔細聽一聽。(出示大圖2)
4、做獅大王聽音樂有節奏的走一走,吼一吼。
(三)欣賞A。
1、獅王們吼的真有節奏,聽這段音樂又是講了什么?(出示大圖3)
2、看圖譜說一說吧。(音樂)
3、老師做獅王,小朋友做小動物圍著老師高興的跳舞。
五、完整欣賞樂曲《獅王進行曲》。
一起完整的聽聽這首《獅王進行曲》。
六、分角色表演。
1、用聲音、動作讀一讀這張圖譜。
2、分角色表演。
(1)師做獅王。
(2)交換角色。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井井有條,緊扣主題,活動構思、設計、教學程序、組織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韻律活動的模式,通過聽賞、游戲,表現藝術活動,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動手能力,在活動中指導學生模仿動物的神態、動作、聲音、形象進行藝術表現,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使幼兒體驗成功、合作的快樂;顒又校變旱谋硌蓁蜩蛉缟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7
設計意圖
《獅王進行曲》是《動物狂歡節》中的作品,樂曲生動地描繪了獅王威風凜凜的形象。全曲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獅王出場前的情景;第二部分獅王大搖大擺出現在小動物們的面前;第三部分是描繪獅王與小動物們共同狂歡的情景。為了讓幼兒能深切地感受樂曲,我想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貫穿全曲,利用圖譜、語言、動作、游戲等方法讓幼兒更形象地感知和表現音樂形象和內容。讓幼兒通過聽、看、說和肢體動作來表達對音樂的感悟,在欣賞活動中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并在感受的同時體驗快樂。培養自主欣賞音樂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激發幼兒對音樂欣賞活動的濃厚興趣。
2、能安靜地傾聽、欣賞音樂,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能力。
3、喜歡樂曲所表達的形象,愿意在音樂的伴奏下創造性的用各種動作表現樂曲的內容。
活動準備:森林背景圖,營造大森林的環境。ppt課件、音樂磁帶。幼兒表演
用道具、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及分析:
一、開始部分
幼兒聽音樂做各種小動物跳、走的樣子進教室。(播放課件1)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大森林去玩。
解析: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聽音樂來到以森另為背景的環境中,使孩子們有神靈奇景的感受,從而更好的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欣賞音樂的積極性。
二、基本部分
1、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樂曲,初步感受旋律所表現出來的音樂形象。
。1)引導幼兒安靜欣賞音樂,并帶著問題去聽。
(2)完整欣賞第一遍音樂后,教師設計提問。
師:你聽了這首曲子之后有什么感受?
幼兒1:節奏很強
幼兒2:像是大獅子來了
幼兒3:心里有點害怕
師:你覺得曲子有什么樣的特點?
幼兒1:很強壯
幼兒2:很有力
(3)教師總結幼兒的回答,并介紹曲子的基本知識,樂曲為進行曲,進行曲具有節奏感強、雄壯、有力的音樂特點。
解析:讓幼兒安靜的欣賞音樂,讓幼兒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音樂的整體風格和結構,去想象音樂中的故事。為后面的創編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幼兒故事創編并不是沒有依據的空洞編造,它必須建立在對音樂充分感受的基礎之上,根據音樂的風格來想象音樂中的故事。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幼兒把握音樂的風格和結構,與故事密切相關。此時教師不能做任何提示,更不能告訴孩子音樂所表達的內涵,避免框住孩子的思維。
2、幼兒帶著初步經驗再次完整欣賞音樂。(播放課件2)
欣賞完教師設計提問:你覺得音樂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幼兒1:我覺得音樂里有一個獅子大王,它正在和小動物們玩。
幼兒2:有一天,小動物們在玩耍,突然來了一只大獅子,把小動物們都嚇跑了。
幼兒3:我覺得是大獅子過生日了,小動物們在為獅子大王開音樂會。
3、教師總結肯定小朋友的表述,出示圖譜,請幼兒分段欣賞音樂,并引導幼兒通過感受創編故事、表演故事、
(1)、請幼兒結合圖譜欣賞第一部分音樂,感受小動物狂歡時突然發現獅子的情景(播放課件3)
l 結合圖譜欣賞第一部分第一遍。介紹圖譜讓幼兒直觀形象地去感受樂曲。
l 提問:這段音樂你說說小動物們在開音樂會的時候聽到了什么聲音?你覺得是誰最先發現了獅王?小動物在發現獅王來了以后是怎么做的?并請幼兒嘗試為音樂創編故事情節。
l 欣賞第一部分第二遍。請幼兒對照圖譜感受音樂內容和情節,并根絕創編的故事情節進行表演。
(2)、請幼兒結合圖譜大腳印,欣賞第二部分音樂,感受獅子威風凜凜的形象特征,并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形象的進行表演。(播放課件4)
