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非辨析之,學而篇三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夸張宣傳的仁愛很少是真正的仁愛。”
【評析】仁是儒家學說的一個核心內(nèi)容,從今天的觀點來看這種仁愛,正如前面所說,它是只強調(diào)單方面的“愛”和“孝順”,因而是不全面的,不公正的。所以我們應該提倡新的仁愛觀,就是對所有人的關(guān)愛,而不只是一味強調(diào)子女對長輩的愛和孝順,更不能強調(diào)被統(tǒng)治者對統(tǒng)治者的愛和順從。
即便是孔子當初的仁,他也提出了非常明確的標準,就是不能巧言令色,不能過度夸張,仁應該是樸實無華的,實實在在。遺憾的是儒家的仁的思想在流傳的過程中,嚴重背離了孔子的初衷,被歪曲成了虛偽和毒害人性的東西,這其中最典型的也是流傳最廣的應該是“二十四孝圖”。
我第一次知道有“二十四孝圖”是讀了魯迅批判二十四孝圖的文章“二十四孝圖”,他在文章中說:
“我幼小時候?qū)嵨磭L蓄意忤逆,對于父母,倒是極愿意孝順的。不過年幼無知,只用了私見來解釋‘孝順’的做法,以為無非是‘聽話’,‘從命’,以及長大之后,給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飯罷了。自從得了這一本孝子的教科書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還要難到幾十幾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之類。‘陸績懷桔’也并不難,只要有闊人請我吃飯。‘魯迅先生作賓客而懷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闊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穩(wěn)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筍’就可疑,怕我的精誠未必會這樣感動天地。但是哭不出筍來,還不過拋臉而已,到‘臥冰求鯉’,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鄉(xiāng)的天氣是溫和的,嚴冬中,水面也只結(jié)一層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樣小,躺上去,也一定嘩喇一聲,冰破落水,鯉魚還不及游過來。自然,必須不顧性命,這才孝感神明,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跡,但那時我還小,實在不明白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發(fā)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專門去翻閱了相關(guān)資料,看看“二十四孝”圖究竟講了哪些故事,因為據(jù)說中國農(nóng)村的樣板村華西村專門建了一個“二十四孝亭”對村民進行思想教育。誰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因為我粗粗地看了一下,覺得這二十四個故事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有問題的,不可學的,在今天應該當著垃圾拋棄的。下面我就簡單分析一下“二十四孝”的問題所在。
一, 孝感動天。有個孝子被后母等多次謀害,沒有被害死,兒子知道了,還是一樣孝順后母,于是感動了天。這等于是鼓勵那樣惡劣的父母,不可取。
二, 親嘗湯藥。有個皇帝非常孝順母親,在母親生病時服侍母親,每次都親自嘗過湯藥后才讓母親吃。雖然有點虛偽,因為皇帝的母親不知道有多少人去服侍,根本毋須皇帝去嘗藥,所以表演性質(zhì)高于實際需要。當然,作為子女能夠長期為生病的父母端茶倒水,還是值得提倡的,基本可學。
三, 齒指痛心。家里來客人了,母親不知所措,就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在山里的兒子感覺到自己的手指痛了,就跑回家招待客人。毫無科學性的謊言,不可取。
四, 百里負米。在饑荒的日子里,兒子自己吃野菜,把從百里之外搞到的米拿回家給母親吃。可學。
五, 蘆衣順母。后母虐待孩子,冬天讓孩子穿蘆絮衣服,被父親發(fā)現(xiàn),父親要休掉后母,孩子為后母求情。后母,孩子,父親三者采取的方法都是錯誤的。不可取。
六, 鹿乳奉親。有個人披著鹿皮混進鹿群里擠鹿奶回家供奉母親。有一天獵人要射鹿,他跑出來勸阻獵人射鹿,以免他以后無法擠鹿奶供奉母親。這是對他人不合理的要求,不可取。
七, 戲彩娛親。有個七十歲的老人,還學小孩戲耍,討父母歡心。這樣的孝順實在虛偽之極。不可學。
八, 賣身葬父。父親死了,將自己賣身為奴,來安葬父親。這是對人格尊嚴的褻瀆,也反應了社會的冷酷。不可取。
九, 刻木事親。有個人母親去世了,他為母親刻了一個木像供奉在家里,每遇到事情,都來向木像稟報之后才決定。他的妻子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居然將妻子休掉了。不可學。
十, 行傭供母。有個人通過當傭人養(yǎng)活母親。這個可學。
十一, 懷橘遣親。有個小孩去人家做客,臨走時偷拿了人家招待客人的橘子,結(jié)果在出門時橘子掉下來被發(fā)現(xiàn),于是他解釋說,是因為母親喜歡吃橘子,所以偷偷拿回去給母親吃。嚴格來說,這是在以孝順為名進行偷竊,不可取。
十二, 埋兒奉母。有一對夫妻與母親共同生活,很貧窮,又生了個孩子,擔心因此不能為母親提供足夠的生活費用,決定把孩子活埋以節(jié)約費用。結(jié)果就在活埋孩子的時候,挖到了金塊,于是孩子不用活埋了,又可以繼續(xù)奉養(yǎng)母親。這哪里是在宣揚什么孝順?簡直是在宣揚犯罪啊!
