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課堂實錄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 呂立晨
課文 在我國臺灣省,是很難看到雪的。 過春節的時候,孩子們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了美麗的雪景。那是用潔白的棉花做成的。 孩子們問老師:“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老師微笑著點點頭。 “您是在哪兒見過的?”孩子們驚奇地問。 老師說:“小時候,在我的故鄉。”她順手指了指地圖上的北京。 “北京離這兒很遠吧?”孩子們問。 老師說:“不算太遠。”接著她就給孩子們講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孩子們爭著問老師:“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老師望望大家,深情地說:“那里的小朋友正盼著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兒呢!” 課堂實錄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請大家伸出右手,和呂教師一起寫課題(師板書課題,邊寫邊講解寫法,學生書空)師:“雪”字要注意四點的方向是一樣的。齊讀課題。師:敢于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嗎?哪些同學愿意讀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師:其他同學干什么,你們也有任務,你們是評委呀,你們知道什么樣的人當評委嗎?都是很厲害的人當的,你們要認真聽他們的朗讀,看字音是不是讀得正確,句子讀得通順嗎?(生輪讀課文)師:評委們來說說。生:我覺得讀得很好,不過有一個字讀得不夠正確。師:那你幫幫他(幫讀)師:這位評委很好,能先表揚他的優點,再指出不夠的地方。生:讀漏了一個字。師:你聽得真仔細,看來,你們在家認真預習了,真好。師:我們來讀讀生字詞語吧。(出示詞: 商店 櫥窗…… )(生齊讀詞語)師:剛才,11位同學都讀得很好,呂老師也想給大家讀讀這篇課文,大家邊聽邊認真思考,哪些地方還不太明白。(師配樂范讀)師:小朋友都聽得入神了,呂老師看出你們在思考,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生:我不知道“升起”是什么意思?生:我不知道什么叫“童年”?生:什么叫“銀裝”?生:什么是“情景”?生:中國臺灣和北京是很遠的,課文為什么說不太遠?(生指地圖)師:你怎么知道?生:我家有地圖,所以我知道。師:你真是個愛學習的孩子。生:什么叫“櫥窗”?師:課文里的櫥窗指什么?就是商店里沿街面展示商品的玻璃柜子。生:北京小朋友盼著他們來玩什么意思?生:就是北京小朋友很希望他們來北京玩。師:盼著就是希望的意思。師:下面我們就帶著問題去學課文。春節,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在櫥窗里見到了誰呢?生讀課文:在我國臺灣省,是很難看到雪的。在過春節的的時候,孩子們在櫥窗看到了美麗的雪景,那是用棉花做成的。(一生提意見:他讀得有感情,但是讀得太慢,輕聲讀成了重聲)師:中國臺灣是什么地方?生:是中國的一個省。(認讀“省”字)師:中國臺灣在這兒,南寧在這兒,(老師指地圖)都在我國的北方,所以那兒像我們這兒一樣,很難看到雪的。這個問題懂了嗎? 指名再讀課文。師:他丟了一個字,聽出來了嗎?(生再讀)師: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能在櫥窗的看棉花,那他們跟老師說了什么話?我們看課文。 (指名幾位同學分角色讀課文,其他同學繼續當評委)生:他們讀得很好。生:他們讀得快了些。生:秋生同學當老師讀錯了幾個字。師:他有點緊張。他們對什么感到驚奇?(出示句子:孩子們問老師:您看見過真的雪嗎?老師微笑著點點頭。“您是在哪兒見過的?”孩子們驚奇地問。)生:孩子們對雪驚奇。生:他們不是對雪驚奇,而是很難看到雪,北京能看到雪。師:你們能不能把這種驚奇的語氣讀出來?生自由練讀,再指名讀。師:老師在哪兒見過雪呢?師:老師看著地圖,不禁引起了思鄉之情,誰來讀出他的思鄉之情。指名讀課文師:你還真有點像老師。想讀的站起來讀。(生讀課文)師:接下來我們還是分角色來讀(分工朗讀)(老師接著就娓娓動聽地給同學講起了玩雪的情景。)出示雪景圖片,師朗讀課文。師:同學們聽得笑呵呵的,中國臺灣小朋友仿佛來到了白雪世界,如果你們來到這兒,你想干什么? 生:我想堆雪人。生:我想打雪仗。師: 能不能把你的感情用朗讀表現出來,誰來讀第9段。
(指名讀第9段)師:你看,這雪花從天上飄落下來,多么像雪毯(出示圖片)。師:什么叫銀裝?生:雪下下來,落在樹上,鋪在地上,就像給它穿上一件白色的衣服,雪閃著光,所以“銀”字用金字旁。(指名讀句子)教師引讀。師: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讀第9段。(生讀)師:你們是不是希望現在就落下雪來呀,中國臺灣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你們看他們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也一起來爭著說說看。(爭著問)師:那里的小朋友也盼著你們去那兒看雪呢。師:出示識字三: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師:為什么說不太遠?因為我們是一家,雖然相隔遙遠,感覺還是很近的。這一課的生字詞語都會了嗎?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出示課件,生讀)哪些字難寫呀? (打,指,接,做做動作)師:那“接”字怎么寫呢?師邊寫邊講解寫字:寫字前我們先做一個小氣功:身正,胸直,臂開,足彎, 描一個寫一個。(生寫字,輕音樂起) 師:這堂課,同學們學得很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