l 講解圖譜欣賞第二部分第一遍。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是在說誰?為什么?你覺得它是什么樣子的?小動物們又在做什么呢?根絕提問請幼兒在第一部分音樂故事創編的基礎上創編第二段音樂故事
l 欣賞第二部分第二遍,請幼兒對照圖譜感受理解音樂。并根絕故事表現音樂。
。3)、請幼兒結合圖譜小腳印和大嘴巴弧線,欣賞第三部分音樂,感受小動物與獅子在一起的情景,鼓勵幼兒進行故事創編及表演。(播放課件5)
l 講解圖譜欣賞第三部分第一遍。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里面獅王在干什么?你是怎么聽出來的?小動物們是怎么做的?并引導幼兒在前兩段故事的基礎上創編第三段故事。
l 欣賞第三部分第二遍,請幼兒對照圖譜感受理解音樂,并表演音樂故事。
解析:幼兒通過直觀的圖譜反復聽音樂根據音樂創編故事。這一部分是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的環節。教師通過幼兒的活動能夠更充分觀察幼兒,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引導。教師將音樂分成三段,并形象的將音樂形象用圖譜表象出來,以更好的引導幼兒感受和表述音樂形象,因此教師在組織幼兒欣賞音樂的基礎上要首先吃透了解這首曲子,找出音樂欣賞的重點,加以突破。依據音樂的旋律結構引導幼兒創編故事,讓幼兒以創編故事的形式深入了解欣賞樂曲。
4、對照圖譜完整欣賞樂曲。鼓勵幼兒大膽的將故事完整講述,在講述過程中嘗試用簡單形象的動作來表現樂曲中獅子與小動物的形象。(播放課件6)
5、幼兒自主選擇角色,師幼共同進行音樂表演。(播放課件7)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導語:小動物們,今天的動物音樂會太精彩了,我們到更大的地方繼續我們的進行我們的音樂會吧,幼兒隨音樂做小動物動作出活動室。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的:
1、愿意安靜的欣賞音樂,喜歡這段樂曲.
2、幼兒學著想象這段樂曲所表現的內容,能創造性的用各種模仿動作表現出來。
3、愿意在音樂的伴奏下和老師一起學做各種模仿動物的動作。
活動準備:
森林的圖片、音樂磁帶
活動流程:
律動————欣賞音樂—————音樂游戲
《小鴨》《獅王進行曲》《獅王進行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鴨》
指導:愿意和老師一起高興地學做各種有趣的模仿小鴨活動的動作。
二、欣賞音樂《獅王進行曲》
。ㄒ唬┩暾蕾p
2、幼兒欣賞
3、提問:你猜到森林里有哪些動物?
(二)分段欣賞
1、欣賞第一段
。2)幼兒欣賞
。3)提問:你猜出這段音樂里有哪些動物?
那么這些動物又在干什么呢?
。ㄔ俾犚槐椋
要求:聽好以后————
J請幼兒大膽講述,然后到前面來表演,
J鼓勵其他幼兒共同模仿。
J和老師一起跟著音樂學做各種模仿動物的動作。
2、第二、三段音樂的欣賞、學習方法同上。
三、音樂游戲《獅王進行曲》
我就表演大獅子來捉你們好嗎?
要求:
1、老師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選擇游戲的次數。
2、也可請個別幼兒上來和老師一起表演大獅子。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9
一、活動背景
韻律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集體音樂活動。但韻律活動動作多、難度大、音樂抽象,幼兒較難掌握。針對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嘗試利用故事進行律動教學,即事先給幼兒講述根據音樂結構和性質創遍的故事,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形象化。在這基礎上再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性質配節奏、創編圖譜、打擊樂、游戲,不僅降低了學習材料的難度,減輕幼兒記憶的負擔,使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表現和打節奏技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在活動中享受到了音樂活動的快樂,大大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aba的結構及雄壯有力的特點。
2、學習根據故事情節、角色和音樂性質用節奏、圖譜、游戲的方式表現作品的內容和形象。
3、體驗神氣、高興、害怕三種情緒,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三、活動準備:
1、《獅王進行曲》錄音磁帶。
2、獅王頭像、動物頭飾、樂器若干。
四、活動過程:
1、 完整欣賞音樂(1)
音樂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 完整欣賞音樂(2)
把你看到的表演出來。
3、 教師結合掛圖講解音樂里的故事:《獅王的故事》
4、分段欣賞,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和音樂性質對畫面進行匹配。
。1) 表現獅王出場的情景。(a段)(感受神氣)
師: 請幼兒學一學獅王神氣走路的樣子。
。2) 獅王與小動物跳舞情景。(b段)(感受高興)
師:當小動物們聽到獅王說我不吃你們了,小動物心里感到怎樣?他們怎么表示高興的?(表演節目給獅王看,請幼兒聽音樂表演小動物跳舞)。
。3) 表現獅王追小動物,小動物害怕躲藏的情景。(a段)(感受害怕)
師:獅王看著看著突然肚子餓了就大吼一聲跑去抓小動物,這一下可不得了,把小動物嚇得怎樣了?