十三, 扇枕溫衾。一個九歲喪母的孩子,不但得不到足夠的家庭溫暖,還要夏天為睡覺的父親扇扇子,冬天為睡覺的父親暖被子,也就是自己先去把被子睡熱了,再讓父親睡進去。如此坦然接受孝順的父親還有良知嗎?
十四, 拾葚異器。有個窮人家的孩子,與母親靠桑果維持生活,孩子為了孝順母親,將采摘的桑果根據(jù)顏色不同分放在不同的藍子里,說是為了讓母親吃比較軟一點的桑果。基本可學。
十五, 泉涌躍魚。有一個婆婆喜歡喝幾里路之外的江水,又喜歡吃魚,媳婦每天走幾里路去取水給婆婆喝,經(jīng)常燒魚給婆婆吃。有一天起大風,媳婦取水回來遲了,婆婆居然將媳婦逐出了家門。這個媳婦住在外面,還繼續(xù)孝順婆婆,于是感動了婆婆,讓媳婦回了家。結(jié)果感動了上天,他們家的水缸每天自動涌出江水,還跳出兩條魚來。這是一個婆婆虐待媳婦的罪惡記錄,居然當成孝順榜樣來宣揚,實在可惡!
十六, 聞雷泣墓。有個人的母親生前很怕雷,去世之后,每當天打雷,兒子就去母親的墓前哭泣,并安慰母親說,不要害怕,你的兒子在這里。這一套純粹是欺世盜名,因為母親是聽不到的,所以他是做秀給眾人看的,以表演孝順。
十七, 乳姑不怠。有個祖母為了孝順自己的婆母,每天用自己的奶喂養(yǎng)她。知道自己病重了,還要求自己的孫媳婦繼續(xù)像自己一樣用自己的奶水喂養(yǎng)她。先不說,祖母是否可能還有奶水,就算真有奶水,我們能夠允許這樣的婆婆存在嗎?這樣的學習榜樣,還把媳婦們當人看待嗎?
十八, 臥冰求鯉。繼母虐待兒子,兒子不但不怪,還在繼母生病時,赤膊臥在冰面上,得到了兩條鯉魚來孝敬繼母。這樣的孝順樣板是對孩子慘無人道的苛求啊。
十九, 恣蚊飽血。一個八歲的孩子,為了讓蚊子不咬父親,在睡覺前先睡到父親的床上讓蚊子吸飽血,還不把蚊子趕走,以便吸飽血的蚊子不再咬他的父親。這不但愚蠢,也反映了父親的冷血。
二十, 扼虎救父。說一個十四歲的孩子為了救父親,居然用雙手扼住老虎的脖子,從而救出了父親。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因為如果老虎居然敵不過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自然也敵不過孩子正在種田的父親。
二十一, 哭竹生筍。母親病重,父親亡故,在一個冬天,母親生病需要鮮竹筍入藥。冬天買不到筍,孝子就到竹林里去哭,結(jié)果就哭出了筍子,于是母親的病也就醫(yī)好了。這是又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
二十二, 嘗糞憂心。孝子的父親病了,醫(yī)生說,要想知道父親的病還能不能治好,只要嘗嘗病人的糞就能知道,于是他就真的嘗了,結(jié)果父親還是去世了。我覺得這純粹是無良庸醫(yī)的惡作劇,想不到居然當成榜樣來宣揚,實在愚昧之極。
二十三, 棄官尋母。說有個孝子七歲時,生母被趕出家門。母子五十年不通信息。忽然有一天得到了生母的消息,于是放棄做官,親自跑去尋找母親。其實對于做官的人來說,尋找母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完全沒有必要辭官,所以把一個官員尋找母親也當成孝順的榜樣來吹捧,是非常虛偽的。
二十四, 滌親溺器。說有個孝子當了高官還親自為母親洗滌便器。這純粹是沽名釣譽的行為。母親的便器只要能保持清潔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兒子來洗滌呢?他自己的便器由是由誰來洗滌呢?
以上這二十四個孝順樣板,基本上屬于不折不扣的精神垃圾,要堅決徹底地消滅之,清除之。在父母和子女之間,應該建立新型的人與人平等、健康、正常的孝順和關(guān)愛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