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
第三,在游戲結束后,我設計了自己有些累,感到口渴,想喝水的這一幕:當時,剛剛做完游戲,我表現出很熱很渴的樣子,說:I feel very hot and I’m very thirsty.然后就拿著杯子喝了口水,問學生:Are you thirsty? 這句話一出口,許多學生很快給了我不同的回應,有的說:“I’m thirsty, I want to buy a pepsi to drink.”,有的說:“Me too. Can I get a drink?”,有的甚至已經拿出自己的小水壺說:“Excuse me, Can I drink my water?”接著我們討論了想喝什么飲料?到那兒去買?派誰去買?怎么買?我通過設計一些肢體語言與口語相結合的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雙重記憶能力。毫不費力的就讓學生聽懂﹑學會了今天要學的單詞和句型,并把相關課外句型自然的引入。
第四,創設購物的模擬情景,通過學生們自編的生活情景短劇讓學生扮演生活中的shop-assistant和customers讓他們自己發掘go shopping是會碰到些什么問題?例如:區分商店的名稱,不同的商店運用的語言不同,以及在小商店購物時,如何討價還價,等等。學生們想到的這些問題,有些與我事先考慮的不謀而合,而有些問題甚至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
第五,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穿插了一些兒歌和英語歌曲。如:在購物時,店主總是會叫賣自己的商品。其中我教了一首兒歌《Hot cross buns》教學生如何用英語叫賣商品。這種形式能調節課堂氣氛。
五.反思
第一, 改變原來“老師教,學生學”的舊模式,建立了“航海員與指南針”學習的新關系。通過師生之間的多交流,使上課的氣氛更和諧更活躍了。
第二, 改變原來學生只是教學的客體的地位,采用引導和模擬情景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真實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對于不懂的地方,他們會主動的要求學習,主動的要求反饋。
第三, 改變原來機械的教學結構安排,根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結構,使學生在老師“指南針”的“領航”中學會在散發思維中學習,在娛樂演練中學習,在注意力有效集中中學習,使教學具有娛樂性,層次性,系統性,連貫性,實踐性,開放性,創意性和藝術性,課堂教學由原來的學生不想說,不會說到現在的學生“思如泉涌”,滿堂彩,教學的效果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