4、 完整欣賞音樂請幼兒對故事匹配圖譜。
5、 完整欣賞音樂請幼兒對故事匹配節奏。
(1) 幼兒聽音樂為故事配節奏。
。2) 選擇相應的樂器
6、 幼兒打擊音樂練習。
7、 師與幼兒游戲《獅王的故事》。請一名幼兒扮演獅王,其余幼兒扮演小動物,隨樂即興表演1-2次。
8、 活動結束:幼兒給音樂取名。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和圖譜,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形象和內容。
2:傾聽音樂,感受音樂中各個角色形象,并能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3:體驗并享受音樂欣賞過程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完整音樂一段,分開三段音樂
2: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老師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是從森林里傳出來的,認真聽,聽完后告訴我,音樂里都有什么聲音?可能會有誰?
二、完整欣賞,借助故事和圖譜輔助理解樂曲內容。
1:這段音樂里還藏著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這段音樂不僅能用故事來講,老師還把它編成了圖譜,但是剛才進來的時候我不小心把他們的順序給弄亂了,小朋友能幫我一起把順序整理好嗎?
下面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看圖譜,聽一聽,看一看,圖譜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孩子們,這段音樂聽起來是輕很溫柔的,還是很有力量很雄壯的?這種聽起來很有力量的音樂我們叫他“進行曲”,那么你覺得這段音樂是關于誰的進行曲呢?
三、聽音樂,表現樂曲的內容和形象。
1、分樂句表現音樂形象和內容,鼓勵幼兒大膽用動作表現。
孩子們。你們想不想聽著有力量的《獅王進行曲》,一起參加小動物們的狂歡節呢?但是我們可不能讓獅子大王小看了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我們先來排練一下怎么樣?
2、欣賞全曲,完整表演。
排練完成了,我們的演出馬上就要開始了!
活動延伸:根據樂曲內容,想想“獅子王和小動物”的游戲可以怎么玩。
附故事:
早晨,森林里特別安靜,小動物們有的剛剛起床,有的在草地上安靜地玩耍,這時候,機靈的'小猴子從樹上滑下來,邊滑邊喊——獅子大王駕到!話剛說完,小猴子吹起了喇叭,小動物們也趕緊站好兩隊,迎接獅王的到來。
奧!獅王真的來了!遠遠望去,只見他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向這邊一步一步走了過來。來到了小動物們中間,獅王看到大家列隊歡迎它,高興的大聲吼叫,樂隊吹號角為它伴奏。吼完了,獅王說:“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吧!”原來,獅王是來參加動物狂歡節的。獅王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唱歌跳舞,玩的特別開心!他們唱啊跳啊,一直玩到太陽下山。玩累了,獅王非常高興的大吼一聲!(傲~~~~~)把小動物都給嚇跑了。森林里又安靜了下來!
教學反思:
我們班的小朋友對于音樂活動十分感興趣,特別是對于律動,在活動中他們可以根據音樂的變化自己進行動作的創作,還可以根據音樂的變化進行各種想象。但是在本次音樂活動《獅王進行曲》這是一個韻律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集體音樂活動,但韻律活動動作多、難度大,幼兒較難掌握。我給孩子們執教的活動《獅王進行曲》該課的設計主要通過 (聽聽-----說說----玩玩---- 演演幾個環節)緊緊圍繞興趣是學習的基本動力,讓幼兒感受、熟悉、理解、表現音樂。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11
活動名稱:《獅王進行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音樂欣賞中感受歌曲的雄壯。
2、讓幼兒在豪邁激越的音樂中想象所表現的意境。
活動準備:獅子頭飾2個,獅王進行曲磁帶
活動過程:一、第一遍欣賞《獅王進行曲》
1、你們聽出來是什么動物?
2、你從音樂中聽出他在做什么事?
二、分段欣賞
1、小朋友聽第一部分音樂,想想它們在做什么?
