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教學片斷——小鳥和青蛙誰說得對
最近,筆者分別聽了兩位農村小學教師組織的《坐井觀天》課堂教學,印象頗深,想把這兩節課的片斷推薦給同行,以供研究。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一篇課文。文中的小鳥在井沿上,青蛙在井底;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青蛙說天不過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說:“你弄錯了。”青蛙說:“我沒弄錯。”小鳥和青蛙誰說得對?兩位老師都引導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引導方法不同,所以效果也不同。
教師甲是這樣引導的:
師;小鳥和青蛙誰說得對?
生;小鳥說得對。
生:青蛙說得也對。
師:你們想想,天究竟有多大?
生:很大,無邊無際。
師:哪么,小鳥和青蛙究竟誰說得對呢?
生;還是小鳥說得對。
師:好。
教師乙這樣引導:
師:小鳥和青蛙誰說的對?
生:小鳥說得對。
生:青蛙說得對。
師:你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說出來,那就更好了。
生:小鳥說得對,因為天確實大的很,小鳥在天空中飛的高,看到的天當然是無邊無際的。
生:青蛙在井里坐著,它看到的天當然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說的是真話、實話,也應該是對的。
師:(點點頭)有道理。還有什么補充嗎?
生:我想對青蛙說,你別老在井底了,快跳出井口來吧。
生:我要是青蛙,一定要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天倒底有多大。
生:我要是小鳥,就先幫助青蛙跳出井口,再背著它飛上天空,讓它開開眼界。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網絡
師:你們說得真好。再想想,假如青蛙隨小鳥跳出井口,飛上天空,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大家討論討論,看誰想得好、說得棒。
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己見。
兩節課的教學片斷給我們留下深深的思考。
1、《坐井觀天》作為寓言故事,時至今日像教師甲的導法應該很少了,但課堂教學中類似這樣的引導思想、觀念確實還存在,我們從以上例子的分析、比較中,可以得到的一點啟示是,改革課堂教學,重在更新教師的觀念。
2、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科學地思維、想像和創新?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適時地引導、幫助、點撥,還是以老師的主觀意志,限制學生的思維?這是關系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問題,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教師乙的引導為我們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選自《小學語文教學》2002年第9期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