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教學片斷
江西省九江開發區沿潯小學 鄧麗娟
《雪地里的小畫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課程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讀起來瑯瑯上口。識字、寫字和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教會學生識字、寫字,我設計了如下兩個教學片段:
片斷一:學習“蛙”字
師:我們一齊來學習青蛙的“蛙”字。“青蛙是吃什么的呢?”
生1:吃蟲子的。
生2:吃害蟲的。
師:對。青蛙是吃害蟲的,青蛙是我們莊稼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青蛙。“那我們現在來看看青蛙是什么偏旁?”
生:“蟲”字旁。
師:呵呵,大家都知道了,“蟲”字旁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新偏旁。那怎么記住青蛙的“蛙”字是“蟲”字旁嗎?
生:青蛙是吃蟲子的,所以我記住了青蛙的“蛙”是“蟲”字旁。
師:對,這樣聯想很好。“蛙”字的右邊又是什么呢?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
生:兩個“土”字。
師:青蛙睡覺的時候把什么當“被子”呢?
生:把“土”當“被子”。
師:青蛙很怕冷,一床“被子”夠不夠?
生1:不夠。
生2:至少要兩條“被子”。
生3:我明白了,青蛙的“蛙”字右邊的兩個“土”字就好象是青蛙睡覺時蓋的“被子”。
師:是呀,青蛙的“蛙”我們學會了嗎?
生:學會了(一齊大聲說)。
設計理念: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語文標準》是第一學段就提出了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識字教學要改變或避免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的狀況,采取多種形式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要給學生創設主動識字的情境,讓學生聯系生活,啟發學生發現識字的規律。就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吸引學生主動識字,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讓學生快快樂樂地識字。
片斷二 :教學書寫“魚”字
(師先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立的“魚”,接著出示田字格中的“魚”字,讓學生反復比較。)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嗎?
生1:我發現了“魚”字上面的角字頭就好比“魚”的頭。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
生2:中間的“田”字就是“魚”的身子。
生3:下面的一橫就是“魚”的尾巴。
生4:寫的時候“魚頭”要與身子連起來,否則“魚頭”就要掉下來就死了。
生5:“魚”頭上的橫撇要和身子中間的豎對齊,否則“魚”就長歪了,不漂亮了。
生6:“魚”字的身子“田”還要上寬下窄。
師:好,你們真會觀察,一下子就發現了這么多問題,那現在我們就按照剛才我們大家所提醒的要點來寫一寫,好嗎?看誰的“魚”寫得象活的“魚”一樣。
設計理念:教學時盡可能將每一個生字當成一個“生命”去看,這樣學生就會一筆一畫認真地寫、小心地呵護著,生怕有個“閃失”。這樣在寫字教學中利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就一定能點燃起學生智慧的火花,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讓學生樂于寫字,在寫字中感受漢字的美。
低年級識字、寫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獲得生字學習的主動權和高效率;還要設法設置情境打開學生的嘴巴,讓他們敢說會讀;解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求異創新;解放學生的手腳,讓他們擁抱大自然、體驗生活。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