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反思——專業成長之路
1、課前反思
課前有關作文標題的選取、相關資料的收集、幻燈片的制作、教學過程及教學步驟的構思和安排。在選取題目時本人主要結合當今的熱點話題“環!眮磉x定這一標題。收集與有關本節課所需的環保方面的資料并制作幻燈片兩張如下所示:
Don’t Throw Waste Paper
寫作要求:
(1)、根據下列四幅圖示寫一篇英語短文。短文要包括圖中主要內容,可做適當的發揮,但內容要連貫。
(2)、提示短語及單詞:drop litter (扔垃圾),find a way (想辦法),stop something (阻止做某事),a piece of paper (一張紙), write a notice (寫通知), turn red (變紅)。
并對課堂教學步驟作了仔細的安排。
2、課中反思
我們知道課堂教學過程具有不穩定性,而課中反思具有監控性。在該課的教學中教學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讓學生看圖片及所給的相關提示寫一篇60—80字的短文。但在該課的教學中我卻遇到了一個在課前反思中沒有預見的問題,即該篇作文所涉及內容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一部分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基本能在特定的時間內完成,而另一部份學生卻束手無策。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再次引導學生看圖,讓他們從看圖說話入手,每幅圖畫給出一兩個關鍵詞或短語,讓學生說出一兩個句子,例如圖片1,教師給出關鍵詞組throw /drop litter,可讓學生寫“A man dropped litter from upstairs”. 程度好一些的同學還寫到One day, On one’s way home/to school. He saw a man dropping litter from upstairs. The street was very dirty . 經過及時的教學調整及監控后,大部份學生均能達到教學要求。小部分的學生能展開課題,發揮自己的想象。
在學生基本完成的情況下從學生中選出幾篇各個層次的文章在班上講解,對于好的文章要給予肯定的評價,而較差的文章應給予引導和鼓勵。最后教師還可以給出參考范文,讓學生學會把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做對比,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面發展。
3、課后反思
根據本節課上完后的實際情況,使我深刻的認識到教師在備課的同時不僅要備好教材,同時也應該備學生。在每一節課堂上都有可能會出現某些我們在備課時無法預見的因素發生。而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及時進行課堂教學的調整。課后要及時認真的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效果做出正確而合理的教學反思。
四、教學反思在教育過程中的意義和作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是引導者又是評論者,既是執教者又是受益者,同時還是研究的主體。通過不斷的反思行為,教師的教育理念能夠不斷的更新,專業技能不斷的提高,教學行為不斷規范,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不斷的教學反思還有助于教師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使自己真正的成為學者型、專業型、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
實踐證明,教學行為與反思行為的有效結合有助于教師體驗事業的成功。朋友如果你想在三尺講臺上開啟一片蔚藍的天空,那么你會覺得不斷的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思想的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不斷的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技術成長之路。
主要參考文獻:1、《英語新課程標準》
2、《新課程英語教學與教研》
相關資料: 1、初中英語輔導報教師版
2、初中英語周報教師版