。1)故事內容: 在一個黑洞洞的大森林里,居住著獅王和許多小動物,每當風吹樹搖時,遠處隱隱傳來了獅王的吼叫聲。忽然,猴子從樹上滑下來報告說:“獅王駕到”。樂隊吹起了號角,獅王大搖大擺地走出來。
(2)獅王很神氣,我們該怎么表現呀?
(3)表演動作:歡迎、獅王神氣走路的樣子。
2、獅王來到了森林里,為了表示它的威風,它用了什么方法?
(1)獅王大聲吼叫,向小動物們示威
(2)表演動作:獅王吼叫。
3、這時獅王得意極了,邊走邊唱起了歌,我們來聽聽它唱了什么?
。1)歌詞:“我就是那森林之王,沒有人能比我強,我就是那森里之王,沒有人能比我壯……”
。2)唱完歌后,小動物跟獅王做起了游戲。
三、完整聽一遍
請個別幼兒表演。
四、結束
反思:
在欣賞活動中,準備的還不夠充分,沒有想到幼兒會有什么表現,請幼兒表演時,沒有事先強調該做些什么,只是先請上來,這樣就變的很亂,再加上是表演老虎,小朋友更叫的興奮。其實自己對這節欣賞課沒什么把握,所以思緒不是很清楚。在表演中,沒有很好的發現做的好的幼兒,所以說對觀察這方面還要加強,抓住重點,發現問題,才能把這節課上好。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獅王進行曲》,加深學生對音樂力度、速度、旋律等要素的感受和理解。
2、加深學生對音樂表現手段的體驗,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對音樂力度、速度、旋律等要素的感受和理解體驗角色的性格。
教學準備:
鋼琴、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導言:今天,老師將要帶領同學們去效游。
2、播放歌曲《郊游》音樂,全體同學律動表演。
3、教師:瞧!我們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大森林。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出示課件:美麗的森林)
。ǚ謩e出示青蛙、小鳥、小馬、松鼠的圖片,讓學生聲音模仿,體態表演)。
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小鳥:嘰嘰喳嘰嘰喳嘰喳嘰喳嘰嘰喳
小馬: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松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二、感受音樂:
1、(1)教師:突然,森林里響起了一種奇怪的聲音,你聽,會是誰來了?(播放獅子的吼聲)(出示課件:吼叫的獅子)
。2)再聽獅吼,進一步感受獅子的威風凜凜。
。3)師:我們一起來聽一段音樂,聽聽看,在這段音樂里獅子吼了幾聲?(播放《獅王進行曲》)
。4)再次欣賞音樂,學生討論獅子吼叫的次數。
。5)師:到底吼了幾次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遍。(邊欣賞教師邊演示獅吼圖片)(6次)
。6)揭示課題。師:剛才,我們欣賞的就是由法國著名作曲家圣桑譜寫的《獅王進行曲》(出示課件)
2、完整欣賞音樂。
。1)師:聽聽獅子除了吼叫,還在做什么呢?(提示:散步、巡視)
。2)師:它是森林之王,它在巡視它的王國時,每一步邁得很扎實。你們想想看,它一邊走一邊會唱些什么呢?老師先來模仿獅王唱一唱。你們呢,也一起來體驗一下獅王的威嚴,好嗎?
(師演唱“我是獅子森林之王,我的叫聲吼吼吼”)
。3)師彈琴,生學唱兩遍。
。4)完整欣賞音樂,聽聽這一小段音樂出現了幾次,就表示獅子王去了幾個地方,發表了它的宣言。(學生回答,根據回答,再次欣賞,教師用腳步演示:4次)
3、了解獅王。
(1)師:看到獅子出來了,森林里的小動物會怎樣呢?
(2)師:說說你對里面的獅王有什么新的認識?
三、表演訓練。
1、師:在獅子大王出來巡視時,小動物會表現得怎樣呢?(鞠躬、拍手歡迎、跳、叫等)有誰為它開路呢?(衛兵),它還會帶著一個小獅子呢!
