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活的課改呼喚計算機的涌入
作者:于艷娟案例網上聊天,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網上娛樂網上活動,真是五花八門,異彩紛呈。隨著計算機的倍受青睞,它所帶來的快捷,便利與高效,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如今,它又以嶄新的姿態走入了我們的課堂。我所任教的三年五六班,自初中入學伊始,就形成了課改氣氛,沉悶的不利局勢,但相對而言六班的課堂氣氛又好于五班,其主要原因,應從那一次的校內電教課后。為完成學校的電教課任務,上一學年,我曾用多媒體作課《天上的街市》,遺憾的是五班沒有用到,結果六班學生當堂課發言主動,學習積極性大增,精力集中,課堂氣氛較以往大有轉變。直到現在六班仍好于五班。案例分析信息技術的平臺,自我發展的大舞臺如果我們分析六班的課堂氣氛好于五班的原因,就應歸功于那一節多媒體課。 在這節課上,光怪陸離的畫面,動聽的音樂,繽紛的色彩,將天上的街市,表現的栩栩如生,如同仙境無二,將夢想幻化為直觀而又真切的畫面,極大程度的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新一輪的課改提出了轉變學習方式的任務,也提出了對轉變噓唏方式有利的課程理念,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實施以及轉變教師角色和教學方式等,要求確立新的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和諧均衡,個性化地發展。究其實質,就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愛學會學樂學的人。要完成這個任務。教師首先就應從自我作起,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真正的創新和科學發現,往往從提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有科學價值的問題開始。問一個“為什么”,將有效地促進對隱藏在現象背后的規律或緣由進行思索;而“怎么樣”的問題常常引起對過程原理的思考。因此,在教學時,既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又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不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置之不理,也不能說這個問題沒有水平,那個問題沒有深度,更不能視提出的問題為荒謬。俗話說”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學起源與”問“,但我們只注意對具體解題的指導,而忽視對學生思維方式的訓練,重視”答“的訓練而忽視”問“的培養啟迪與指導。教學中我們要以問題作為教育教學的橋梁和紐帶,教給學生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激發他們產生問題始,發現新的問題終,培養問題意識,懷疑精神和創新精神,鼓勵學生突破現成的答案,獨立思考,大膽質疑,敢于奇思異想。 學生很少有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習方法:歸納比較為曲折,不利于統一教學,進度,演繹法有利于培育出學生扎實深厚的基本功,但由于我們做的很刻板,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因此,學生不敢好奇,不敢質疑不能離開標準答案,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討論質疑,這樣既充分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探索深入思考的能力,又可以不斷發掘其潛力,不斷開闊思維視覺,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