2、師表演。(選一個小獅子,四個衛兵,其余四組各作小鳥、小馬、松鼠、青蛙表示歡迎)(播放音樂)
3、選學生表演好的展示。
四、總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法國圣桑譜寫的《獅王進行曲》,在這里面獅子大王去了四個地方發表了它的宣言,吼叫了6次。小朋友都表現得真棒,真像一個獅子王。
五、聽《郊游》的音樂唱著離開教室。
《獅王進行曲》教學設計 篇13
設計意圖
韻律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集體音樂活動,但韻律活動動作多、難度大,幼兒較難掌握。本課的設計 (聽聽-----說說----玩玩---- 演演幾個環節)緊緊圍繞興趣是學習的基本動力,讓幼兒感受、熟悉、理解、表現音樂。針對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嘗試利用故事和音樂匹配,讓幼兒對音樂的內容和結構有初步的印象。并根據音樂設計了一份圖譜,讓幼兒聽音樂,看圖譜,做身勢,讓幼兒在動動玩玩中感受、理解音樂,享受音樂活動的快樂,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活動目標
1.在感受音樂性質的基礎上,學習用富有個性的動作表現作品的故事情節、角色和音樂變化。
2.能隨音樂合拍地表演,體驗神氣、高興、害怕三種情緒,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活動前引導幼兒欣賞故事《有趣的生日晚會》。
2.物質準備:《獅王進行曲》錄音磁帶、錄音機、獅王頭像一個、披巾一條、小號4個、小鼓4個、鼓錘8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條、孔雀、長頸鹿、眼睛蛇等各種小動物頭飾人手一個。 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故事情節,創編神氣、害怕、高興三種個性化動
師:昨天老師給你們講了什么故事?
幼兒:有趣的生日晚會。
師:誰過生日?
幼兒:獅子王。
師:獅子是森林之王,它長得怎樣?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可以表 現獅子神氣的樣子?(引導幼兒表現“神氣”)
師:小動物聽到獅子王的吼叫心里覺得怎樣?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可以讓人覺得你很害怕?(引導幼兒表現“吼叫”和“害怕”)
師:獅子王告訴小動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動物了,小動物覺得怎樣?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可以讓人覺得你很高興?(引導幼兒表現“高興”)
2.完整欣賞音樂,根據故事情節理解音樂性質,使音樂內容和故事內容匹配。
(1)教師配樂講述故事,初步了解音樂內容。
(2)出示圖譜,了解音樂內容與結構。
提問:什么地方象樂隊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獅子在走路?什么地 方象獅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動物在表演?引導幼兒根據圖譜了解樂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叫、表演)。
(3)看圖譜做聲勢練習。
引導幼兒根據圖譜上的圖象用動作表示做聲勢練習(樂器—噠噠噠、鼓—1234567、腳步—走路、吼叫、舞蹈—拍手)。
3.分段欣賞,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和音樂性質創編動作。
(1)引導幼兒創編各種樂隊表演動作。
提問:樂隊用什么樂器演奏?獅子王要出來了心情覺得怎樣?怎樣 表現興奮與激動?(幼兒創造性的表現出彈鋼琴、敲鼓、吹笛、彈手風琴等動作歡迎獅子王的到來)
(2)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獅王走路。
提問:誰來了?你是怎樣聽出來的?(要求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用動作和表情表現獅子王威風凜凜的摸樣)
(3)引導幼兒用動作創造性地表現獅王吼叫和小動物害怕動作。
提問:你們聽這是獅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樣的吼叫會使人害怕?獅子王的.吼叫一聲比一聲洪亮,小動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來試試在動作和表情上怎樣區分和變化?(引導小朋友自由討論和比較創編出獅王四種由弱到強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動作表現不同程度的害怕。)
(4)引導幼兒把自己想象成某種小動物,創編不同的舞蹈動作。
提問:獅子王過生日不吃小動物,大家都覺得很高興,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動物會怎樣表現高興的情緒?(幼兒紛紛表演了孔雀展翅、眼鏡蛇在扭動、大象猴子在舞蹈等等) 。
4.學習隨音樂合拍地表演。
(1)完整欣賞,邊聽邊用動作來講述這個故事,將動作和音樂匹配起來
(2)幼兒扮演角色表演,要求幼兒注意表情,不和別人碰撞。
(不斷提醒幼兒把剛才的感受和創造表現出來)
5.音樂游戲
(1)引導幼兒討論游戲玩法。
提問:當獅子王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忍不住又大吼一聲小動物會怎 樣?(“又都跑了”、“嚇得一動不動”“暈到了”“躲起來”等)。
(2)請一幼兒扮演獅子王其他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游戲,鼓勵大膽、大方表演。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在構思、設計、教學程序、組織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韻律活動的模式,幼兒一貫的模仿學習變為創造性學習,提供給幼兒主動活動的空間,讓幼兒在匹配的音樂刺激下,產生激情,又在激情的驅動下調動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創新出與同伴不一樣的身體動作,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學習和發展,從而使孩子在活動中更感興趣、更富有成就感。但在活動中我思考著幾個問題,如
(1)教師只有一個如何更好更細致地關注到幼兒的表現,讓幼兒富有個性的藝術表現為教師利用,為同伴所學習?
(2)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演栩栩如生,很好地表現了音樂形象,但教師在整堂課中一直處于高亢狀態,幼兒一直處于興奮狀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